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学习之感悟

东方玫瑰

<p>  今天有幸在钉钉群参加了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研讨会。听了张鹏生老师讲解的《思维导图三步作文法》,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作文在平时的语文测试中占试卷的30%的分数,所以说作文决定着同学们的未来。能写一手的好文章,那么你的前途将是不可限量的。</p> <p> 张鹏生老师,借用王国维老师的一句话:“为文如造屋”来介绍思维导图三步作文法。大家都知道建一个房子,首先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造这个房子?2.做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3.用什么材料和工艺来造这个房子?从上面的以上三点告诉我们写一篇文章,首先也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3.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技巧写这篇文章?所以啊,我们就奔着这三个问题来学习一下写作文的步骤。写作文一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审题:为什么要写文章?第二部构思:写什么样式的文章?第三部成文:用什么语言来写文章?下面我先从第一步审题开始总结一下: 一、审题的方法与技巧。</p><p><br></p><p>1、领会要求,研读文题,明确范围和要求。</p><p><br></p><p>2、明确主旨,确定中心思想,弘扬主旋律。</p><p><br></p><p>二、构思的方法与技巧。</p><p><br></p><p>1、写什么?具体到人、到事、到物、到理2、怎么写?一般常用两种格式,一种是横列式。张鹏生老师用朱自清的《春》,做了明确的讲解;一种是纵贯式。 张老师用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篇例文,作了详细的讲解。它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开端 斑羚被逼伤心崖2、发展:老班羚跳落悬崖。3、高潮:斑羚飞渡彩虹桥。4、结局:镰刀头羊之死。同时,张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其他结构的模式。例如:对照式。张老师,利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做了初步的讲解。还有一种是:子母式.张老师用魏巍的《我的老师》也做了初步的介绍。还有一种是:扇面式。用高尔基的文章《时钟》做了介绍。最后一种是:环套式。用王蒙的作品《春之声》做了讲解。</p><p><br></p><p>三、成文的方法与技巧。</p><p><br></p><p>1、开头结尾。掌握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2、语言修辞。训练语言修辞的应用与方法。张老师,根据上面的三个技巧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用:三步作文法写人、写事、和写议论文的方法与技巧。大致如下:</p><p><br></p><p>一、三步作文法———写人。写人的作文一般要求:通过对人物在活动中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人物的个性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物的外貌特征,如身高、服饰、容貌、胖瘦等。</p><p><br></p><p>二是人物的行为特征,如走路、吃饭、手势等习惯动作。</p><p><br></p><p>三是人物的语言特征,如语速、语调、特殊的习惯等。人物的特点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品质方面的特点,如:诚实守纪、尊长爱幼、勤奋好学;二是技能方面的特点,如:熟练精湛的手艺,聪明过人的才华;三是情绪方面的特点,如:高兴、忧虑、痛苦等。</p><p><br></p><p>例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题目自拟,写一篇作文。</p><p><br></p><p>第一步,审题 领会要求,明确主旨。要求是写一个人,一个熟悉的人,有特点的人。明确主旨,通过写人颂扬同学高尚的品格和我们之间的情谊。</p><p><br></p><p>第二步,构思 写什么?怎么写?写同学,有趣的“疯羊”第三步怎么写?用横列式列出提纲。开头:第一自然段:他很有趣。中间: 2345自然段,分别写了“疯羊”的四件趣事,他不按常理出牌、他跟老师幽默互动、她很爱美、她乐于助人。最后一自然段:结尾 ,他带来欢乐。按照上面的三步就写出了一篇成文题目,叫有趣的“疯羊”,作者从四个不同的侧面,通过对疯羊的语言行为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了疯羊不仅是个有趣的人,而且还是一个聪明和乐于助人的人。</p><p><br></p><p>二、三步作文法———写事。写事作文的一般要求:要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具体的要求分为三点:1、抓住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2、经过写具体。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再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3、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p><p><br></p><p>以成长中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p><p><br></p><p>第一步,审题。领会要求。写事、写一件事、一件与自己有关的事。明确主旨,通过现实明白一些道理。第二步,构思</p><p><br></p><p>写什么?怎么写?写自己第一次登“玉龙雪山”。</p><p><br></p><p>第三步,写什么:列出提纲 开始沾沾自喜,中途想放弃,终于登顶、风景真美。这篇作文以纵贯式的提纲。写出了开头。中间:沾沾自喜,想放弃,终于登顶、风景太美。结尾。</p><p><br></p><p>这篇文章的要素有:时间:暑假的一天;地点:云南玉龙雪山;人物:妈妈和我;起因:旅游爬山;经过:开始沾沾自喜、中途想放弃、终于登顶、结果:山顶的风景真美。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说明了,困难是可以战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同时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对运动的热爱。</p> <p>三、三步作文法———议论。议论的题目用的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试题。</p><p><br></p><p>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p><p><br></p><p>这篇文章用的是横列式的提纲,分别包括开头、中间: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和结尾。</p><p><br></p><p>这篇作文的题目是《科技之光照耀九州》,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今日九州,科技之光早已遍布神州大地,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p><p><br></p><p>听了张老师的《思维导图三步作文法》,真的是受益匪浅,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他的这种习作方法,可以用于我们平时的演讲稿、教研论文、工作总结和计划的写作。如果我们真的学会了、可以应用了,那么会让我们的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p><p><br></p><p>通过这次的研讨学习,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中(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 </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