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日

终南居士

<h3>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其措施是根据人群的免疫状况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各种生物制品的性能和免疫期限,科学地安排接种对象和时间。小儿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h3> <h3>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h3><h3>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h3><h3>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h3><h3>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h3><h3>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h3><h3>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h3><h3>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h3><h3>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h3><h3>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h3><h3>9、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八月龄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1剂次。</h3><h3>10、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h3><h3>11、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第一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二剂次间隔≥12个月。</h3><h3>12、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h3><h3>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h3> <h3>注意事项</h3><h3>1.接种不宜空腹进行。</h3><h3>2.通过问诊及体格检查,了解儿童有无接种禁忌证。</h3><h3>3.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掌握接种的剂量、次数、间隔时间和不同疫苗的联合免疫方案(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疫苗)。</h3><h3>4.接种时,需要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年龄、疫苗名称等内容,以免出现差错。</h3><h3>5.接种疫苗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h3><h3>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