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4寻访开国少将廖海光将军墓

萧博远

<p>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炎陵县,虽然参加革命的人很多,但能在1955年授衔成为开国将军的人却很少,据我所知,好象只有张经武中将和廖海光少将两个人。</p> <p>学府高师 齐鲁名将</p><p>——开国少将廖海光</p><p><br></p><p>廖海光,湖南省株洲市龙溪乡泥湖村(现为秋田村)人,1915年9月生。6岁启蒙,因父丧母病,仅读4个月私塾即辍学。7岁送人抚养,备尝世道艰辛。</p><p><br></p><p>1930年11月在酃县(现改名为炎陵县)警卫营当战士,当选酃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调工农红军湘赣省独立一师,任师政委王震警卫员。同年加入共青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多次参加苏区反“围剿”。1933年秋入红六军团随营学校,结业后历任连指导员、团副政委、政委等职。长征中参加过多次战斗。</p><p><br></p><p>抗日战争时期,奉命率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部分干部学员进入胶东,任抗大胶东分校政委。1941年11月,在胶东反“扫荡”战斗中,廖海光率胶东分校第五期部分学员跳到外线,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有力牵制了日军的进攻。1943年4月,任胶东军区16团政委,参与指挥了祁格庄战斗,歼敌2500多人。1944年5月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南海地委书记,继续发动群众开展地雷战、游击战,拔掉日军多处据点,收复胶县、即墨等县城,使胶东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p><p><br></p><p>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5师政委。他和师长周志坚在平度县构筑守敌模拟工事,组织部队反复演练,有效提高部队战斗力。不久,5师在齐家埠攻坚战中全歼守敌一个团。1947年8月任华东野战军13纵队政委。1949年2月任24军政委。参加了胶东和莱阳保卫战、津浦路夏季攻势、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渡江战役中,廖海光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担负中路突破任务,他和军长王必成在政治动员、渡江训练和兵员补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首战告捷。</p><p><br></p><p>1952年任福建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3年7月参与指挥了著名的东山岛战役。1955年授少将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随后任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了金门炮战。</p><p><br></p><p>1967年5月任福建省军管会第一副主任,主持军管会日常工作。1988获一级红星勋章。他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十二大代表。</p><p><br></p><p>1993年3月在福州逝世,享年78岁。</p> <p>炎陵县龙溪乡泥湖村景</p><p><br></p><p>早就听说,廖海光将军参与指挥了金门炮击战,是龙溪乡泥湖村(现并村为秋田村)人,还听说在他的老家修了一座将军墓,怀着对将军的敬仰,一直想去看看。</p> <p>去年冬,曾经去找过一回,但没找到。</p> <p>这次趁着休息,决心再次寻找。</p> <p>秋田生态茶园</p><p><br></p><p>这个茶园好大,据说有2000亩,主要种植红星铁观音,是中共湖南省财政厅税政法规处支部共建帮扶项目。</p> <p>据说茶园老板李总来自“铁观音”原产地福建安溪,他就是看中了秋田村这里上千亩的梯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这种茶苗的成片种植。</p> <p>茶园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茶农”的合作模式,乡村配合,茶农参与,共同打造标准化茶叶科技示范基地。</p> <p>沿着上山的水泥路来到一片黄桃园中,果园中有户人家,新起的砖瓦房,装修得蛮漂亮的,看来种植黄桃效益不错。</p> <p>问果园正在剪枝的叔叔,说将军墓一直沿着水泥路往山上走就是。</p> <p>秋田村均头岭。</p> <p>均头岭梯田中的农家,泥瓦房的下面就是茶园。</p> <p>特意走过去看看泥瓦房。</p> <p>泥瓦房、灰屋(厕所)、牛栏,这户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哟。</p> <p>可以想象,如果这片山坡的梯田没有改造成茶园,那将会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梯田美景的地方。</p> <p>均头岭农家越来越多建起了新房。</p> <p>从均头岭去田螺寨的山路。</p> <p>在均头岭前往田螺寨的路上,回望泥湖村景。</p> <p>来到田螺寨。</p> <p>这里就是廖海光将军小时生活的地方。</p> <p>1915年9月26日,廖海光将军在这里出生。</p> <p>这里的山形类似田螺,在水的源头,大山之中,故名田螺寨。</p> <p>廖海光6岁启蒙,因父丧母病,仅读4个月私塾即辍学。7岁送人抚养,备尝世道艰辛。</p> <p>骑车前往将军墓,在连续上陡坡的路边找到了一个对廖海光的知情人。</p> <p>廖海光的侄子家。</p> <p>廖海光的侄子----廖青山</p><p><br></p><p>他的父亲与廖海光是堂兄弟,是同一个爷爷的。</p><p><br></p><p>廖海光侄子家里有一块军属光荣牌,其中有一块就是廖海光的,另外两个是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参了军,一个在新疆阿克苏当过兵,另一个在吉林四平当过兵,现均已复员多时,都是自己找工作,生活得还不错。</p> <p>在廖青山家里,看到了挂在堂屋墙壁上的廖海光将军像。</p><p><br></p><p>在廖青山家里,聊了他和廖海光的故事。其中讲到:1983年,廖青山曾到福州的廖海光家里住了6天,想请廖海光帮忙解决进城工作问题,廖海光对他说:现在农村政策好了,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好好扎根农村,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此后廖青山一心一意扎根农村,种田养子,把两个儿子都送去当兵,现在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在县城都买了房子。</p> <p>廖青山亲自带我前往将军墓。</p> <p>将军墓下面有廖海光将军的生平简介。</p> <p>迟浩田曾经在胶东军区抗大分校教导二团学习,是廖海光的学生。</p><p><br></p><p>1990年总参谋长迟浩田会见恩师,题写“学府高师、齐鲁名将”相赠。</p> <p>来到了廖海光将军墓。</p> <p>廖海光将军于1993年在病逝于福州,2002年廖海光将军和他夫人两人的骨灰合葬在将军老家----湖南炎陵龙溪乡秋田村田螺寨。</p> <p>廖海光的最高职务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p> <p>廖海光将军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因工作繁忙,路途遥远,一般都由他的侄子廖青山代为扫墓祭奠。</p> <p>落叶归根,廖海光将军长眠在炎陵老家,守护着炎陵的山水和人民。廖海光将军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