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记东乡县幸福学校副校长刘云滨、甘肃省特级教师

感觉

<p>  今天,我校刘云滨副校长被评为“十大功勋教师”,即将参加授勋典礼。我们在这里庆祝欢送刘云滨副校长参会,为刘刘云滨副校长挂红庆贺。</p> <p>  刘云滨副校长,现年58岁,中学高级教师,东乡县锁南镇人。1982年7月他从临夏师范毕业后,返回到东乡——这块山大沟深、苦瘠甲天下的故土,开始了他如愿以偿的教师生涯。</p><p>  刚毕业时,他被分配到汪集学校,在汪集学校他采用方言加普通话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克服低年级学生语言关(东乡语)障碍做了尝试性教学,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对东乡族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关有明显的教学效果。92年我在汪集学校任职时,他是教师、学生、家长赞不绝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刘老师。</p><p> 1987年,他调到锁南民族小学,担任教导主任和副校长。只要提起刘校长没有哪个家长和学生不知道的。</p><p> 1996年起,他负责全锁南镇“普初”以及“两基”建档工作,在“两基”建档工作中,数据繁多、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从未出现偏差而返工。在“省检”及“国检”前督查中得到好评,从未出现数据逻辑等错误,堪称数据“活化石”。</p><p><br></p> <p>  2016年8月,他被安排到幸福学校担任副校长。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带领全校老师致力于新学校的发展。</p><p> 邻居一直夸他为孝子,他对父母的孝心被传为美谈。与邻里团结友爱,关系非常融洽。同时,刘副校长热心公益,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爱心捐助等献爱心活动。</p><p> 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垫付作业本费,药费、购买书包、文具、工具书校服等,学生发生事故送医院治疗。尤其是对六年级1班黄晓英同学进行多次救助。</p> <p>  三十八年的爱心,他用优秀的师德铸就了孩子们心中的歌,三十八年的率先垂范,收获的是桃李芬芳。1997年8月被东乡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1年9月、2007年9月先后两次被东乡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教师”,被县教育局七次先后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农民扫盲工作先进个人”等;2000年被州教委、省教育厅确定为“骨干教师”;2008年被县政府聘请为“兼职督学”;2009年9月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9年经考核破格获得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2012年被评为“甘肃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先后6次被聘为临夏州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委员会评委。2000年以来在省、州级刊物发表论文8篇。2019年10月被授予东乡县首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p> <p> 刘云滨个人简历</p><p>刘云滨,男,汉族,生于1962年5月,籍贯甘肃省东乡县锁南镇。小学就读于东乡县锁南小学,初中、高中就读于东乡县一中,1982年7月毕业于临夏师范学校,2009年评聘为高级教师。</p><p>1982年7月至1987年7月在汪集学校任教,1985年起任教导主任;</p><p>1987年8月至2016年7月在锁南民族小学任教(1990年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至调离,期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指导教师”);</p><p>2016年8月至今在幸福学校任教(副校长)。</p><p>1997年8月被甘肃省东乡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师”;</p><p>2001年9月、2007年9月被甘肃省东乡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教师”;</p><p>2000年7月被甘肃省临夏州教育局确定为“州级骨干教师”;2000年5月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骨干教师”;</p><p>2009年9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p><p>2001年12月被甘肃省政府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p><p>2012年9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个人”。</p><p>2019年被东乡县文明委评为“文明家庭”。</p> <p>  刘云滨副校长三十八年的教师生涯,他始终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一如既往地痴情于民族教育的三尺讲台。他说“如果让我再有第二次、第三次选择,我还要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他用自己的初心,用不曾动摇过的那颗拳拳之心,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深刻内涵。正如马县长评价:“一生育人,伟大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