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献给住在天堂的父亲

沧海一笑

不知是否因为小时候受伤留下了生理缺陷,父亲从来不爱照相,要找父亲的照片,需颇费些力气到处搜寻。今天是父亲节,我翻箱倒柜搜寻一整天,才找出这么几张照片来。 印象中,父亲的第一张照片,是一幅全家合影照。这是父亲最宠的小女儿的长女的周岁纪念照。 那是1992的冬天,56岁的父亲携母亲、大哥一家、三哥一家从阳新来到咸宁小女儿家做客。记得那天,父亲照例是准备在大家拍照的时候避开的,可是他的小女儿撒娇不依了:“伯伯,今天是我女儿最重要的纪念日,您是她的外公,您一定要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一幅最珍贵的影像!这个合影您要是不参加,我婷婷的周岁生日便留下了缺憾!”看着泼辣的幺姑娘全然一副“女不嫌父丑”的架势,父亲没辙,只得乖乖地听从小女儿的摆布,抱起小外孙(我的儿子),和大家一起坐在镜头前,羞涩地留下了这第一张照片。瞧,许久不曾拍过照(不,也许就是第一次拍照)的父亲坐在镜头前,是那么局促不安! 印象中的第二张照片,是这张九宫山留影。 记不清究竟是哪一年了,或许是2003年?总之是父亲第一次上九宫山。那年上九宫山,应该是父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尽管那时他已近古稀。听说九宫山风景最美的地方是海拔最高处的铜鼓包,1600多米吧,我们便爬到那儿去赏景。在铜鼓包最高处,看到眼前云雾缭绕的群山,父亲非常惊讶:这儿跟仙境一样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我趁父亲高兴,连忙提议给他拍照留念,他居然第一次没有推辞,让我顺利地拍到了这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我印象中父亲的第一张单人照。 那时候,我还没有数码相机,照片都要洗出来才能看到。拿到照片,我仔细看去,67岁的父亲,头发已经全白,找不出一根黑发。 其实,父亲不到六十便头发全白。我不知这是否祖父母的遗传,但跟父亲的一生操劳是绝对相关的。因为信奉树挪死人挪活,为了养活一群儿女,父亲很早就带着全家背井离乡,到处漂泊,有时候三两年,有时候十年八年便换个地方,常常居无定所。直到晚年,儿女们全都成家立业了,父亲才和母亲一起叶落归根,回到老家定居,结束他大半辈子江湖漂泊的生涯。 晚年故乡定居时期,不知道父亲可曾有过生活安定、儿孙满堂的幸福感?父亲的晚年幸福,或许也仅此而已吧。他有遗憾是一定的,有期盼也是一定的。作为女儿,我知道他的遗憾和期盼,那就是房子。 你能想象吗?一辈子为别人烧窑做砖建房的父亲晚年就住在这样一座房子里:屋顶是青色的布瓦,每逢大雨,母亲便要在室内接漏,天晴后,古稀的老父还要搭着梯子爬到房顶捡瓦补漏;外墙一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二叔住在这里时检修房屋换上的红砖,三面是原始的年代愈加久远的土砖;室内则是木板挡壁,那斑驳的板壁刻满了岁月的印记;两扇老旧的木门之间漏着好大的缝隙,总也关不住门外的风雪;还有那永远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放个桌子总要找些瓦片或木屑垫平桌脚…… 这是我的曾祖父在民国时期修建的老屋,父亲1936年在这里出生,2010年在这里谢世…… 遗憾归遗憾,期盼归期盼,住在这座百年老屋里,父亲表面上还是淡定的。他甚至跟客人开玩笑说:你看我这斑驳的木板墙壁,可否当得文物? 父亲的弟弟妹妹,还有他的一大群儿女们,就是在这座老得像文物一样的老房子里送走了他。 在父亲走后不久,我们秉承父亲的遗愿,携手二叔三叔幺叔三家,拆掉了村里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栋砖瓦平房,用父亲生前一听说大家要集资修建新房便迫不及待地一趟一趟辛辛苦苦从砖瓦厂拉回来的砖瓦材料,盖起了跟村民们一样漂亮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居,以慰他的在天之灵。父亲,您终于可以不用再自卑了,您也有和乡亲们一样温暖、漂亮的三层小楼了! 可是,父亲再也听不到,也看不见了!他永远住在了这个一米见方的连排砖混小墓里,接受儿孙们每年一次的清明祭拜。这个简易至极的墓里,是否就藏着传说中的天堂? 您的六个儿女,如今只剩了五个。我那苦命的三哥,十六年前就被歹人毒害,惨死异乡了,至今沉冤未雪。看来您最疼的还是您的幺儿,怕他在那边孤单寂寞,早早地只去寻他作伴去了。 伯伯,三哥,在这个父亲节,我只想问一声:你们在那边还好吗?天堂里有没有父亲节? 在我的记忆中,您总共就有过三次旅游,其中有两次是在九宫山。 第二次上九宫山,是2010年8月中旬,回家后不久,您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说,这次您不是去旅行的,是去辞行的!这一次,您看到了您即将迎娶的长孙媳妇,还得知您数月后就会迎来您的曾孙子,实现四世同堂的梦想,您开心吗? 在您的三次旅行中,我知道您最开心的还是2010年五一黄金周的这次襄洛之旅--您三个女儿送给您的七十四岁生日礼物! 就是这一次,您了了自己的心愿,也了了母亲的心愿,更了了我们姐妹的心愿。到了襄阳我才知道,一生不迷信不服人的您,独独崇拜诸葛亮。古隆中参观,您竟然看得比我还认真仔细,还不时跟我们讲解草庐壁画上的故事,什么“桃园三结义”,什么“三英战吕布”,什么“三顾茅庐”,什么“火烧赤壁”,您讲得是绘声绘色,如数家珍。看着您这个连菩萨都不拜的人,居然跪在孔明的雕像前,我大感意外。可您就是像拜祖先一样,恭恭敬敬地在武侯祠前作揖下跪,是那么投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家里的一本《三国演义》,会被您翻烂。 不仅如此,您还童心大发,跟小外孙一起坐上诸葛战车,摇着刚在旅游商店买来的鹅毛扇 ,体验诸葛亮气定神闲指挥千军万马的英雄豪情。看,战车上的祖孙俩,神气不神气? 说您圆了母亲的心愿,是因为您居然愿意不辞辛劳,拖着时常哮喘发作的身子,陪伴母亲远行千里去洛阳,去看她最爱的牡丹花。一生爱美的母亲,这辈子也只有那次在洛阳亲眼看到了牡丹花——此前只在传说中的国花! 爱美的母亲自然也是最爱俏的,哪怕年过古稀也未改初衷。在国花园门前,母亲和父亲生平第一次拍了“情侣照”;在牡丹花丛中,母亲留下了灿烂的笑容;在隆中三顾堂有个古装拍照点,母亲穿上太后娘娘的服饰,过了一把古装瘾,心里那个美呀,父亲在旁边看着也深受感染,一直笑着夸母亲美貌不减当年! 至于您了了我们姐妹仨的心愿,自然是您接受了我们精心策划的这样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 母亲一直说,您临终前那一年的两次旅行都是辞行,如今想来竟真是如此!若非8月份那次九宫之旅,您得知三十岁的长孙终于找到了终身伴侣,并将如期为您喜添曾孙,一月后您怎能安心瞑目?若非那次难忘的五一黄金周襄洛生日之旅,您一辈子竟没有留下和母亲的双人合影,四个月后即意外撒手人寰,岂非终身遗憾! 父亲是如此不爱照相,可对我们两个小女儿的撒娇却无可奈何,只得一次次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听从我们的摆布。 我很幸运,也很幸福,甚至有些受宠若惊,只因为,此生,我居然能够留下我和父亲母亲的合影!现在,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但在这幅影像里,我和父亲母亲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