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年疫情来得十分突然,让我们所有人猝不及防。</p><p> 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但我们“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平台,还学生们一个健康而充实的线上课堂。我们从一线教师变身为“主播”,这让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有不少新的收获!</p><p> 2020年4月22日,在曹艳华老师的组织及李亚军老师的主持下,我们开展了八年级地理线上教学经验交流会,各位老师们根据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发表了自己的感悟:</p> <p> 来自高碑店二中的薛老师和齐老师,在网课初期,一直承担课程的录播工作,责任重大,在没有课本,没有任何资料的前提下,为整个高碑店的学生提供了特别完美的录播课。在此衷心的地感谢她们!</p><p> 对于她们来说,每节课都是公开课,除了学生,家长,同行也都在听课。她们每节课都在以参赛的标准去准备,对自己高标准,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备课!</p> <p> 当然,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特别努力,特别负责任的!</p><p>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大家都下了很大的功夫!</p> <p> 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孩子!孩子终归是孩子!</p><p> 一开始上网课,他们还会觉得特别新鲜,但时间久了,家长复工,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差,线上教学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p><p> 1.互动特别少;</p><p> 2.听课效率很难把握!钉钉只能统计每节课的听课人数和听课时长,但并不知道学生是不是真的在听课;</p><p> 3.期中考试之后,交作业的数量越来越少,质量也很不理想。</p><p>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p><p> 课前准备就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到课堂当中!</p><p> 刘彦先老师提前一天将预习提纲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熟悉知识,将自己认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笔记。课上讲解时,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他有求知的欲望,比我们把知识硬塞给他,效果要好很多!</p><p> 马静老师的花式点名法,较为个性。而且她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在讲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时,播放湿地的视频,并且在课堂中插入航拍中国或者各种纪录片,都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p><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今天的教研,我们学习了很多。</p><p> 最后,曹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p><p> 1.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直播当中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频资料,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等等;</p><p> 2.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让他知道老师很重视他们。对于个别情况,可以联系班主任沟通家长,做到家校合力。</p><p> 3.要把每一节内容的重难点梳理出来,如学习区域地理,要把握三点:“在哪儿”,“有什么”,“为什么”,要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p><p> 4.找一些简单的背诵技巧,帮助学生快速背诵重难点知识;</p><p> 5.作业布置要精而少。对于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以直播或者视频的形式讲解。</p><p> 相信今天的交流会对大家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p><p> 疫情无情,育人有情。只要不断的去探索教学方法,新的挑战会变为教学道路上新的机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