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沿江镇的马头山和龙喷水,自然风光绝妙迷人,丰满幽逸,蕴藏着动与静之美,流动着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让人倾慕,为之心动。</h3><h3> 同学们约定, 今天去登灵江边的马头山和清潭头村的龙喷水。</h3> <h3> 来到马头山脚下,我们在"马头山胜景"牌坊前,见有一对相互凝视的石狮子。右边的雄狮,怀抱彩球,威武雄壮;左边的雌狮,怀抱狮仔,慈祥和蔼,笑口常开,它们一家恩爱有加,生动的形象惹人喜欢。台头遥望,天然塑像马头活灵活现映在眼前,让人憬悟生命造化之美。</h3> <h3> 说起马头山,还有一段关于它的传说来历呢。古时候,天宫里养着一匹神马,混身洁白,闪闪发光,嘶喊声震天动地,有腾云驾雾之本事。一天,神马偷偷地跑出来,在天上跑来跑去地游玩,发现了人间的美景,趁着夜深,下凡到了灵江边的三江村来了,在那里溜达玩耍,观看着人间美好的景色,饿了,就把头伸进对岸的麦田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被当地农民发现,可怎么赶也赶不走它。谁知此事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朵里,他立即下令,召神马回庭,可这匹神马还没看够人间美景,迟迟不肯回转天宫,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拔出宝刀,把神马的头砍了下来,丢进灵江,漂到下游的浦口村,在这里变成了一座有名的"马头山"。</h3> <h3> 穿过牌坊,便是通往山顶的石级,两边的橘树开满了洁白的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爬到半山腰,石级傍的杨梅树上已结满了果子,但果子还很小。再往上爬,就是一片竹林,茂林修竹间淹映着一佛寺一一锦云寺。锦云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名"接引寺",后改今名;毁于1965年,1978年重建,门口上方的石碑"锦云堂"三字,可见其沧桑历史。</h3> <h3> 登临山巅,人天相接,江风吹来,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极目四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灵江在这里转了个弯,向东涌流而去。</h3><h3> 中午时分,我们下山,在海鲜楼吃了中饭,驱车赶往龙喷水。</h3> <h3> 来到龙喷水,接引寺还没有对外开放,山门都还关着,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故也。我们是从山门边上的小路进入的,庙堂里坐着几个和尚,没有什么游客,就我们14个人。这里古朴幽静,景色秀美。</h3><h3> 接引寺就悬挂在二三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三、四间庙宇的四分之一部分是悬空而建,上载危崖,下临深谷,结构惊险,让人感受一种"云屋"之滋味,更是给人一种海市蜃楼之感觉。古人有诗云:"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这是对"接引寺"恰如其分的写照。</h3> <h3> 龙喷水,就是清潭头山谷溪流弯曲似龙,龙头就在上游的百丈岭处,有一山岩突出如龙嘴,还有一小块岩如龙舌,这里的瀑布在往下流时,有一部分水经过龙嘴喷出,故名"龙喷水"。</h3><h3> 自从这里修筑了水库之后,断了龙嘴里的水源,"龙喷水"的景观也就不复存在了。人们想在这里再现"龙喷水"的自然景观,就在水库大埧边的岩上,塑了一条约5米长的,五彩斑斓的巨龙,引来原山泉水进龙身,再从龙的嘴里喷出来,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一"龙喷水",让人品味。</h3> <h3> 在"花果山水帘洞"处,猪八戒和小猴子护同唐僧西天取经的塑像,栩栩如生。同学们争相与他们合影留念。</h3><h3> 再往上走,一条大埧横跨在溪间尽头,如一条长虹飞渡,给人一种雨过天晴,五彩飞云之美感。水库长在百米高山上,如水自天上来。水库四周林木茂盛,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让人诗情泉涌。站在水库埧上向下看,"接引寺"别有一翻风味。</h3><h3><br></h3><h3> 写于2020年4月23日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