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战“疫”,方寸屏幕传递无限情——乔美丽

<h1> <b></b></h1> 受制于疫情不得“面授”上课,网络却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也让同处困难期的师生有了更多敞开心灵深入交流的机会。 <h1><b>一 、“老师,原来我并不勤快呀</b>!”</h1> 时间回溯到2月10日,接到通知,延迟开学,学生貌似很是开心,于是接下来我便“拉拢”学生“收心”。说实话,原本想收拢学生安心学习,但每天看班级群,总有匿名的“家伙”在和我玩笑,要么比赛谁来的迟,要么比赛谁隐身多,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气得我”当场“质问”这些“家伙”:“是不是都会了!”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一个学生回复的:“老师,回家这几天我真正知道了,原来我并不勤快呀!”看来,不能再任由学生自由发展了。经过沟通交流,“有事”的学生也渐渐进入状态,这是一件让我欣慰的事。 <h1><b>二、 谁还没有两把“刷子”呢</b><br> 二月十七日,“十八线的网络小主播”正式诞生。<br> 同时,配套网络直播的一系列操作也进行中:<br><b> 1</b>、认真备课,打有准备之仗。没有纸质的书,我就利用电脑看电子教材、电子教参写好教案,重、难点的地方做好记录。线上视频课一旦更新,我就一遍遍观看,取授课教师之长,丰富我的备课。</h1> <div><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b> 2</b>、上课的形式主要是视频会议,这样可以时刻看着我可爱的弟子们,有些学生的表现真的是让我感动。</span><br></h1></div> <h1><b> 3</b>、 学校制定的详细的课表安排,数学课每天在9:50—10:40,课前十分钟我会变身为小闹铃,提醒孩子们该上课啦,提醒孩子们上课时准备好书本、纸笔,端正坐姿,学会倾听,做好记录。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按时上课,按时下课。</h1> <h1><b> 4 </b>、每天检查作业,上完课就把作业发到钉钉群里,分层布置,逐人批阅,并总结当日作业及存在的问题。作业反馈层面,利用钉钉群“作业”栏收集并查阅学生的作业,书写评语,肯定勉励。</h1> <h1> <b>5</b>、作业上传后我会认真检查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算式,每一个证明过程,力求做到夯实点拨,精准答疑。每天看到孩子们的听课笔记,认真书写的作业,主动做练习题,我无比欣慰,在心底里由衷地赞扬:孩子们,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努力,你们值得拥有老师最诚挚的鼓励。</h1><h1><br><div><br></div></h1><h1><b> </b></h1> 6、阶段性检测,考试是最好的检验方法,有些学生还是考的不错。 <h1><b> 7</b>. 虽然有时会因为学生的迟到早退 让我心里着急上火,但是有些的学生的刻苦努力精神让我感动,让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h1> <h1><b>三 、键盘声里无限情</b><br> 一晃眼,几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回首线上教学,有一开始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网课进行不畅,有中途学生状态不好的烦恼,有月末师生久居家中上网课的倦怠。但这些都不足为惧。最令我难忘的是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上午录制视频,下午批改作业,晚上制定课件。夜色深沉,陪伴我的就是教材和电脑,在噼里啪啦的敲击声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略显孤单却又万分充实的宅居时光。偶尔活动活动麻木的手指和僵硬的脖颈,很快又埋首键盘…</h1>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div><br></div><div><br></div><div><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