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古城遗址

平顶山智慧公园简介

  平顶山山势与高句丽早期山上王都所在的五女山山势非常接近,两者都具有较平坦的顶部,顶部周缘下面,多为高矗的陡峭的崖壁,城建其上,具有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当高句丽势力发展到现今本溪地区后,巍然横空的平顶山,自然要引起注意,并予以利用。<br>  平顶山顶部平坦,适合人类居住,又因山壁陡峭,易守难攻,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因此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br>山上主要有高句丽、金代和明代遗迹遗物,此外,还应具有元代晚期遗存。<br>  横山,显然是汉语名称,它的得名,应和山的形态相关。横,相对的是纵,山而称“横”,表明该山具有横向的特征。平顶山顶部平坦,与“横”字恰好相当。<br>  史料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冬十月,唐太宗亲伐辽东,“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唐军退走后,横山又落入高句丽之手。14年后,唐军发动一次小规模的东征,再次攻打横山。《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显庆四年(659),薛仁贵“又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于辽东,共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仁贵匹马先入,莫不应弦而倒,高丽有善射者,于石城下,射杀十余人。仁贵单骑直往冲之,其贼弓矢俱失,手不能举,便生擒之。”《资治通鉴·唐纪·高宗上》:“显庆四年十一月,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等与高丽将温沙门战于横山,破之。”<br>  平顶山高句丽山城的发现,对于研究高句丽中晚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