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阅读一本好书,愉悦一个心灵。和孩子共同阅读,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故事。我们携手行走在亲子共读的路上,让书香陪伴孩子快乐成长,让书香润泽孩子诗意的童年,让我们共同体会亲子阅读带来向美好的改变。或许你们已经感受到这些改变。</p> <p>二年级第五周课外阅读任务</p><p>阅读内容:《寓言故事》例如:《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狐狸和葡萄》《新乌鸦喝水》创编《蜜蜂和蝴蝶》</p><p>阅读任务:</p><p>1.每天阅读打卡。2.家长填写阅读记录表。3.周末总结。</p><p>阅读主题:精读寓言故事,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p><p>方法和过程:</p><p>1、每天精读一篇寓言,家长孩子互读的形式共同读书,家长每天填写孩子读书书目,读书时间。</p><p>2、每天做好阅读记录打卡,专门用一个笔记本摘抄好词好句,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还可以将看过的故事,用简单的图画一画。</p><p>3、看图编寓言故事《蜜蜂和蝴蝶》,要分段写,在结尾处点明寓言,配上插图,讲一讲你创编的故事,演一演。</p> <p>寓言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阅读寓言故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明辨是非,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p> <p>第五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本周阅读寓言故事正是对这一训练重点的巩固和提升。</p> <p>大家好!我是二(1) 班朱雅江,我用我的行动为阅读、朗读加油打气!!</p> <p>二(2)班的同学在阅读课外书籍。</p> <p>二(3)班云思尧同学朗读更是妙不可言!</p> <p>二(4)班张富博别看他是个淘气的小男生,看起书来也特别认真哟!</p><p><br></p><p><br></p><p><br></p> <p>寓言故事真有趣!边读,边品,边悟。收获多多,获益匪浅。</p> <p>有父母陪伴的阅读是更有意义的,阅读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让我们增加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分享读书的乐趣,增进了感情。</p> <p>二(1)班张翊洋、肖雅熙、夏煜欣、褚君、张云祎在妈妈和爸爸的陪同下互读一本阅读课外书。为这几位妈妈和爸爸点赞。</p> <p>二(1)班朱雅江分享《揠苗助长》。</p><p>分享道理: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事。</p> <p>分享《狐狸与葡萄》</p><p>分享道理: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事实求是,且不可自欺欺人。</p> <p>下面是二(1)班的同学:尚之轩、姜宇涵、陈忆彤、陆荣耀四位同学分享一周的阅读记录笔记。</p> <p>二(2)班:李嘉豪、徐锦璎、娆苏涵</p><p>等同学为大家。</p><p>分享《狐狸与葡萄》寓言故事阅读记录笔记。</p> <p>二(3)班云雨辰</p><p>分享《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p><p>分享道理:不要贪得无厌,这样最后什么也得不到。</p><p><br></p> <p>瞧!她还动手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真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小女孩。</p> <p>二(3)班郭锦依</p><p>分享:《狐假虎威》《螳螂捕蝉》</p><p>分享道理:通过阅读笔记和绘画更能明白</p><p>寓言故事中的道理。例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人,是没有真本事的。</p> <p>二(4)班张瑾萱</p><p>分享好词:得意忘形、津津有味、勃然大怒、小心翼翼、化险为夷、果其不然、漆黑等。</p><p>分享好句:她聪慧美丽,恬静温柔,举止优雅,见过她的人都会迷恋她。</p> <p>二(4)班张富博:</p><p>分享:《香香鸟》</p><p>分享好词好句:小小鸟、漂亮、金色、银色、小蜜蜂、五颜六色。</p> <p>二(3)班还有很多同学是绘画能手,你们看他们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画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p> <p>二(2)班徐铭璎、吴文昊、饶苏涵等同学。</p><p>分享寓言故事《新乌鸦喝水》的续写。</p><p>分享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困难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小朋友们也要像故事中的小乌鸦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积极开动脑筋,相信所有困难都能被克服。</p> <p>通过写阅读记录单来提升学生“阅读力”,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写作力”,以实现读写互动,从读到写的迁移。</p> <p>为了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老师特别注重写作话题的设计,看图写话。从图画书学写作的安排旨在引导孩子发现图片画书的秘密,锤炼孩子的语音,培养他们的文学感觉和审美趣味。</p> <p>二(2)班徐锦璎、张晨希等同学创编了优美的《蜜蜂和蝴蝶》的故事。</p> <p>二(3)沉浸在书香中的孩子们,求知若渴</p> <p>通过本周的阅读活动,学生对寓言故事又多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多看寓言故事书,多看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希望孩子们多读经典、让经典故事伴随每个人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