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生命的热情常在一一写在读书日

未雨

<p>  读书做什么?</p><p> 脑子里常常冒出这个问题。在盛行刷微信的今天,人们时时刻刻手里拽个手机成了忠实的低头族,在碎片化的阅读中我们有学不完的养生知识,喝不够的心灵鸡汤,捕风捉影的各类分享。然而我发现,其实微信几乎对我们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也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p><p> 《阅读是生命的化妆》的作者孙琳琳这样写道:不读书,你照样可以刷微博,微信公众号。你被早安贴晚安贴闪闪发光的句子惊艳到。你被公众号文章一套一套的说辞打动,你转发点赞收藏。然而你收藏的只是小编们从经典书籍的瀚海中臼出来的点滴。那些让你惊艳的句子和说辞在经典书籍里密集的排列着,还有成千上万躺在图书馆里,书店里。然而你不读书,你就不知道,你永远无法亲手打捞那些好东西。</p> <p>  作家李敬泽在一篇文章写道:人为什么要读小说,因为人会死的。只一眼,我心惊肉跳。是啊,凭什么我们总是坚信自己的那一套人生哲学永远是对的?一辈子拒绝学习和成长,以为自己像不死鸟会获得永生。人生如此短暂,世界如此丰厚,唯有书籍能带你进入广阔的生命体验。</p><p> 很多人跟我一样,小时候是伴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长大的。我们知道,格林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往往需要经历虐待和谋杀的抗击最后获得幸福,王子与公主在结尾幸福牵手。《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的继母用各种方式谋杀公主,最终善良的白雪公主还是躲过了劫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皇后被穿上烧红的铁鞋,跳舞至死。</p><p> 翻译家杨武能在为格林童话做的序诗《永远的温馨》中有一句话这样说:“噩梦终会在曙光中消逝,醒来,我们更爱身边的一切。”</p> <p>  我们在听童话故事的时候就懂得了,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是阳光明媚,还有黑暗,有斗争有阴谋,但好人终将赢得胜利。我们记住了,做个善良有信仰,坚强有斗争精神的人吧,我们在抗击困难的时候会获得相助,战胜邪恶,获得幸福。</p><p> 这,就是我们最早读的书跟成长的第一次连接。出生于奥地利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那些没有经历过童话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强暴时往往会毫无防备。 </p><p> 既往读过的书会成为遭遇挫折时最好的心理导师,在我们失意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一页一页温柔地掠过来,让我们找回坚强与快乐,找回相信的力量!</p> <p>  我的少女时代琼瑶小说风靡一时,我读了很多很多琼瑶的小说,整天幻想着那如火如荼、如泣如诉的爱情降临。有一天父亲丢了几本三毛的书籍给我。他说,琼瑶琼瑶,穷极无聊。我脑羞成怒地看着父亲,这个整天忙碌得下了班都要我们找回家的工程师,竟然偷偷读了他女儿读的书。我们辩论了半天都没有结果,父亲最后说,你看了三毛的书我们再讨论吧。</p><p> 就这样,我开始了对三毛的阅读,《撒哈拉的故事》 、《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我欣喜地发现,原来我骨子里更崇尚三毛那种坚强独立的自由精神,那种热爱世间美好万物的乐观生活态度。</p><p> 书籍常常为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门。</p> <p>  三毛说过,当读书成为你的习惯,等过了许多年你会蓦然发现,你的容颜变成了你喜欢的模样。我年轻的岁月里一直追随三毛,后来发现,她的坚强独立,她的潇洒乐观,她的自由无羁,已经潜移默化到我的骨髓里。</p><p> 三十年过去了,每到雨季我总会想起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某个清晨,窗前那棵站浸透一身雨水还忠诚挺立的大树,那些湘江河边我叫不上名的花儿,或是弥漫在凤凰山的薄雾,老城步行街灯火辉煌的夜晚,以及每一个专注劳动的人,都是我喜欢的风景。热爱生活吧,我惊奇地发现,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趣味里已经烙下了三毛浓浓的痕迹。</p><p> 也是这样的时候,我会格外想念我的父亲。从他带给我的三毛开始,我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一直在不断的修正中。1988年,父亲再也不能悄悄关注女儿的悲与喜,哀与愁。而我相信,在他离开我的最后一刻已经知道,他的女儿在没有他的日子里,会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学习坚强、独立、乐观,感恩、宽恕……</p> <p>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专门写过一本《读书人》来教人读书,他自认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花半生来阅读的人,而他人生阅读的起点,是九岁时母亲让她读的鲁迅作品。2006年,大江健三郎来华访问六天,做了三场演讲,全是关于鲁迅的。“12岁时第一次阅读的鲁迅小说中有关希望的话语,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一直存活于我的身体之中。”他这样说。而鲁迅一生,阅读过4233种书籍,通过读书,扎根本土的,鲁迅与希腊,英美德国,日本苏联,东欧的文明神交。杨绛把则读书比如串门。沈从文只读过小学,14岁就投身行伍,他的成就以勤劳读书有莫大的关系。人生的很多问题,其实症结都差不多。杨绛回应倾诉人生困惑的年轻人这样说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英国作家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p><p>&nbsp;&nbsp; 《乱世佳人》里的斯佳丽在战火中策马奔腾,《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与巨鲨殊死搏斗,《热爱生命》里的淘金者抗击饿狼,绝不倒下……当我在生活的浪涛里挣扎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勇气;</p><p>&nbsp;&nbsp;&nbsp; 张爱玲、萧红、杜拉斯……她们让我明白生活之酷烈,人性之幽深,我懂得勇敢接受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不完美;</p><p>&nbsp;&nbsp;&nbsp; 梁实秋的幽默睿智、马尔克斯对生命终极的追问、米兰·昆德拉诗意的深刻给予我前行的力量。</p><p>&nbsp;&nbsp;&nbsp;</p> <p>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p><p> 你看待世界的样子,就是世界对你的样子。</p><p>&nbsp;&nbsp;&nbsp; 2010年秋天,当我把女儿独自留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我不敢回头,出租车上哭得停不下来。我那娇美的女儿,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照顾的女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怎么开始独立生活?</p><p>&nbsp;&nbsp;&nbsp; 我在离她很遥远的南方束手无策。</p><p>&nbsp;&nbsp;&nbsp; 无奈之际,我想到了拯救我的书籍。</p><p>&nbsp;&nbsp;&nbsp; 从那时起,女儿每次假期回家,我都会在她的行李箱里悄悄塞一本书带到北方,我会在家里的沙发上、茶几上、餐桌上,甚至卫生 间,能放书的地方都放上书籍。终于有一天,卫生间传来了她的叫喊:妈妈呀,我读不下去啦,写些哪样哟!我一阵窃喜冲到她身边,原来她在读一本刊物上的小说。</p><p> </p><p>&nbsp;&nbsp;&nbsp;</p> <p>  而后我记得,当她看完余华的小说《活着》,我们便开始了关于优秀文学书籍的探讨。</p><p>&nbsp;&nbsp;&nbsp; 再后来,她开始阅读更多的书籍,文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等等,她的房间也摆满了尼采、马尔克斯、木心、福克纳……女儿打开了一个阅读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得到了最好的成长。</p><p>&nbsp;&nbsp;&nbsp; 我总在想,在父母与儿女渐行渐远的情缘中,当有一天我们再不能为女儿遮风挡雨,再不能紧紧抱住女儿,书籍——将是她最智慧最忠诚最温情的朋友,帮助她解决生活的难题,并在世俗生活里勇敢坚强地活着。</p><p>&nbsp; </p> <p>  读书做什么?为了与另一个散发着灵魂香气的人相遇,相知,相惜;为了如沐春风,为了朗朗阳光,为了与生活和解,为了心灵的平静,精神的富足。也为了,保持微笑。</p><p> 2008年“贵州作家走遵义看汇川”活动间,一位贵阳的朋友临别写下赠言:</p><p>梅子</p><p>&nbsp;</p><p>笑</p><p>微笑</p><p>用心笑</p><p>气质的笑</p><p>就这样笑吧</p><p>梅子永远年轻!</p><p>&nbsp; 我很喜欢,一直珍藏,这美好的祝福,只有读书人才懂得。</p><p> 读书日,我愿把这份祝福送给喜欢书籍的朋友,爱读书的你永远年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