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进一步做好徐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备考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助力学生在2020年中考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4月24日,由徐州市教育教研室承办的徐州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研讨会在教研室(老九中)会议室举行,会议议程共两项。</p> <p> 会议第一项,由泉山区兼职教研员—徐州市火花学校张红梅老师、徐州市带头优师—徐州市清华中学贺维学老师分享他们在复习课中的思考及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路径。</p> <p> 张红梅老师从做好课前准备、打造全员参与的课堂、巧用课后延伸三个方面做了经验分享。</p> <p>一、做好课前准备 提高课堂效率</p><p>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课前准备是抓好课前10分钟的关键,学生课前准备包括生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p><p>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提前2分钟到教室,调试教学仪器,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或是即兴演讲、播放视频等,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p> <p>二、打造全员参与的课堂 提升课堂效率</p><p> 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是高效教学的核心方面之一,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实施具体的策略。根据“学讲方式”课堂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六个基本环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自主变通,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范例。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更多的赞美和鼓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p> <p>三、巧用课后延伸 提升教学效果</p><p> 课标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上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的向社会延伸,向课后延伸。如,复习《遵守社会规则》一课,设置这样一个课后延伸活动:</p> <p> 贺维学老师从知识整合、思维综合、情境融合三方面为纲做了详尽分享。</p> <p>一、知识整合(理解教学观)</p><p> 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要做知识的生产者。要对知识进行粗加工、精加工、深加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学生才能有序的输出。除了有效的使用复习指导用书,贺老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再次进行重组建构。</p> <p>二、思维综合(思维教学观)</p><p> 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锻炼思维力,例如提高学习者自学知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想象创造能力、信息搜集整理能力等,而知识的积累、继承知识则退居为次要目标。</p> <p>三、情境融合(情境教学观)</p><p> 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境为纽带,将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相融合,抽象与直观、感性与理性相融合,在知识运用中,培养能力,发展了品格。</p> <p> 张红梅老师和贺维学老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的呈现给老师们,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见解让与会人员收获满满。与会教师仔细倾听讲座,并认真记录,将宝贵经验牢记于心。</p> <p> 会议第二项,蒋喜华老师对两位优秀教师的分享做总结,并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指明方向。</p> <p> 蒋老师说,通过刚才两位老师的分享,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管理之困、教学之困、复习之困、考试之困和学习之困提供了解决路径。希望我们老师少一点畏难、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引领,少一点保守、多一点花样。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不断开发创新课堂教学。</p> <p> 接着,蒋老师围绕守住课堂主阵地和领会精神明方向两个方面进行分享。</p><p>一、守住课堂主阵地</p><p> 针对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以及具体的路径。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读课标教材,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检测效度,提升讲评的能力。</p><p>二、领会精神方向</p><p> 教师应多关注近期指导性文件,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研究2020命题指导思想及命题要求,优化教学方式。</p><p> 关于命题,蒋老师对期末试题进行了评估。其中,命题中体现课程性质特点、凸现学科育人功能,试题语言精炼、规范,形式新颖,能够基于时代背景,考查学生的社会观察、分析、参与能力是期末命题中的亮点。个别试题情境信息和细节需进一步完善还需继续改进。关于考点,蒋老师在复习指导用书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说明。</p><p> 中考复习研讨会圆满结束,踏着春天的脚步,老师们再次出发,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己任,用奋斗谱写徐州教育新篇章。</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