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7月1日,焦枝铁路竣工通车典礼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br>洛阳机务段火车司机杨道宏驾驶第一列火车4005号剪彩车驶入南阳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宣读中共中央贺电并为通车剪彩。焦枝铁路建成通车,其中河南区段以投资小、见效快受到国务院的表扬;纵跨豫、鄂两省,穿越豫西丘陵、南阳盆地、湖北荆山、江汉平原,沿途有许多工矿业城市和历史名城,如焦作、济源、洛阳、南阳、邓州、襄阳等,对促进豫、鄂两省经济、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意义。途中跨越黄河、汉江、长江。是当时三线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支撑作用尤为重要。对于焦枝铁路,毛泽东主席更为看重,他认为如果发生战争,这个与京广铁路平行的大动脉对于南北运输将起非常巨大的保障作用。因此焦枝铁路作为主要战备干线列入关键性工程。 2020年7月1日是建党99周年纪念日,也是焦枝铁路建成50年周年纪念日,焦枝铁路的开通,成为给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这一天,解朝中参加了在河南举行的焦枝铁路竣工通行盛典。“通车典礼是在南阳车站举行的,那天,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到处红旗飘,口号震天响,中央和省里的领导都来了。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提高警惕,保卫祖国!通车标语口号张贴于焦枝线沿途 档案记载称:“焦枝铁路河南段60余万会战大军,经过7个月零18天大打人民战争的紧张战斗,于1970年6月18日23点胜利接轨通车,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人民战争’光辉思想响彻云霄的胜利凯歌。”很快,中央发出贺电,称“焦枝铁路创造了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为多快好省地修建铁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div>1969年11月动工兴建,1970年7月1日修成通车,全长772公里,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打通南北大通道,这就是创造了我国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而鼎鼎有名的焦枝铁路。读历史,守初心、知使命、感悟铁路工匠精神---回忆过去,如水底月亮,清澈明亮;系看今朝,似满园芳草,绚丽多彩。修建焦枝铁路,是一段风雨兼程的岁月,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更是永生难忘的的峥嵘岁月,江山代有人才出,修建焦枝铁路,犹如一座大熔炉,炼出来了一批有用之人、练出了一批爱国人士、报国之心。奉新社会、服务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战天斗地的精神,如一道阳光,闪着灿烂,带着温馨,更激励着我们,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纪念焦枝铁路五十年周年光辉岁月 谨此感言!<br><br><div><br></div><div><br></div></div> 毛泽东在武汉东湖接见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亲自指示:要快速建设“焦枝铁路”。<br>1969年夏,毛泽东再次来到湖北视察,仍住在武汉东湖宾馆,6月26日,当曾思玉、<br>张体学等湖北省委领导同志带着地图向毛泽东汇报修焦枝铁路问题时。毛泽东说:<br>南北两线,我看还是北线好(注:目前经襄阳的线路)。你们是同意南线的,你们是从地方主义出发的。现在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到处伸手,弄得世界不得安宁。<br>我们要做好早打、大打的准备。我们不是他们的参谋长,天晓得他们什么时候挑起事端,<br>发动战争。要做到有备无患。焦枝线修好了,然后再经湘西向南延伸修至广西柳州,同时修<br>从襄阳入四川的铁路,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你们同河南刘建勋同志商量一下,动员两省人民大力支援,与铁道部同心协力,争取时间把焦枝路修好,为在湖南、广西修焦柳路创造有利条件。<br>湖北省委主要领导满怀信心地回答:请主席放心,<br>我们马上同河南的刘建勋商量,决心抢时间,争速度,把焦枝铁路修好。<br>“这次毛主席决定焦枝铁路走襄阳,南阳就成为一个站点。<br>出于战备考虑和三线建设,以及为二汽建设服务,毛主席亲自指定焦枝线走襄阳,这样我们南阳从此有了火车线路。” <div><br><div>一张郑西高铁与焦枝铁路交汇照片<div>引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秘密工程回忆</div><div>---建造焦枝铁路历史追忆。</div><div>从焦作月山编组站引出,</div><div>沿太行山南麓向西南方向延伸</div><div>经济源、洛阳、南阳、襄阳到湖北枝城。</div><div><br></div><div>时代背景;<br>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役爆发<br>中苏关系全面紧张,<br>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的陈兵百万<br>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克提<br>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br>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几乎一触即发<br>此时,纵贯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br>只有京沪、京广两条铁路<br>一但交战,则势必首先成为攻击目标<br>一但中断,则再无其他铁路可用<br>要准备打仗,在这种局势下,急需修建一条备战铁路<br>焦枝铁路应运而生<br>当时为了保密<br>焦枝铁路工程代号“4001”。<br>焦枝铁路河南段指挥部工程代号“4050”。<br>河南省共有8个专区的民兵参战,组建4个民兵师,71个民兵团。许昌、商丘为第三民兵师,工程代号“4053”;南阳、周口专区为第四民兵师,工程代号“4054”。<br></div></div></div> <div>一列车头上悬挂着“要准备打仗”大幅标语的火车,疾驶在蜿蜒曲折的崇山峻岭之间在我国铁路建设的史册上,记载着这么一段重要史实:从1969年11月到1970年7月1日,在从河南焦作至湖北宜都(原名枝城),几乎纵贯豫鄂两省全境、长达750多公里的筑路工地上,百万工人和农村公社社员,只用了8个月时间便修通全线。这就是因创造了我国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而鼎鼎有名的焦枝铁路——专职摄影师及时拍下的这张照片,收录进“焦枝铁路会战云阳段战地摄影集”里,让我们得以从中感受到焦枝铁路通车时的激昂瞬间。2020年7月1日是焦枝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借此以向焦枝铁路建设者表示敬意。<br></div><div><br></div><br> 查阅洛阳铁路分局资料、《洛阳车务段段志》,洛阳东站站志、济源车务段段志《月山车务段》段志里,查到1970年到1975年焦枝铁路修建的星星点点的记载。 <div>临危受命的铁腕开国中将孔庆德,任焦枝铁路总指挥</div><div>周恩来总理紧急召见他。“这次请你来,是要你去指挥修建焦枝铁路。”“修铁路?”孔庆德脱口而出,“总理,修铁路我不会,我只会扒铁路。”战争年代为了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他带领部队扒过不少铁路,惟独修铁路没干过。总理摆摆手,继续交待任务:“焦枝不建成,主席睡不着啊!”“我立刻感到建设焦枝铁路事关重大。”将军说,“焦枝铁路穿越豫鄂两省,跨越黄河、汉水、长江,是一条战备干线。”毛主席认为,万一战争打起来,京广、津沪线被打瘫痪了,南北大动脉就中断了。有了焦枝和枝柳路,就可以抗衡一下,南北交通就不会中断。“当时我斗着胆子立下军令状:一定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让毛主席睡好觉。”<br></div> <div>“纵贯两省、工程浩大、地形复杂,修这样一条铁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当时物质非常匮乏的情况下。”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焦作车务段党委宣传助理员魏海涛介绍,为了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当年作为焦枝铁路大会战总指挥的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选择了一种惊人的方法:从河南、湖北调集80余万名民兵,师、团编制,由军官指挥,多点同时开工。<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 一时间,这场修建铁路的人民战争在豫鄂两地全面打响。父送子,妻送夫,父子兄弟争相参战,一心为公去修路的动人场面和感人事迹层出不穷。各地报名人数成几倍、十几倍地超过分配指标。铁路沿线的各村寨,也争相腾房垒灶,欢迎筑路民兵。 没有机械设备,土方、石子基本都靠大家用锄头挖、肩膀挑、小推车推。有的人冻烂了手脚,有的人磨破了衣服,但却没有人讲报酬,也没有人有一句怨言。”被称为月山车站“活字典”的月山车站原党委书记、76岁的廉高起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身边的故事:焦枝铁路大会战打响的那年冬天,气温极低,担负修桥任务的工班班长王铭华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自己跳进冰冷刺骨的丹河辅助作业。即便衣服湿透了、结了冰,他也没放弃。任务完成时,王铭华几乎被冻成“冰棍儿”,后来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才逐渐康复。 焦枝铁路<br> 自河南省焦作经济源、洛阳、南阳,湖北襄阳(原名襄樊)到湖北省枝城。全长772公里。此线纵跨豫、鄂两省,穿越豫西丘陵、南阳盆地、湖北荆山、江汉平原,沿途有许多工矿业城市和历史名城,如焦作、济源、洛阳、南阳、襄阳等,对晋、豫两省煤炭向东、南外运、南阳油田开发、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和促进豫、鄂两省经济、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意义。焦枝线于1970年11月动工兴建,于1971年7月修成通车。焦枝线北接太焦、新焦铁路,南连枝柳线,途中在洛阳与陇海线相交;在宝丰有支线与漯河相通;在南阳与宁西铁路交汇,在襄阳与汉丹(江口)线、襄渝线连接。是平行于京广线的我国南北交通干线的组成区段。焦枝线纵贯黄河、汉水、长江三大流域,地质复杂,工程艰巨,计有大小桥涵2389座。 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102岁逝世。<br>毛泽东要求曾思玉:你和其他同志及河南的刘建勋同志商量一下,先修好焦枝铁路。随后,中共湖北省委召开了武汉军区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传达毛泽东的指示,讨论研究贯彻执行和措施,毛主席在武汉亲自要求曾思玉“尽快建设焦枝铁路”。 说起焦枝铁路,不得不提起“铁嘴将军”一代将星孔庆德的百岁人生,孔庆德将军说,“焦枝铁路穿越豫鄂两省,跨越黄河、汉水、长江,是一条战备干线。”毛主席认为,万一战争打起来,京广、津沪线被打瘫痪了,南北大动脉就中断了。有了焦枝和枝柳路,就可以抗衡一下,南北交通就不会中断。“当时我斗着胆子立下军令状:一定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让毛主席睡好。搞生产建设是出了名的硬把式,回顾将军的一生,“铁”的不仅仅是嘴。是对革命忠诚的钢铁意志。 孔庆德在晚年也曾感慨,不能忘了,焦枝铁路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民群众参加义务劳动,“连小学生放了学都要提一篮子石头送到工地。”凭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焦枝铁路共投入路基土石方7289.5万立方米,修建隧道及明峒24座共13340米、桥梁2583座共37947.9米,铺轨1204.63公里……1970年7月1日,焦枝铁路竣工通车,为党的49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这条当时的战备铁路不仅创造了多项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也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r><br> 孔庆德将军1911年出生于山东曲阜,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曾任红军团长、师长,八路军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副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五十八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0年9月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2010年9月29日,一代将星孔庆德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了孔庆德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年代的丰功伟绩,他的事迹也被史书记载并搬上银幕,宋任穷同志称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高级将领”,这或许是对将军百岁人生的最好诠释! 将军搞生产也是硬把式<br>孔庆德不仅在战场上杀敌骁勇,在生产建设中,他也能力挽狂澜,是出了名的硬把式。<br>在指挥河南洛阳黄河大桥的建设时,孔庆德限令工队10个月完工,工程师说:“修一个桥墩就得5个月,10个月只能修两个桥墩。”孔庆德说:“这样要修到猴年马月 ”又问:“一共有几个桥墩 ”答:“十几个。”孔庆德指示,十多个桥墩一起开工。对方称人员不够。于是,孔庆德发动了全市民兵数万,挑灯夜战,黄河大桥8个月即完工。 一次,孔庆德受邀参加某省反腐倡廉会议,发言时,他说:“你们请我来,叫我发言,我是说瞎话还是说真话?叫我说真话,我就说呗。要说反腐败呀,首先从你省委省政府,从你省里的一二把手做起。”省委书记说:“孔司令你怎么这样说呢?”孔庆德说:“毛主席说没调查就没发言权,我发言是做了调查的。我说你看看,你们的司机是给你们开汽车的,自己不擦车,都是叫外边擦。他坐那喝水,叫别人擦。结果,人家打个条,你这就给报销了。你们的司机都腐败了吗?何况你们呀!我们解放军战士,是不是扛着枪还要请个人来擦枪呀,行不行呀?你汽车司机不保养汽车你干啥的?这个事就在你眼皮底下,你到外边看看吧,我这就说实话吗!” 有一次,孔庆德在工地视察时发现,工人们忙于打派仗,有不少人竟然旷工,于是,十分生气,立即召开大会,怒斥造反派:“你有尚方宝剑,是抓革命,我也有尚方宝剑,是促生产,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修焦枝铁路是毛主席、周总理交的任务,是为了要准备打仗。明天,谁不上工,谁就是反革命。”第二天开工,果然无一人敢缺勤。<br><br> 时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张树芝任指挥长,指挥部由原焦枝铁路会战河南省指挥部从洛阳整建制搬迁到平顶山市,更名为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焦枝铁路会战第三民兵师师部从宝丰搬迁至叶县,更名为平舞工程民兵师,以组织指挥舞阳特厚钢板厂建设施工。毛主席称赞他是“公道人”、总理提名进“中委” 如果只是口述和文字记载,我们似乎并不能直观地体会当时会战的情景。有幸的是,这一切都有影像存留。葛庆亚,时任周口专区文化馆美术师,他被抽调到焦枝铁路会战第四师周口指挥部负责宣传工作。从会战开始,到云阳段通车,他用120照相机全程拍摄记录了大量反映会战的照片,真实完整地记录了不寻常的会战8个月。葛庆亚的摄影作品当时用来做战地宣传展览,极大地鼓舞了民兵们的士气。后来,他用全手工照片加美术装饰,制作成影集《人民战争绘新图——焦枝铁路会战云阳段战地摄影》第一辑、第二辑,作为存档资料。在这两本厚重的影集册中,收入摄影作品292幅。 在葛庆亚的这些摄影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火红年代的许多精彩瞬间——各个民兵团来到工地,临靠山坡就地取材,用石头和草经过20多天搭建了5000间工棚;民兵们不仅参与建设,也在休息时间学习毛主席著作;每个连队都有宣传员和读报员,他们及时把工地上的“新闻”和家乡的喜讯向大家宣传传达;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工地上广播喇叭传递出的电波鼓舞了大家,纷纷举行了盛大庆祝活动; 1969年的冬季到1970年的初夏,会战中开凿涵洞、山坡打钻、开山放炮、砸铺道碴、给群众造田、架桥铺轨,建设站房、胜利通车等等修建场景,都被葛庆亚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葛庆亚还拍摄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木工做架子车、卫生员攀山越岭采草药、炊事员做饭、仓库保管员收拾物资、后方老百姓敲锣打鼓将手工纳的布鞋送往工地等后勤保障的许多生动场景。 1971年,《焦枝铁路会战摄影作品展览》在我市七一路新建成尚未启用的新华书店营业厅举办。展览照片只有少数一部分放大到4寸、12寸,因为相纸昂贵稀缺,大部分展出的是120底片、只有6厘米的相片。展览引起极大轰动,这是我市第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为我市珍存了第一套完整详尽的影像资料。 现在,葛庆亚已经年过古稀,退休前他一直从事摄影美术工作,他是我市第一位用照相机记录重大事件的文艺工作者,更是我市摄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半个世纪的摄影记录,无数的摄影作品,穿起一部周口的发展史。2013年4月,为表彰他为摄影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河南省文联特授予葛庆亚 “第三届河南省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透过老照片,“焦枝铁路会战”鲜活再现,作品中的周口儿女是极具时代特征的英雄群体,更是坚韧勤劳的周口精神写照。“焦枝铁路会战”也永远是鞭策后人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将珍存在历史和周口人民的记忆之中。 在襄樊汉江大桥建设工地<br>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1970年7月1日,焦枝铁路宣布正式通车,保证了贯通南北的战备需求。<br>20年后的一天,孔庆德至襄樊视察,车过襄樊汉水大桥时遇堵车,陪同的一位市领导抱怨当年这条公路桥没有设计好,修得太窄了。孔庆德听后闭目未答。第二天,该领导向孔庆德汇报修襄樊二桥事宜,孔庆德问他,襄樊二桥为什么不能像南京、武汉长江大桥的规模而建,对方答曰:“没有钱啊。”<br>“你也知道没有钱办不了事啊!”孔庆德告诉他,当年修建汉水大桥就是因为没有钱才建成这样的。<br>该领导听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1970年5月1日,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河南的总指挥张树芝下令,让一辆火车开过黄河大桥向北一直开到小丁斗隧道的南头,又下令从焦作方向开过来一辆火车到小丁斗隧道的北口,南北两辆火车汽笛同时长鸣,震得山摇地动,震耳欲聋,目的是让广大参战人员鼓舞士气。焦枝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该桥位于济源县连地与孟津县柿林之间,全长917.6米,主桥桥孔12个,是黄河中游地区50年代以后建成的第二座黄河铁路大桥。 汉江大桥建设过程 汉江大桥通车仪式 大桥建设者们仅用256天就顺利建成了按常规需要两三年才能建成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当时刷新了我国建桥速度纪录。 1970年7月1日,焦枝铁路竣工通车典礼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br>洛阳机务段火车司机杨道宏开着4005号剪彩车、也是焦枝线的<br>第一列火车驶入南阳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br>纪登奎宣读中共中央贺电并为通车剪彩。 毛主席亲自指定焦枝铁路走襄阳,并要求从襄阳建设到四川的铁路,就是以后建设的襄喻线。<br> 南阳----焦枝铁路----火车站----1970年焦枝铁路通车剪彩仪式在这里举行 焦枝铁路的起点----月山车站,在焦作博爱县太行山脚下。焦枝线从焦作枢纽月山编组站引出后,沿太行山南麓,向西南方向延伸,跨沁河、济源,越王屋,跨黄河后穿越邙山,再从洛阳东站南下跨过伊河、洛河、沙河,沿伏牛山东麓入南阳盆地,在邓县魏集站入湖北境内的荆襄地区,直达江汉平原西部的长江南岸城市枝城。全长753km 小尚站,位于中国河南省沁阳市,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五等站,建于1969年。 沁阳火车站建于1969年,位于河南沁阳市西万镇的一个铁路车站,隶属郑州铁路局龙门车务段管辖,为三等站。 捏掌火车站建于1969年,有焦枝铁路经过该站,距离月山火车站21公里,隶属郑州铁路局,是四等站, 沁河北火车站是位于河南济源市尚庄镇的一个铁路车站,车站建于1969年, 莲东站位于中国河南省济源市,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始建于1970年 济源火车站隶属郑州铁路局,始建于1970年,据今已有45年的历史。2012年,济源火车站进行了大的整修,翻修后的济源火车站面貌焕然一新。 轵城火车站,位于河南济源市轵城镇,建于1970年,为四等站。 武村站位于中国河南省济源市,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始建于1970年,由于各种原因,被撤销本站,原有的到发线拆除,站房拆除,仅保留正线与警务室。该站已被撤销。 站址在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马洞村。建于1970年。离月山站75公里,离柳州站1576公里。 王庄站,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建于1970年,1998年关闭。 白合站,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建于1970年。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 津火车站是位于河南孟津县平乐乡。建于1970年 杨文站 现在的洛阳北站 1985年隶属洛阳车务段管辖, 龙门站站址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邮政编码471023。建于1970年。站点距月山站136公里,柳州站1515公里,隶属郑州铁路局龙门车务段管辖,为四等站。处于龙门路近龙门居,在龙门居西面,前称散石湾站,后因邻近龙门居而改名.附设行人天桥横过龙门居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不办理罐装危险货物到达。1969年动工修建,1970年7月1日启用,1985年有职工18人,隶属宝丰车务段管辖,年发送货物3.65万吨,旅客2.5万人次。 新龙门隧道位于焦枝线龙门站至龙门南站间的龙门隧道,全长1760米,隧道通过的大部分区域为侵蚀性丘陵地区,隧道横穿煤层,开凿工程难度很大。民兵们以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攻下一道道难关。田月坛回忆说,当时独立连有个叫赵铁塔的排长,是铁疙瘩村的共产党员,他轻伤不下火线,打山洞时头被砸烂,只简单包扎了一下便仍带头苦干,还获得了当时的最高荣誉——“市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称号,被大家称为“铁排长”。“1970年焦枝铁路河南段通车,‘铁排长’作为先进代表坐上火车在自己修的铁路上跑了一圈,那个荣耀啊!群众们都在铁路边鼓掌欢呼,像迎接凯旋的英雄”。 龙门南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草店村。离月山站143千米,建于1970年的四等站 。 彭婆站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彭婆乡,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始建于1970年。 伊川站,建于1970年。是焦柳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水寨镇水寨村时属郑州铁路局洛阳铁路分局宝丰车务段管辖。2005年3月,全路裁撤分局站段合并后,划归郑州铁路局济源车务段管辖。2012年1月,济源车务段整建制迁至洛阳市,并更名为龙门车务段。伊川站遂属郑州铁路局龙门车务段管辖。<b><u><font color="#ed2308">1985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赴豫西视察工作,曾在该站下车。</font></u></b>2014年7月,伊川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br><br><br><br><br> 高河站位于河南省汝阳县内埠乡富河村。建于1988年。离月山站170公里,为五等站。该站是为了提高焦枝铁路通过能力所建。<br> 汝阳站建于1970年,站址在河南省汝阳县大安工业区汝安路1985年底有职工14人,归宝丰车务段领导。2005年铁路分局裁撤后,改隶郑州铁路局龙门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2014年7月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临汝镇地处汝州、汝阳、伊川三县(市)交界,素有汝州市"西大门"之称。2017年6月6日,汝州市临汝镇入选2017年全国重点镇入选名单。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临汝镇火车站是位于河南汝州市临汝镇、1969年11月动工修建,1970年7月1日建成,1985年底有职工29人,归属宝丰车务段管理,现在不办理客运业务,只有货运业务。第六次提速以后大部分普快已经取消了。 庙下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兴龙大道东段,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建于1970年。因唐代建中岳庙于高地,街居其下,故名庙下街。素有"河洛军事要塞"之称。 王堂火车站是位于河南汝州市骑岭乡的一个铁路车站,车站建于1970年 王堂车站2013-11-05人民铁道报道:强化作业控制 确保货装安全 汝州火车站,建于1970年,原名临汝站,站址在河南省汝州市煤山街道西环路380号。原名临汝站,1988年临汝县改汝州市,临汝站改名汝州站,按技术性质为中间站,按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2012—2016年按车站实际业务量为二等站。1970年至1985年,隶属郑州铁路局洛阳铁路分局宝丰车务段管辖。2004年,宝丰车务段撤销后将龙门南—商酒务间10个站(包含汝州站)划归郑州铁路局济源车务段管辖。 戎庄火车站建于1970年,位于河南汝州市王寨乡, 小屯街站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始建于1970年。 商酒务火车站是位于河南宝丰县商酒务镇的一个铁路车站,建于1970年 1970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49周年纪念日。焦枝铁路的开通,成为给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从全面开工至此,仅仅8个月时间,其中,北起陇海铁路、南至龙门伊河段的路基任务完成仅仅用了56天。在中央发出的贺电中称“焦枝铁路创造了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为多快好省地修建铁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br>通车当日,洛阳至襄樊205/206次客车、新乡至洛阳521/522次客车发出。“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向参加会战的全体工人、民兵、革命干部、革命技术人员致敬”等富有时代特征的宣传标语张贴于焦枝线沿途。 宝丰车务段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合影<div>焦枝铁路河南管内车站;月山站、小尚站、沁阳站、捏掌站、沁河北站、莲东站、济源站、轵城站、武村站、留庄站、王庄站、白合站、孟津站、杨文站、洛阳东站、关林站、龙门站、龙门南站、彭婆站、伊川站、白银坡站、高河站、汝阳站、临汝镇站、庙下站、王堂站、汝州站、戎庄站、小屯街站、商酒务站、宝丰站、辛集寨站、鲁山站、瀼河站、草店站、交界站、分水岭站、北召店站、南召站、九里山站、董庄站、皇路店站、闻庄站、蒲山店站、夏庄站、南阳站、韩堂站、穰东站、夏集站、邓州站、刁河店站、构林站、魏集站。因个人手里无其他车站相关资料。只有目前洛阳车务段只管龙门南站、伊川站、汝阳站、临汝镇站、庙下站、王堂站、汝州站、戎庄站、小屯街站、商酒务站十个车站,有关其他车站介绍,请关注我们。</div> 焦枝铁路从月山编组站引出,沿太行山南麓向西南方向一路延伸,至上世纪80年代改称为焦柳线后,不但成为豫煤、晋煤南运的重要通道,而且对京广线的运输起着分流作用。此外,焦枝铁路的中段有南阳油田,南段有汉江油田,这又决定了焦枝线在国家五油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br><br> 1985年,作为焦枝铁路运输繁忙的区段之一,洛阳至襄樊段在关林、龙门、龙门南等52个车站和85台机车(蒸汽和内燃)上安装了先进的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为满足运输需要,铁道部将焦枝复线列入“七五”期间强化改造的南北干线之一,1988年完成龙门——龙门南间1.37公里、彭婆——伊川间4.45公里、伊川——白银坡间6.15公里、白银坡——高河间3.5公里的施工任务;1990年焦枝铁路完成站场改造、组织安装开通电气集中车站10个,复线区间11个,计94.3公里……焦枝铁路的兴建,使洛阳成为国内重要的铁路枢纽。<br> 如今的焦枝铁路,每天依然车来车往,是豫、晋、陕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事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了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才有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年轻人,我们要传承好这种精神,为中国铁路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br> <br> 最后以老领导的两幅书法作为结束语;《回首改革拼搏路,开创世纪新辉煌》、《以史为鉴,再创辉煌》。<div>声明:本美篇,纯属个人爱好,不代表任何派别。本篇中的图片、文字大部分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是自己收藏翻拍。在这里非常感谢周口摄影前辈葛庆亚老师。2020年7月1日,是焦枝铁路通车50周年。用了99张新老照片来纪念。最后,以《祖国不会忘记》歌曲歌词,结束本次编写。</div><b><u><font color="#333333">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br>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br>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br>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br>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br>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br>不需要你认识我<br>不渴望你知道我<br>我把青春融进<br>融进祖国的江河<br>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br>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br>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br>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br>在共和国的星河里<br>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br>不需要你歌颂我<br>不渴望你报答我<br>我把光辉融进<br>融进祖国的星座<br>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br>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br>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font></u></b><br> <p>洛阳机务段4005机车全体成员合影,焦枝铁路黄河大桥开通,作为开路先锋 。</p> <p>作者本人,2020.6.30日作者本人在南阳铁路书院会长杨道宏合影</p> 当前,中国铁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铁路史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中国铁路实力的显现,离不开中国铁路人代代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一个人只要有志气,拿出破釜沉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前进的步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发扬铁路人精神,迎接美好未来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