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爹
我清楚地记得,二爹(祖父的弟弟)即将离开尘世的时候,幺叔(二爹的儿子)极其哀伤无助地来找父亲,说二爹无缘无故倒在了地上,昏迷了过去。父亲赶紧放下刚端起的饭碗,立马起身和幺叔一起走了……再后来,父亲和幺叔备好板车,把二爹送去就医,但走了没多远,父亲见二爹气若游丝,便作主将二爹拖回了家中……二爹再也没有醒来,二天后,二爹永远地走了……我感喟于父亲那时候对于二爹生死的理智判断,让二爹在临终前免去了一次医院治疗的折腾,也让那么多家人能陪在二爹身旁为他送终……那些日子,父亲脸色凝重,眼含泪水,葬送完二爹之后的好长时间,父亲的悲伤一直写在脸上……
二爹是父亲的叔父和养父,是二爹抚养父亲长大成人,二爹对父亲恩重于山!
祖父早逝,二爹十分悲痛,在祖父离开人世的那些日子里,从不抽烟的二爹总是抽着烟,默默不语,叹气。祖母带着一群子女,为求生计,不得不带儿下堂。二爹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和二婆一起,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抚养了我父亲(当时只有8岁),他们对父亲视如亲生,曾出大洋安排他到石河街从师学缝纫手艺。祖父走后一年,父亲患重病,二爹寝食难安,在厅屋里走来走去,也是抽烟,叹气,又是请医生,又是点烛烧香敬神,可能是二爹的慈父心肠感动了“观音菩萨”罢,我父亲终于转危为安,直至康复。二爹始于这两次的痛击,至此,抽烟的习惯伴随了他一生。
二爹平时很少发脾气,但是,有谁敢欺负父亲,他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有一次,父亲不忍人家说刻薄他的话,顶了几句嘴而遭毒打。二爹听说后,怒不可竭,冲进那家屋里,把个方桌拍得震天价响,吼道“好,你们父子一起上,来吧”那父子俩被吓呆了,接着认错,赔礼到歉,二爹呢,适可而止,只要他们不再欺负人,也就罢了。
父亲跟随二爹过穷日子,虽然水田旱田,风风雨雨,艰苦劳作,但精神上却非常富有,因为二爹对他总是那样和蔼可亲,那样血肉相连,父亲常说:“幺爷(对我二爹的称呼)的心肠好,对我没有二心。”
在我的记忆中,二爹清瘦无力,微驼着背,反应迟钝,穿戴却很干净。我时常看见他默默无语,手挎小凳和鱼篓,拿着钓鱼竿,嘴里衔着一支烟去荷塘钓鱼。我叫他一声“爹爹”,他迟钝的眼神里漾起一丝欢喜,不发一言从我身旁走过。
在我的印象中,很多时候,二爹在穷困潦倒中没有钱去买烟抽。那时候,父亲是大队党支部书记,父亲去开会,别人递父亲一支烟,父亲夹耳根后带回家。父亲不抽烟,母亲便把父亲每次开会带回来的香烟攒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给二爹送去。再过些时日,可怜的二爹却把本可以买烟抽的钱买了糖果送给我吃,有时候,他甚至把辛辛苦苦钓了一天的鱼全部送来给我们吃……我出世就没有祖父母,二爹就是我亲爷爷,二爹在,我从不羡慕别人有爷爷奶奶爱护着。二爹木木的,呆呆的,我和他说话,他总是无言语地笑一笑,眼神里全是慈爱的光芒。这就是血浓于水吧,我始终很亲近二爹。
从父辈的讲述中,我得知二爹自幼读四书五经,熟谙历史,能举笔为文,一手毛笔字严谨有致。后来又习武,打拳格斗,为本地佼佼者。
反抽丁,反欺压,抗苛捐杂税。二爹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二爹带领群众采用多种形式,或公开,或秘密,或“合法”,或“非法”,同本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进行斗争。
一次,国民党地方走狗胡达民带领一伙“痞子兵”(老百姓这样称呼他们的)闯入双目失明的我二舅爹家(二爹的表兄),无端生事,拆打东西,对舅爹舅婆拳打足踢,正在田里推草的二爹闻讯,振臂一呼,乡民们搬着推草耙迅疾向舅爹家潮水般地冲去,同荷枪实弹的兵痞们展开搏击,兵痞们慌了脚手,丢了枪支,狼狈逃窜。
二爹还是个抑强扶弱、爱打抱不平的侠士。一次,在石河街上,一个满脸横肉的黑皮汉子买菜,硬说卖菜的短斤少两,不由分说,一拳打击,站在旁边的二爹,说时迟,那时快,一掌撩开,紧接着顺势一掌,将那黑汉打出丈远,那汉在人们拍手称快的哄笑声中连滚带爬地逃走了。还有一次,竹影寺街上,也遇到一个兵痞买菜,对菜农百般刁难,一拳袭来,在那里卖菜的二爹早就看不惯这种欺人太甚的行为,他忙迎了上去,一掌划开,接着一掌将兵痞打倒在地,翻了几个滚。二爹叫那个卖菜的当即逃走,他自己在兵痞的追赶中兔起鹘落,终于脱险。
二爹是一个勤政为民的好官,从土改时期起,他历任农会主席,高级农业社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为本地群众干了大量好事和实事,如灌溉万亩良田的清水垱工程,最初的拦河大坝就是早在五十年代,在以他为首的乡村干部组织本地农民筑建起来的,那时,上无财政拨款,下无机械设备,硬是靠农民工们用铁锹挖,扁担挑,石硪夯筑建起来的。这一工程改变了唐李村及周围地带的大片水田靠天收的历史,为后来更大规模,更加牢固而系统的清水垱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爹是一个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党员基础干部,他的一生总是“管公事”,“为群众”,可他自己的家,总是贫穷不堪。只要他为家庭操点心,理理家务,家境总会好起来的,可他的心总是被唐李村的公务拴住。除组织和领导本地群众搞土改,清匪反霸,镇反,组织和领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等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外,在清水垱工程结束后,他又和大小队干部研究决定了在清水垱旁建机房,买大型抽水机抽水抗旱,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说干就干,在整个石河地区,唐李村第一个买来了那“神奇”的抽水机,在开机抽水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奔来,观者如潮,视为神话,有人说:“造这机器的人不是凡人,是神人”。后来,他又组织办夜校,开展扫盲……总之,他总是“重大家,轻小家”,他和家人总是过穷日子。
听四叔讲,平时好像只知开会,忙工作的二爹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讲起来滔滔不绝。从三皇五帝,春秋战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有名的明君昏君,文臣武将,忠臣奸侫,他好像无所不知,他讲孙庞斗智,嫉贤妒能,害人者没有好下场;楚汉相争,项羽 “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但刘邦仁义取天下,诸葛亮联吴抗曹,火烧赤壁;关羽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唐太宗虚心纳谏,可谓历代明主;讲程咬金福将,险中取胜,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女中豪杰等等。
1969年,二爹患了“肝昏迷”的重症,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算是保住了性命,但二爹从此变了,眼光迟钝,说话结结巴巴,走路歪歪倒倒。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勤政为民”,他用剩下来的一点精力来“干家事了”。他还得抚养小儿子我的幺叔,他还得歪歪倒倒地下田间,歪歪倒倒地挑萝卜白菜到石河街上卖。于1976年,歪歪倒倒地走了,永远地走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