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写读书 《淡淡的墨香》

枫丹白露

<h1><b>  喜欢读书,除了书给我精神的慰藉,更多的是喜欢新书那散发出的淡淡油墨香味。它犹如五月的枙子花香,清幽而沁人心脾,它更如寒冬傲雪的腊梅花香,一缕暗香幽幽飘进人的肺腑,不由人将头埋入书页中深吸一口,顿时精神大爽,急急地品尝文字的美味,从文字中品读它更深的意蕴。</b></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b></h1><h1><b> 对于七十年代生长在农村的我们,小时有干不完的活,早上放牛,晚上放学后割牛草、打猪草.读书学习,只有晚上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现在叫课外作业),久了,既怕用煤油太多,也没有什么书可看。但是在空余的时候,有数不完的游戏充实我们无邪 的童年(跳房子、踢毽子,就是打猪草的铲子也能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虽然没有现在孩子的五花八门的玩具,却也能在自制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常常玩得忘了姓,玩得忘了回家的时间,在妈妈们的一遍悠长悠长的呼唤声怏怏而回,有时慌忙在空的菜篮子里支起几枝树丫来充数,熬过当晚母亲的审视便万事大吉,管不了猪圈里嗷嗷叫的猪,更无瑕顾及默望着你哀求的老黄牛。玩,孩子的天性,我们就是在那劳动疯玩中渐渐长大的。</b></h1><h1><b> 接触课外书,是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为了奖赏听话、做事利索的我,给我带回了一本小人书(我们那时称为“画册”)。拿到书,我简直是欣喜苦狂,打猪草也带着,并且在小伙伴面前很是威风了一段时间.为了看到我的画册,她们不惜帮我打猪草,而我稳坐钓鱼台,坐享其成.记得那是一本《虾球传》,这本书开启了我读书的渴望。从那以后,每每帮妈妈到商店里买东西,都要在书柜前徘徊、犹疑半天,无奈囊中羞涩,只能望书兴叹.那时仅有的几个钱(爸爸的工资)要买油、盐、针线,和交我们三姊妹的读书费,并且因为我们是半边户(只有妈妈在家挣工分),年年超支,年终还要给生产队缴钱,不然就不给我家分粮食(口粮),哪儿有闲钱让我们买小人书啊,能吃饭已经不易了。记得有一年暑假,为了帮妈妈挣工分(那时一个工分值8分钱,凭工分分口粮),我和姐姐拾鸡肥,在一丛竹林里捡到2个鸡蛋,就悄悄的拿到商店买了一本图书,怕妈妈质疑钱的来历,只得先把书放在屋后的芭茅草中,然后在上学时,放在书包里,可是拿到学校后,禁不住同学的软磨硬缠给他们看,他们禁不住书的诱惑,在上课时聚精会神,被老师逮了个正着,并供出是我的书,被老师狠批了一顿,什么不务正业,什么开图书室的……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颗求知的心却越来越烈。</b></h1> <h1><b>  记得上初中后,邻班有一同学是镇上的,父亲是当时教育组的组长,给她订了《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那时,这两本书是是我们少年时代最好的仅有的精神食粮。一到下课,我便到她教室门外候书,总是约定:谁谁看完该轮到我了吧?眼巴巴地看着先拿到书的同学,如果下节课轮到我看书了,这节课是怎么也听不进去的,想像着,书中该有什么内容,盘算着还有多少时间下课,一捱到下课,便飞也似的跑去,不管上课下课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那种情形,是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想像的。因此,在上学期间,我学会了在上课时躲避老师发现而上课看课外书的种种技巧,并屡试不爽。现在为人师了,因为那时的锻炼,常对学生说:你们别想逃过我的眼睛,你们的所有伎俩我都试过。那时的我,无瑕、无力享受书本里那淡淡的墨香,只是囫囵吞枣的翻阅,甚至来不及咀嚼,书就到了另一个同学的手中了。</b></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 二</b></h1><h1><b> 走近大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总是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不知看哪本好。为了弥补读书少、视野窄的缺陷,常常是在同学们游玩、谈朋友时去图书馆一坐就是半天,有时星期六不开馆,寝室里室友们打双升(用两副扑克牌打升级,是那时流行的玩法)的叫喊声和来来往往的访客,我就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耳朵塞上棉花,独自品读。记得大二时,寝室灯熄了,我便点上蜡烛看书。由于太入神,蜡烛倾斜了不知道,把我的蚊账烧了大半边,幸好没有酿成大祸。不过,再也不敢点蜡烛看书了,遇到实在难以放下的书,就打手电筒看.可有限的几年时间,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我仅撷 取几颗水珠.现在有时看到博友博览群书、文字灵动的博文,自叹弗如.</b></h1><h1><b> 现在工作、家庭、小孩的负累,又很少有坐下来静静看书的机会。只得利用备课之余、休息之瑕囫囵吞枣地浏览所需的文章、知识。常常对我学生们说:你们真幸运!现在的教科书上的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精美文字,有些是我们当初上大学后才能接触到的文章,并且《读本》、《练习》上的相关链接、拓展,给你们展示了无限的空间,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归类,只要肯学、肯记,真是应有尽有,你们真幸运啊!就是我刚出来工作的几年,每每给学生们拓宽知识面都是我利用早自习、课余时间抄在黑板上,或者油印点资料交给学生,真是天壤之别.现在他们拿上就可看、读、记,省时省力多了。</b></h1> <h1><b>  但是,看书,订书,买书仍是我的最大爱好之一,就像我喜欢衣服一样,无论到了何地,光顾的便是两个专柜:衣服与书籍,并且手中所带钱不用完也是不罢休的,这两样是我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有时宁愿不吃饭或少吃饭,也要省下买漂亮衣服和书的钱。记得去年参加湖北省高考阅卷,来时的一个行李包,回家时变成了四个,所得的两千多元的辛劳费,被我挥霍一空,累得几个同伴也直叹服我是一个真正的“购物狂”。</b></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 三</b></h1><h1><b> 最喜欢在雨夜读书。夜雨孤灯信手翻来,或临窗而立,手握书卷,对着雨夜遐想;或轻靠棉枕,随心翻阅,任心灵陶醉,或许心就在你对自己的王国含情的自享中,蓦然间便有一种新的感悟在发芽长叶,随后又在雨水的滋润下吐露芬芳。</b></h1><h1><b> 我愿在每一个风疏雨细的夜里,都来点亮一盏灯,伴着墨香。只为那瞬间的来临,让烦忧变作忧思,也让喜悦淌流出遐想,再让寂寞化作思绪,而缕缕的感悟也就增添了几份生命的重量。</b></h1><h1><b> 喜欢在有月的夜晚,忙完一天的家务,安排好孩子睡下,便在一盏黄晕的灯下,指尖轻轻翻动书页,浸润在茨威格、劳伦斯、张爱玲、余秋雨的世界中,你与他们对视、交流,你被他们笔中的故事击痛,似真似幻,如沦如漾,微笑、感喟、轻叹、流泪,这是一支生命的独舞。我沐浴在人类智慧的光芒下,享受在人类文明的大海里。让遥遥远去的经典在我的眼里复活,生活在我的人物和故事中,我享受他们,品味他们。经典把我从人群中疏离出去,进入另外世界,我的心灵就在经典世界里了。</b></h1><h1><b> 闲时,从书架上抽下几本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智慧的文字,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的全过程的记录。一则隽永的小品文会让你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几行哲理的文字能让你心如一片干净的月光、清亮、剔透;短短的几句美文可以带给你雨夜里的一片纯净,让人感到空气的清甜,闻到青草花香、流水炊烟的味道。</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