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生如茶,茶如人生。</p><p><br></p><p>对于茶,我总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实不敢轻易妄谈。如今,既有这样的机缘,也便勉强在此分享自己习茶教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目的在于同大家共享一杯茶的美好。若有所言不当之处,敬望方家指正。</p><p><br></p> <p>一、茶若能言,饮者自惭</p><p><br></p><p>喝茶这件事,本是平常,但现如今却正因为它的风雅,物极必反。茶若能言,饮者自惭。</p><p>幽静的茶室、精致的茶席、空灵的音乐、优雅的茶艺师、行云流水的手势…这些有没有必要?当然有必要!无论生活也好,教学也好,仪式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仪式感的本质是我们热爱生活的那颗心,而不仅是为形式而形式。我在上课时也经常会跟学生们强调这一点,无论是不是在茶席上,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着这一颗茶心,一颗阳光积极迎接生活的心!</p> <p>故而,个人的理解是,当天地、自然、外物、人与茶完美相融时,那便是最好的状态。犹记得那深深触动我的时刻,便是在那间坐满了学生的,不很宽敞的茶室里,夏日午后,暖阳斜斜地洒落茶席,洒落在每一张年轻的面庞上,窗外的树在风中沙沙作响,屋内的空气静得连呼吸声都能听得见……</p><p>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有一种触及灵魂深处的美,那是一缕心香,是人生的静美。</p><p><br></p> <p>二、以茶为友,用心聆听</p><p><br></p><p>如何泡好一杯茶?相信这是每一位从事茶行业的朋友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会就问到的这款茶进行详细地讲解示范,还会很贴心地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流程和数据,接着又将会很专业地讲解这款茶的优劣等级,同类茶的市场行情……需要这么专业吗?当然需要!特别是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是从事本行业的基本要求。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生活不是课堂,朋友不同于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是以自己觉得对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来喝茶的人,而应该秉持一颗真诚友善的心来用心感受对方的需求,从而给每一位与茶结缘的友人留以美好的人生记忆。</p> <p>故而,个人的理解是,茶的功夫在茶外,一位好的茶人应该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茶人内在的学问学识、德行修养和生命境界。每次课前,我都会用5分钟时间和大家一起静坐,上课时也会引导大家静下心来,用心聆听茶自己流淌出来的心声。何谓也?除了基础的知识讲解之外,我会告诉大家静下来用心地观察眼前的每一片茶叶,他们都是有生命的。褐黑黄绿白青、叶芽老嫩、舒卷褶展,皆是岁月留给茶的印记,每一片茶叶来到我们面前都非常不容易,当用心珍惜。所以,喝过的每一泡茶都舍不得扔掉,我会将他们细细晾干,慢慢蓄积,如今已絮了四个茶叶枕头(自己枕一个,其他三个送同事了)。</p> <p>以一颗惜茶爱茶之心来泡茶,相信大家一定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以待友之心待茶,青嫩的茶叶我们会不舍得用滚水高冲以惊扰新妆美人,老陈的茶叶我们会不自觉进行闷泡以唤醒尘封的芳华……</p><p>是的,以茶为友,用心聆听,茶会告诉我们答案。</p><p><br></p> <p>三、以茶为师,慈悲喜舍</p><p><br></p><p>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p><p>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p><p>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p><p>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p><p>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p><p>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p><p> ——明海法师《茶之六度》</p><p><br></p><p>是非放下堪学道,云水归来好问禅。以茶为师,“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p> <p>人活于天地之间,不仅是茶,自然万物皆有灵,咸当为师。王子猷看竹,教会我们做人要自在洒脱;陶靖节赏菊,教会我们生活要淡泊傲岸;林和靖以梅为妻鹤为子,教会我们生活当有另一种恬淡闲适;周茂叔爱莲,教会我们做人要洁身自好;郑思肖画兰,教会我们要忠贞爱国……</p> <p>故而,个人的理解是,以人为本,以茶为载体,用一杯茶汤的温度来提升彼此的心灵和思想境界。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看,阳光正好,微风和煦,草木在空气中颤动,林间有鸟儿在歌唱,那只猫儿又在打盹,池塘深处有莲籽在萌动,此刻,一盏茶在你我之间冉冉飘香……</p><p>茶里乾坤大,壶中岁月长。在这悠悠时光的长河里,愿与诸君共享这一杯茶的美好!</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