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风光

曹永亮

<p>  下图,豌豆小麦农房炊烟,这些是典型的农村暮春景色。阳光下,她们交相辉映,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美是掩饰不住的。</p><p> 《惜春》</p><p> 春色呈天象,</p><p> 农野着红装。</p><p> 青春会有时,</p><p> 转瞬成过往。</p><p> 醉美过路客,</p><p> 垂涎枉徜徉。</p><p> 今日惜辞别,</p><p> 再见异篇章。</p> <p>  世间万事万物总是相伴而生,单纯不依不靠的独立生命个体是很难生存下来的。</p><p> 下图,小麦地里长野草,并且野草花还大胆泼辣地开到小麦的脖子上,这合适合理吗?</p><p> 很正常,土地最初本来就是草的家园,一万年前,大地绝对是“草盛豆苗稀”的世界。人见虎狼,即使人结成群都得让它们三分,茫茫原野哪有“小麦”的席地生长空间?</p><p>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除草剂的大量广泛使用,在对野草劈头盖脸的残酷打击下,哪还有“草”与“小麦”争生存的空间?草因此几乎绝种了。草偶尔能在某角落生存下来,已是药下留情万幸的事了。</p><p> 但是,没有草共生的小麦,打出来的粮食,积出来的面,不如原来香了,“化学味”浓了,“面筋”少了,噗噗囊多了,人吃后没劲了,面白了,人胖了,同时各种说不出原因的病也可能因“添加剂”色素的大量使用,给人“添加”上了。</p><p> 现在是没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事了,但生活中,一种“隐藏”的出现,常常是另一种不利“添加”的开始。</p><p> 感慨小麦中幸存下来的一片红草花,诗如下: </p><p>《我本一往情深来人间》</p><p> 本是骨肉娘家人,</p><p> 追逐名利忘了根。</p><p> 老娘并没黄花瘦,</p><p> 倒推八代我为神!</p> <p>  旅游是人们看够了本想本土的“土山土水”,“舍近求远”,换着看“新奇的”花钱受累的行为表现。追求换味口,认为“隔锅饭”香。其实,有时,身边景也不错,司空见惯了,就不珍惜了。</p><p> 你说黄山真美,而当地人则说“俺没感觉有什么好!”</p><p> 下图,我们村里的一处风景,手机拍下,质朴自然,一点妆都不化。如果我不说是我们村的,有人也可能认为这是哪一个著名风景区的。(其实,图中画面,就是一臭水沟旁栽一行柳树,连鸟闹都没有,更没有谈情说爱的人影)。</p> <p>  下图,杂花杂草杂树杂世界。不知它们给春天带来了什么?我没想出来,你们随便说吧!</p> <p>下图,土路在延伸,景深之处眼难望。</p> <p>  下图,油菜半挂果子半生花,永远都是进行时。</p><p> 《立体呈彩》</p><p> 坐胎早晚成长兄,</p><p> 次第开放挨肩情。</p><p> 长江后浪推前浪,</p><p> 今人不忘秦长城。</p> <p>  下图,一处革命圣地,历史烟雾洗礼,革命面貌尚新。猜猜看,何处如此美丽的风景?</p><p> 春去春还来,路边生风景。偶然回头看,春江花月夜。</p><p> 今天天色已晚,还在湖野的我也该回家“夜宿”了。春难留,情惜之。</p><p> 祝大家健康快乐,今夜一帘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