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31日23时40分,母亲安静地闭上了双眼,走完了她87年平凡而伟大的人生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出生在湖南花垣县一个开明的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她和二姐送到学堂读书,直至1949年9月省立高师毕业。受革命进步思想的影响,她于毕业当月就直接从学校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怀化军政学员队学习三个月,1950年l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l39师416团,担任文艺宣传员,为战士们行军打仗鼓劲加油,为战士们学习休整唱歌跳舞。1951年3月母亲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了炮一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担任团卫生所护士。她“工作积极,不怕苦不叫累,不管天气多寒冷,河水结冰,她积极带领大家清洗敷料服、自己又生大脓包,一个人洗了3个人的任务,洗了五分之二的绷带5000方尺,纱布4700方尺”,受到部队嘉奖。她不怕牺牲,主动要求奔赴枪林弹雨的前沿阵地抢救伤员,用她弱小的身躯把一个个伤员背下阵地,在战火中荣立战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三等功,颁发三等功证书,用生命的火花:书写了她人生最辉煌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胜利归国后,她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体谅国家困难,牺牲自我前程,就地复员转为随军家属。从此,她把憧憬的美好理想永远埋在了心底,相夫教子,勤俭持家,黙黙地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给了我们这个家。每当想起母亲无言的遗憾,我们无不肝肠寸断;每当看到母亲辛劳的付出,我们无不刻骨铭心。在三年困难时期,她担任所在部队师部机关家属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师政治部干部),积极带领妇女家属发扬南泥湾精神(所在部队前身是闻名的南泥湾生:产359旅),开荒垦地,种菜养鸡,自助自救,共度难关;她组织妇女家属从衡阳远赴零陵深山老林采摘茶籽榨茶油,改善生活。在部队外出执行战备任务时,她身背步枪,带着妇女家属夜间站岗巡逻。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她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她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她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在父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没有生活来源,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她也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要照顾,添麻烦,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再也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也谢绝我们的帮助,全是过去的旧衣服,左缝右补也舍不得丢掉。母亲啊,您在我们的心中,就是一首仁爱的歌谣,就是一座奉献的丰碑。母亲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地思念……。再见了,亲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