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两祁地区,</h1><h1>第一名状元:朗粑<br>上榜理由:这个第一名颇具争议,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理由让凉粑状元及第:朗粑又称凉粑,凉粑在文明铺镇当地称为“朗粑”。👍🏻<br>一,从全国范围来看,凉粑符合最纯粹、真正意义上的小吃,并且具有鲜明的祁阳、两祁地域特色。👍🏻<br>二.历史悠久,价格低廉,深入人心,在祁阳、两祁地区,祖、父、子三辈都能深情回忆起小时候有了几毛钱买一份凉粑吃的那种美妙滋味。👍🏻<br>三.最重要的,与其他小吃不同,兜售凉粑的小贩日见稀少,正宗凉制作方法面临失传,在90后之间已有很多人没吃过,凉粑快晋升为传说级的小吃,濒临灭绝。🌞<br>美食攻略:祁阳县凉粑做的最好的当属宝塔街上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大娘,人或称为“刘老娘”,又有据理称其乃"唐老娘”云云。笔者母亲二十多年前尚未结婚时在黄土岭冶炼厂工作,经常和许多同事前去买她的凉粑,当时她的凉粑生意非常红火,名扬宝塔街称为一绝。笔者在祁阳一中读高二时,曾在一个早上亲眼见她提一大铁桶凉粑从一中进来兜售,早自习后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全部卖光。时隔十多年不知刘老娘是否健在,凉粑手艺是否有得真传者,若能一尝刘老娘凉粑,实为幸事。</h1><h1> 地点:刘老娘凉粑在祁阳一中附近宝塔街寻找(找到了一定要告诉我) ,普通凉粑在大街小巷偶有小贩挑着兜售,此外文明铺羊古老,白水老市场常年有卖。</h1><h1>👍🏻👍🏻👍🏻👍🏻👍🏻👍🏻<br> 第二名榜眼:祁阳米粉<br>上榜理由:如果说凉粑状元的身份存在争议,那么祁阳米粉榜眼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只要看看祁阳大街小巷的米粉店和家家户户早餐的选择便非常明了。祁阳号称米粉发源地,放眼全国米粉各门各派,南有桂林卤粉风靡全国,北有常德津市牛肉粉充斥长沙大街小巷(个人觉得此粉极其油腻,油水不干净,胆固醇极高,牛肉也很不新鲜,劝大伙少吃),吃来吃去,还是觉得祁阳米粉口味独到,别具一格。👍🏻👍🏻👍🏻<br>美食攻略:祁阳地方文献提到的米粉发源的传说,大致是讲米粉为文明铺一商家发明,从此流传开来,形成“文明米粉”的品牌,民国时“文明米粉"就扬名一时,直至今日文明铺米粉依然出色,故而有机会到文明铺镇“羊古老”附近那几家粉店尝尝,绝对不虚此行。个人认为文明铺的米粉以细腻为主,吃起来颇为爽口。👍🏻👍🏻👍🏻<br>祁阳县城传统著名粉店最出名的是杨老粉店和其隔壁的红油面馆,及双雄阁,杨老粉店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似乎会永远办下去,早上十点以后粉基本上都会卖完。当然,祁阳粉店多如牛毛,办得生意好的,各有特色,个人推荐以下几个地方,有兴趣的不妨一试:<br>杨老粉店,交通局、规划局食堂,贵宾楼(单位的粉用钱砸,肉多油好) ,神龙大酒店隔壁粉店,华信酒店附近粉店,疾控中心附近县经委粉店,当然,不要忘了祁阳一中附近的那几家。<br>当然,如果你晚上想吃米粉,这里推荐祁阳王府坪菜市口的农业银行对面(老树咖啡右侧)的“张曼玉夜宵店”, 一般晚上八九时就会出摊,汤粉卤粉都有,味道不错,深夜才打烊,至于为什么叫张曼玉去了你就知道。<br>第三名探花:冰豆沙和冰甜粥<br>上榜理由:祁阳二中毕业的学生都不会忘记二中门前池塘边的那个买甜粥的老太太,炎炎夏日,从冰箱里舀出各种粥类(比如薏米粥,黑米粥,玉米粥,红豆粥,绿豆粥)混在一起喝一碗,看着龙山树木摇动凉风一吹,便是组成了对于整个夏天的回忆。或者在打完球后跑到不远处甘泉路口的冰豆沙粥铺喝一碗冰豆沙,喝个顶朝天还不忘舔干净碗底的……</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