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77年,定圭以体育生的名义被汉薛中学招录。别的体育生都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被分在普通班24班,而他却因成绩优秀被分在重点班22班。后来,我们又一同进入30班(理科复习班)。此时,恢复高考已有3年,考大学已成为有志青年的不二选择。由于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逼迫,我们只有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高考前的拼搏之中。那时候,学习条件艰苦,完全不可与今天同日而语。照明不正常,晚自习时经常停电,我们只好点着煤油灯学习。吃饭没营养,“H2O(水),煮南瓜,再加一把氯化钠(盐)”,幽默而形象地道出了当时的伙食。睡觉瞎凑合,大土坑,人挨人,身下铺着草帘,冬天不生炉火。但我们年轻气盛,劲头正足,全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拼命苦读,考上大学。此时,定圭的好学和聪明一下子迸发出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常常排在全班前列,连我这个从小就比较优秀的好学生也自叹不如。特别是他的数学成绩更是优秀,常常得到贾武通老师的评说和表扬。耕耘必有收获,拼搏带来成功。1980年,我和定圭一同考入山西农业大学,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高中老师也是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引路人。时至今日,好些老师都已淡忘了,但高中阶段的几位名师却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p><p>大学时代,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定圭的多才多艺就像满校园的丁香花一样,尽情地绽放开来。他会拉大小提琴,入选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成了队里的台柱子。傍晚,幽静处,静听他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梁祝》,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同窗共读”片段,是一段小快板的节奏,犹如小溪流淌,欢快活泼。“草桥结拜”片段,中速舒缓,深情动人,让人沉浸在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之中。他身材魁梧,矫健灵活,又有以前的球艺基础,自然成为校篮球队的主力,曾代表学校参加全省高校联赛,荣获冠军。尤其令人称奇和敬佩的是,从未摸过足球的他,凭着对足球的喜爱,凭着自己的努力,竟然进了校足球队且成为主力。一般来讲,一个人有一项主业,另有一项副业爱好,也就足够了。而他除主业外,竟有音乐、体育等多项爱好,且皆有成就,实属少见。大学校园,学习好不易出名,而多才多艺最易出名,定圭就凭借自己的多才多艺,成为农大校园许多人心目中的名人,也得到了好些女生的暗恋和倾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