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力培养自主学习 勠力发展核心素养

北师长附四年数学组

<h5 style="text-align: right;">记北师长附小学数学组常规教研活动展示(一)</h5>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font color="#333333">春来百花开,“云”上研讨热。从寒冬至暖春,从陌生到熟悉,在这个别样的春天,“云”课堂已经成为新的教学形式,我们的“云”教研也正在有序地进行。为了呈现更好的“云”课堂,助力北师学子快乐学习,我们一直努力与探索着。在教学处的引领下,由教研组长牵头统筹,各年组教师积极响应配合,数学组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本次活动六年组的数学老师们围绕“凝力培养自主学习,勠力发展核心素养”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课例展示与论坛交流。</font></p> 课堂教学展示 首先呈现的是由王学娟老师执教的,北师版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的课堂教学展示。 线上教研与以往形式不同,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受到很多限制,但时间与空间并没有阻碍我们的研究热情,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教学内容的深入探讨、自主学习单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细致打磨,都凝结了每个组员的智慧与汗水。经过集备、试讲、反思、研讨、调整,王老师为大家呈现出了一节高质量的网课。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线下集备、研讨</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线上教师试讲</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微信调整交流</font></h5> 主题论坛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333333">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研则浅。随后,六年组全体数学教师分五个方面结合本节课进行了主题论坛。</font> 本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校本课程“数学拓展课”的深入研究。目前六年级还没有开发数学拓展课,但是北师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与我们的拓展课理念非常吻合,因此我们本次的教研活动选择了这节课来进行展示。 运筹远瞩——拓展课程与研究进展 首先张红主任介绍了拓展课程开发理念与研究进展。北师长附小学部一直致力于数学课程的研究,在北师大教授顾明远先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理念的引领下,数学拓展课定位于基于动手操作的活动课,在专家引领和团队的不断探索中,数学拓展课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学科知识拓展为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数学思维;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在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获得成就感、建立数学学习信心。目前,小学数学拓展课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形成了课程体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阶段性成果</font></h5> 斟酌对比——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孙玉卿老师从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汇报。《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出自数学好玩,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教材中呈现的问题逐步深入,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探究完成,除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拓展知识可以进一步研究。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们最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交流拓展”。把大量的动手操作放在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 精磨细思——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 金岚主任详细介绍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本节课的课前自主学习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观看教师微课,二是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单,三是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微课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自主学习单设计巧妙,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同时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小组交流精彩纷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本节课的课前学习是基于动手操作的探究学习、基于个性发展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引导的深度学习。从课前学习中,我们看到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思考、乐于交流,真正实现了生本课堂的落地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为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深度交流和拓展延伸提供了可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课前教师视频展示</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自主学习单</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学生完成的自主学习单</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学生课前小组讨论</font></h5> 精彩重现——课堂回顾与设计意图 谢天天老师带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回顾,并详细解读了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本节课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共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即认识莫比乌斯带、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二等分、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三等分、莫比乌斯带的深度探究(n等分的规律和生活中的应用)。每个环节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学习成果的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及时点播、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度拓展。在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看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得研究层层深入,学生不仅发现了莫比乌斯带沿n等分线剪开的一般规律,并且知道了沿等分线剪开后,得到的基础环的由来。并且从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点开下面的小视频看一看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课堂学生汇报展示</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课堂教师视频展示</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课堂教师视频展示</font></h5> 研后细思——教学反思与研究感悟 最后,王学娟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上完本节课后的反思和感受。这是一节值得专精覃思的课,既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整节课下来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莫比乌斯带的神奇和数学的魅力,课后学生也分享了很多收获和感悟。同时作为教师,王老师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课堂处理能力还需继续提高。从换位思考和知识求真两个方面她认为,设计教学时应该转变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备课时应该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公开课亦或是常规课,从前期的准备到后期的上课,只有经过不断的精雕细琢,最后才能张弛有度、有的放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课后学生感悟</span></h5><p><br></p> 汇报结束后,组内教师纷纷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衣馨老师提出本节课课前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指出教师视频中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李文竹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师始终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倾听者、合作者的地位,只在问题的关键处予以点拨,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但是本节课由于线上授课的形式限制,导致生生互动不够深刻,缺少孩子之间的思辨。孙晓婷老师认为王老师敢于挑战,乐于创新,为线上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拱丽娜老师评价:本节汇报课以问题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抓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夏雪老师认为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评课后,金岚主任由衷地赞扬了老师们的教研精神,我们以自己固有的教研情怀和独特的教研方式,奏响了教研的美丽乐章。姜羽秋主任评价: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呈现出如此高质量的一节课,是做足了准备和努力的结果。最后,数学组组长岳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得益于每位老师的精研细琢,这与数学组平时严谨踏实的教风相符。每一次教研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北师长附数学人一直在路上。 <h3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39b54a">教育隔屏不隔爱,空中教研也精彩。与以往相比,教研形式、上课形式发生了改变,不变的是我们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教师们用满腔热忱去书写育人信念,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保驾护航!“云”端教研,我们数学人受益匪浅;教学育人,我们北师人励精竭诚!<b style=""></b></font></h3>

学生

教研

学习

乌斯带

自主

课堂

教师

莫比

数学

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