家乡的护城河(原创)

菅伟民

<h3>  2020年4月7日早上五点多,送儿子去车站。归途不想像平常一样匆忙往家赶。路过西湖公园时想进去看看已盛开的牡丹 。只是因为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还没结束,公园虽已开放,但不像以往二十四小时都可以随便进,上午八点后才开门。随后就想利用这空闲赏一赏家乡的护城河。</h3> <h3>在古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护城河,是人工挖掘的围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墙的作为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的河。(大多数城市的护城河都在城外,而洧川的护城河却在城内。)</h3><h3> 这种以天然为主、人工为辅的护城河在中国和世界比较多,最典型的城市有南京、西安、荆州、襄阳、重庆、衡阳、常德、赣州、洣水镇、遥田镇等。世界各国在古代已有开凿护城河,中国北京紫禁城、西安明城墙,南京明城墙,荆州古城墙、济南护城河(济南环城公园)、襄阳护城河、台湾新竹古城、左营旧城、亿载金城,日本古城如松本城、江户(今东京)的皇居、以至欧洲各国的城堡及皇宫等等地方都建有护城河。欧洲不少城堡在护城河上还建有可升起的木桥,以方便出入,亦可防止敌人进入。</h3> <h3>襄阳的护城河是全国最宽的护城河。(宋朝时襄阳城护城河平均宽度超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号称华夏第一城池。)<br>全国县城护城河与北京紫禁城一样成方正形的只允许两家:一是江苏省丰县护城河,一是安徽风阳县护城河。由于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出生在丰县,故丰县护城河的长、宽分别比第二位农民皇帝朱元璋故乡的安徽风阳城河长、宽各多一丈。</h3> <h3>我的家乡许昌的护城河位于市中心城区,全长5.3公里,分东、西、南、北四条河流将老城区环抱其中。许昌护城河的源起源起1800年前,基本形成于500年前明朝嘉靖年间,是国内少有的保存比较完整的护城河之一。据嘉靖志记载:“洪武间,知州赵逊环植杨柳,遍种芙蓉,岁夏秋红绿交映,称中州胜观焉”。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其实许昌护城河最早种荷花是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据说当年曹操患有风疾,即头痛病,请来神医华佗为其医治,需要用莲子做药引子,于是华佗便从别处移植莲花栽于护城河内,自此以后,护城河便有了种植荷花的历史,“菡萏香清瑶瑟异,亭亭荷盖绕城池”便是对许昌护城河盛景的描述,许昌也因此有“莲城”美誉。</h3><h3>许昌护城河全长5.3公里,东西长1.3公里,南北长1.5公里,将老城区紧紧环绕。老城区是三国时期的魏都所在地,三国文化氛围深厚。城内有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曹丞相府等景区,街道、广场及建筑名称也多与三国有关。</h3><h3>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京汉铁路上的许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奉系、直系等军阀多次在许昌开战。每次开战,守城官兵都以城池为屏障,城墙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护城河伤痕累累。随着岁月的变迁,到了近代,护城河渐渐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意义。民国时期的护城河基本处于连通状态 ,随着南顺河街商业的发达,有能力有实力的商家为了往来运输的方便,开始在护城河修建码头设施。护城河的军事防御意义逐渐弱化,亲民特质逐渐显现。</h3><h3> 上初中时,上学天天都要在北护城河的北关桥上走两个来回,都要不情愿地闻那散发着臭味的河水,和附近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那时河道窄,河水浅,杂草丛生。两岸只有杨柳,低矮的民居 。上高中时,天天路过被北护城河的清虚街桥。大学期间,知道南顺河街,现在的春秋桥南头有几个旧书摊,出于对书的喜爱 ,时常骑车去淘旧书。</h3><h3></h3><h3> 1982年,根据城市发展规划需要,我市建成了建设路立交桥,并完成了护城河的整治工作。建设路是市区一条老街道,它是在许昌老城墙旧址上建设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政府决定推平城墙进行绿化。90年代初,我市对建设路西段也就是“荷花仙子”一带的南护城河游园进行了绿化提升,营造了优美的环境。不仅吸引不少年轻人经常到建设路西段的南护城河游园谈情说爱,护城河盛开的荷花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大好商机,建设路西头护城河北岸出现不少的流动照相摊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房集团许昌公司开发的主要大街之一就是建设路,可以说这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现在的建设路格局。一条建设路上,不仅有地标性建筑许昌灯塔,还有农机商场、莲城商场、亚细亚商场等,见证着许昌城市经济的发展。1999年,市政府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不仅对家乡的母亲河__清潩河大规模改造建了千亩游园,同时也对护城河进行了整治,在建设路东头建了莲花湾桥头园,那里成了许多戏迷和儿童的乐园。</h3><h3><br></h3> <h3>2013年,家乡许昌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后,市政府按照“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临城”(“五湖”是指“北海公园、鹿鸣湖、芙蓉湖、东区的秋胡湿地、霸陵湖”;“四海”是指三条主要河流出入区域处,种植的四片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林带,即西南林海颖汝总干渠段、东南林海清潩河瑞贝卡污水处理厂周围、西北林海石梁河周围、东北部林海关庄水闸周围,用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区域小气候,使进入城市的地下水得以净化。三川是指流经市区的三条河流即:“清潩河、青泥河、学院河也叫饮马河”,两环是指护城河的环通,及运粮河与青泥河的环通。)的宏伟蓝图,借南水北调的强劲东风开始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个“天蓝、水清、岸绿、景美、河畅湖净”的新许昌呈现在世人面前。</h3><h3> 多少年里,因历史原因,护城河一直不能通船环游。因而护城河环通工程成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建重点项目和水利重点项目,并列为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十大城建工程的一号工程。护城河环通工程也是我市三大水利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是"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水生态体系中的"内环",总投资3亿元。市委、市政府将护城河定位为见证城市进步、彰显历史兴衰、体现汉魏故都风貌的古城遗韵,在河湖岸边广植莲藕,重现许昌"莲城"美景。</h3><h3>  2015年2月27日, 护城河环通工程施工大幕正式启动。一座干涸的城市开始全员行动,几代许昌人的夙愿开始实施。几百台工程机械齐上阵,水利工地机器轰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战,我市知名企业捐建桥梁,购置游船;市民行动起来,自发组建志愿队,发传单、演节目、做宣传;沿途的办事处、社区常到工地一线,送粽子、送西瓜、送毛巾等物品来慰问工人师傅,为他们加油鼓劲儿。</h3><h3> 在护城河的改造中,桥、涵改造突出曹魏风格,做到一桥一景,护城河不仅加宽加深,河岸又设有多个码头,供船只靠岸。护城河环通工程以“水、绿、景、文”相融合,形成虹桥卧波,杨柳垂荫,星罗棋布,荷塘连绵的景观格局。所谓“水”就是保持护城河水系通畅,水质优良;“绿”是河两岸以乔、灌、花、草相搭配,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植被群落;“景”指的是护城河水面以荷花为主题分布有荷香园、荷风园、荷影园、荷趣园、莲湖翠盖、红莲倾城、王莲映波、并蒂莲开、玲珑碗莲、青莲独秀水中十景,营造岸上杨柳垂荫、水中荷塘连绵的靓丽景观。沿线建有曹魏广场、绿影长廊、琴韵广场、莲花湾游园、春秋码头、西峰码头、西湖公园等景观。“文”指的是护城河以三国文化为背景,以曹操人物生平为线索,以雕塑、书法墙、书法柱、浮雕等为载体,记述发生在曹操身上的历史典故、重大历史事件。同时,护城河建有桥涵27座,一桥一景一主题,形成完整的文化脉络,让游人观景的同时感受许昌这座曹魏故都悠久的历史积淀。</h3><h3> 为了把护城河环通工程建设成为展示地域人文历史、蕴含时代精神、彰显城市魅力的精品工程,我市曹魏文化专家,多次对桥涵文化浮雕的命名进行梳理。相关部门根据专家意见,对浮雕故事进行补充完善,使护城河环通工程,有了曹魏文化符号,充分体现出许昌的汉魏都城历史文化底蕴。护城河上的二十四座桥,每座都有不同的故事。有些借用历史事件命名,有些以地名命名,有些为了突出地域特色。这些命名,既传承了历史,又体现了时代特征。这24座桥分别是:春水桥、文会桥、南顺河桥、东关桥、北顺河桥、北城墙桥、北关桥、清虚桥、卧虎桥、烟波桥、聚星桥、苏堤桥、西子桥、西关桥、文化宫桥、荷仙桥、劳动桥、采莲桥、莲心桥、莲韵桥、建设桥、望仙桥、南关桥、春秋桥。清虚桥:因清虚街得名。明末清初时,街北端西侧建有清虚宫,故名小清虚街,清末更名为清虚街;北关桥:城门四桥之一;卧虎桥:唐代画圣吴道子,晚年在小西湖旁筑土为洞居住,传说他曾在此画虎,点睛后活灵活现。苏堤桥与公园内苏堤相连,观湖阅景,缅怀苏公;北城墙桥:位于北城墙街,与路名统一,好找易记,传承历史文脉。西子桥:因“西子浣纱”典故得名;北顺河桥:位于东护城河北部,东大街以北,连通东、西顺河街;文化宫桥: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文化宫拆除后以文化宫桥命名,寄托老许昌人的回忆;文会桥:以地名命名,是最简洁、明了的命名方式;春秋桥:匾额下的猛兽浮雕形象威武。望仙桥:望仙桥位于瑞贝卡大酒店门前,取向西遥望护城河畔,矗立多年的“荷花仙子”塑像之意。劳动桥上的巨大的莲花造型,荷仙桥、采莲桥、莲心桥等蘑菇石旁,一幅幅白色的,以曹魏故事为主题的浮雕栩栩如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春水桥:原护城河建设路桥,春水桥头,古香古色的牌坊巍然矗立,彰显古韵典雅之美。这个仿古牌坊主跨长18米、高13米,东西侧跨各长6米,顶部是滴水檐顶棚,主体是青灰色琉璃瓦,中间部位开有几个窗口,里面安装了成品“窗花”;下部则是青灰色的混凝土柱子,支撑着牌坊主体;正脊两端都刻有石雕。这样的石雕不仅造型优美、观赏性强,而且寄托着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祷幸福的美好愿望;南关街桥被称为单体桥最牛的桥,工程量最大耗资最多1800万,工序最多,亮点新颖。南关街桥宽约40米,中间为车行道,东西两侧建又新建了风雨连廊,为市民提供了遮风避雨和休憩场所;高低错落,景致雅观。桥体两侧各有一个200多平米的亲水平台,亲水平台与水面相距约50厘米,行人可以从大桥上的步行长廊,直接来到亲水平台上,欣赏护城河中绽放的荷花和蹦跳的鱼儿,享受杨柳依依与碧波荡漾相映成趣的亲水生活。北城墙桥是一座高大的人行阶梯拱桥,也是一座非常具有古典气息的桥梁。汉白玉栏杆,全部采用汉魏风格的编钟和马车图案装饰,浅灰色真石漆,使牌坊显得庄重沉稳,具有历史气息。最能彰显曹魏文化风采的浮雕,集中在“中立交”连通点和西关桥附近,桥两侧以三国故事为主题的汉白玉浮雕,更加显露出古朴大气的风采。汉魏古风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彰显许昌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城市特色。</h3><h3><br></h3> <h3>2016年3月16日,家乡的护城河上的水上公交正式运营了,从那天起,家乡的人们不出许昌城,实现了坐上游船环游护城河的梦想。体验“桥下船行水中,桥上车水马龙,城水互动、水绕城走,景由水连,人水和谐”的消逝的历史记忆。2016年4月30日,许昌的水上公交开始夜航了,人们可以坐上游船,穿梭在霓虹浮动的水面,感受二十四桥的绰约芳姿,尽情享受许昌护城河美丽的夜色,体会“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那美丽诗句描绘的美景。</h3><h3> </h3> <h3>2016年4月5日,护城河开始大面积种植荷花,河道遍植莲花,两岸柳树、樱花相映成趣,可谓“满城荷花半城柳”。夜间,漫步在河道上,荷风阵阵送凉意。东西南北四条护城河,形成一个景观带,北赏、南游、西通、东畅,最经典、最美好的就是南护城河和北护城河。因为这一段曹魏文化元素比较多,大多通过浮雕,文化卷轴小品 文化实景墙表现,发生在许昌的历史典故也比较多,同样突出了许昌厚重的历史感以及莲城特色。</h3> <h3>  2016年4月6日午后,冒着细雨和儿子一起来到春秋桥南的水上公交售票处 ,花了六元钱买了两张票,第一次不出家门,在这个从前严重缺水的城市坐上游船,体验雨中舟游家乡护城河的快乐。如今,不出许昌就可看到那种“人自桥上过,船在水中游”的江南水乡才有的景色,就能看到的护城河里来往的游船,听那以往只有在海边,或是沿江水域才能听到的轮船的汽笛声。</h3> <h3>从2016年开始,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由河南省体育局、许昌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游泳管理中心、许昌市体育局、许昌市文广新局承办的每年一届的“畅游古城河 沐浴三国风”亲水活动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会如期举行。全省各地的一千多名游泳健将汇聚曹魏古都-许昌,畅游五百年历史的许昌护城河,感受中原水乡的独特魅力,弘扬古老厚重的三国文化。</h3> <h3>  护城河的环通,既提升了许昌城市品位,又提升了许昌人的幸福指数。家乡护城河今非昔比的变化,不禁让从新疆退休回许昌定居的,77岁市民张纪芦老先生,拿起手中的画笔,描摹了护城河上二十四座桥梁的古韵之美。</h3> <h3>护城河如一位不衰的长者,见证了城市兴衰;见证着家乡的发展和变迁;承载着许昌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展示出一种风景,一种品牌;书写成一种文化,一种风采。</h3><h3> 我的家乡曾经一度严重缺水的许昌,如今变成了“北国的小江南”,这里环境更加优美和谐,更加宜居宜业。沿岸一桥一景、十步一园,呈现出一幅幅清水绕莲城、满城荷花半城柳的美丽的生态画卷。曾经被戏称为“龙须沟”的家乡的护城河通航了,护城河成了家乡人民的一条主要观光河,家乡人民终于可以“一船舟游古城”感受古城四季风貌。聆听古城历史的足音。美丽宜居许昌欢迎四海宾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