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河西走廊因地处黄河以西,狭长且直,形似走廊而得名,是一段沿祁连山山脚分布,长约1000多公里,宽十到百公里不等的堆积平原。</p><p>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p><p>在今天,沿着祁连山脉,依次分布着六座城市。其中有四座是由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所亲自设立命名。</p><p>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p><p>2015年9月,我们开启了丝路、河西走廊一张掖、嘉峪关、敦煌之旅。</p> <p>途经兰州,在母亲河黄河岸边驻足游览。</p> <p>位于白塔山下一百多年前建造的黄河铁桥,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p> <p>滔滔黄河水,在兰州穿城而过。</p> <p>虽然今天兰州牛肉拉面已经走向了全国 ,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吃到,但我还是感到在兰州本地吃的牛肉拉面才是最正宗的,最好吃的。</p><p>以至于后来的几次进疆进藏,路过兰州必吃兰州牛肉拉面。</p> <p>张掖。古云:“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这也是张掖名称的由来,意思是张开国家的臂膀,扩大疆土,顺利通达西域。</p><p>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p> <p>西夏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p><p>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卧佛身长35米)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p> <p>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塔高33.37米。</p> <p>张掖木塔,为九级砖木结构,塔高33米,象征着九重之意。</p> <p>张掖的饮食以面食为主,最有特色的便是搓鱼、炒炮、牛肉小饭了,很有西北特色。</p> <p>张掖鼓楼</p> <p>国家地质公园、张掖旅游地标、上帝遗落人间的调色盘一一七彩丹霞。</p> <p>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距张掖市4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p> <p>张艺谋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在此拍摄。</p> <p>七彩丹霞地貌最震撼人的便是颜色,一层黄色、一层红色再配上一层淡淡的土灰色,层次分明、线条曲折。红的如火,黄得似金,灰的如钢,颜色相配得异常醒目,看后不由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七彩丹霞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日落更佳,如果前一天下过雨,色彩会更艳丽。</p> <p>张掖国家湿地公园</p><p>公园里芦苇草漫天遍地,空气很清新,游客不多。</p> <p>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p><p>祁连山截留了水汽,水滋润了张掖的万物,为这里注入了生机。</p><p>来到张掖,你会发现粗犷的大西北也有柔美的一面。</p> <p>马蹄寺石窟群位于张掖市区65公里处,始建于北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p><p>马蹄寺因传说中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p> <p>马蹄寺三十三天佛窟和千佛洞区域是最重要的看点。</p> <p>元代壁画</p> <p>三十三天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标志性建筑,堪称石窟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内有佛殿,外有回廊,造型奇特。离地面有43米,上下仅靠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连,非常险要。</p> <p>格萨尔王殿</p> <p>嘉峪关黑山石雕群</p> <p>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 <p>嘉峪关关城</p> <p>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的军事防御体系。</p> <p>登关城远望, 塞外风光尽收眼底。</p> <p>关城外的明长城</p><p>在张掖去往嘉峪关的途中,车窗外经常会看到横亘于戈壁之上随处可见的汉、明长城和墩台。</p> <p>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p> <p>魏晋古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其中出土的砖画。</p> <p>精美的砖画,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社会的缩影。</p> <p>悬臂长城</p><p>悬臂长城距离嘉峪关市区约11公里,距离嘉峪关关城约7公里,因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就地索取的砾石、黄土夯筑而成,只存750米,经1987年修缮,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台,共有三座墩台。</p> <p>一百多年前的嘉峪关关城。</p> <p>长城第一墩。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p><p>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建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千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p> <p>讨赖河谷</p><p>河谷一面的高台上是一个仿建的汉代兵营,有醉卧沙潮的雕塑群。河谷里终年流淌着祈连山的雪融水,非常清澈。讨赖峡谷正是那水流历经千年冲刷而成的自然景观。</p> <p>讨赖河峡谷,河谷大约有20丈深,河谷对面的左面高台上有一个讨赖客栈。</p> <p>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祁连山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沙漠也许会淹没河西走廊。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孕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一片片绿洲,才诞生了丝绸之路。</p><p>讨赖河就是祁连山的贡献。</p> <p>悠远的河西走廊(二)(敦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