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区级优秀教师张芳《一棵小桃树》公开课有感

清如雪

笋岗中学语文科组 <p>  周四下午是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这天教研组安排了两场优秀教师的云课堂示范课,张芳老师的《一棵小桃树》、常慧颖老师的《写作技法“五感”描写之实操》,两位老师,带来满满的干货。这里,先重点谈谈张芳老师的《一棵小桃树》示范课吧!</p> <p>  《一棵小桃树》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说实在,我没想过还可以这么来教,平常的话,一般是解决重点字词,划分段落层次,文章内容和主旨概括。看了张芳老师的课程,收获颇多。</p> <p>  上课伊始,张老师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目标: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②品语言、悟情感;③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四十分钟的线上课堂,教学目标贯穿始终。</p> <p> “基础知识检测”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以选择题形式呈现,5秒内作答,提高学生参与度,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这是我要学习的第一个点。</p> <p> “活动一、说一说”张老师向学生呈现了两个问题:①这篇散文写了什么?②结合小桃树的成长历程和作者的经历,说一说“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的理解。同学们结合文段说出自己的理解,张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以“小桃树”及“我”的成长历程,一明一暗两条线式总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p><p> </p> <p> “活动二、品一品”“活动三、悟一悟”,通过具体的文段一步步让我们走进“小桃树”和“我”的世界,进一步剖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的情感。</p> <p>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小桃树”,同样浸透着作者的情感,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p> <p>  张老师更大的亮点还在于:她不仅向学生显示展示了“什么是托物言志”,还通过“四步骤”(引出物——描写物——物与志的相似之处——揭示所言之志)让学生自己进行片段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展示学生的作品——他人品评——学生自己再次修改——再次展示”一系列流程下来,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托物言志”写作手法,契合本节课的第三个学习目标。</p> <p>  张老师的《一棵小桃树》公开课,在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衔接、师生的互动、知识点的梳理运用等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未来的我,将继续潜心教学,向优秀教师们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right;"> 作者:白金英</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江 甦</p><p><br></p>

桃树

学生

言志

张老师

张芳

托物

写作

一棵

优秀教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