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闪黄信号闪光电路原理与调整

舒军

<p>  我这没有黃闪黄信号,也没有现场调试过该信号,现就依据电路来一次纸上谈兵,本篇全部为估算,与实际有一定误差,就算是原理分析吧,如有明显错误烦请批评指正。</p> <p>  接通瞬间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SNJ的线圈磁场方向是相反的,我们首先要控制好占空比,就得先要控制好缓吸时间,要控制好缓吸就得利用1-2线圈来励磁,用3-4来抵消1-2的正向磁场使其缓吸。</p><p> 按照目前的要求,要使闪光频率控制在30-40次/分钟,在达到较好的占空比(亮暗比)的情况下,就要使占空比在50%,即闪光频率是35次/分钟时T=1.714S,那么缓吸时间就要控制在0.857S左右。</p><p>一般1700继电器吸起值不大于16.8V,释放值不小于3.4V,我们就按照吸起值17V,释放值4.0V去估算,用于掌握调整原理。单线圈工作时若不考虑外部情况,吸起值仍然保持不变(电流增加一倍,抵消了线圈匝数降一半)。</p> <p>  JWXC-1700继电器两个线圈电阻分别为850Ω,1-2线圈分得的电压为24×850/(R3+850),R3暂按100Ω算,那么电压值为21.47V。</p><p> 我们要想让继电器吸起就必须保证线圈磁场强度要达到吸起值要求。因4-3线圈回路充电瞬间是满电24V电压,与1-2线圈加电形成的磁场抵消,继电器不吸,只有当4-3回路的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也就是1-3的正向磁场减去4-3的反向磁场达到吸起值后继电器方可吸起,即4-3的电压要小于(21.47-17=)4.47V时继电器方可励磁。</p><p> 我们为方便理解按照线性关系计算电容充电时间(笔者也不会算充放电函数曲线,不计线圈充磁放电的时间、不算电容充放电的极高或极低的值时,正常时间比线性要长一点),4-3线圈充电时间从24V下降至4.47V时间,充电时长RC=850×1000u=0.85S,电压从24V下降至4.47V所需的时间0.85×(24-4.47)/24=0.69秒,也就是首次吸起时间为0.85S,首次后连续工作时缓吸时间为0.69S。</p><p> 吸起时间按线性估算。R1在回路里面只是调节励磁时间用的,R1越大励磁时间越长,R1越小励磁时间越短。在不考虑R1的情况下缓放时间R3按100Ω计,C1因充电到(24-4.43=)19.53V时已经励磁,故放电要按该电源电压计算。即线圈1-4放电回路是串联的,电容电压从19.53V放电直至线圈电压到4V时落下所需的时间。线圈电压到4V那C1放电终止电压即为4×(R3+1700)/1700=4.24V。</p> <p>  严禁将R1调的过小,首先要防止闪光不符合要求,其次SNJ充放电用的接点会烧掉,建议在1/4处用尼龙扎带做一个止档。 </p><p> 总结一下,R3是控制缓吸时间的,R1是控制缓放时间的,两个时间是单独控制,调USU频率应该还是很方便的,互不干扰,单独调缓吸或缓放两个时间之和就是闪光周期,再直白一点就是R1(2KΩ)控制灯光亮的时长,R1越大SNJ缓放时间就越长,灯光亮的时间越长,R3(200Ω)是控制灯光灭的时长,R3越大SNJ缓吸时间就越长,灯光灭的时间就越长。</p> <p>  再简单说一下点灯回路中R的调整,以DJ为H18F为例,吸起值不大于140mA,释放值不小于40mA,确保DJ不落选择灭时DJ电流为50mA,天窗时段,将电流表(加长线连接)串入电阻R前,调整R直至电流50mA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