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悦斋-大醉侠-原创美术作品-老北京风情系列-三百六十行(选页)

醉悦斋-原创美术工作室

<h5></h5><h1><b>吹糖人</b></h1><div><br></div><div> 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吹糖人儿的了。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吹糖人儿的小贩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长条,然后放在木模子里,一吹,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打开木模一看,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猴拉稀”就稍稍复杂些了,这是用手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猴,立在一根小苇子杆上,底下是一个小糖碗,碗中放着一点稀糖糊糊,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div><div><br></div><div> 吹糖人儿的小贩要有捏制糖人儿的手艺,还要有丹田之气和用力吹气的本事。所以北京人常以“吹糖人的出身--好大口气”来讽刺爱说大话、吹牛皮的人。</div><div><br></div><div> 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糖稀,这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成本虽低,而获利甚微,所以又有“吹糖人儿的盖大楼--熬着吧”一语,用来形容事情实现很不易,从中也道出了昔日北京小商贩和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苦。</div><div> 据说吹糖人儿的这行生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制糖人的糖稀还有一种香味,所以吹糖人的小贩都以“香印”作为叫卖声。到了宋朝,赵匡胤作了皇帝,“印”、“胤”同音,而封建时代,为了避讳,吹糖人儿只好以打小铜锣来代替吆喝。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打铜锣就成了吹糖人儿这个行业的标志。</div> <h1><b> 冰糖葫芦</b><div><br><h5> 一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 ......”的叫卖声。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厂甸庙会上人山人海,人潮间四处穿梭着冰糖葫芦的身影。厂甸庙会上的冰糖葫芦个头特别大。它是用长长的荆条做芯,在山里红(山楂)外刷上饴糖,通体呈白色。小的三尺一条,大的五、六尺,顶上还插着用红纸、绿纸做成的小三角旗。厂甸庙会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除期间少数几年停顿外,一直延续不断,如今已然四百年有余了。它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京华春梦录》一书中记载:“岁朝之游,向集厂甸”。“迫兴阑游倦,买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乃大串糖葫芦,插于车旁,疾驶过市,途人见之,成知为厂甸游归也。”糖葫芦成为北京入岁时逛厂甸的标志,也成为北京人过春节的象征。</h5></div></h1> <h1><b>剃头匠</b></h1><div><b><br></b></div><h5><b> </b>剃头即理发。清初,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许多地方皆有“正月理发死舅舅”之说。“死舅”是“思旧”的谐音,盖以此来表达对“剃发令”的抵制。老北京的剃头挑子一头是炉子,外挂煤炭袋子、毛巾等;另一头是个柜子,有几层抽屉,放折迭的镜子、剪子、剃刀、刮脸线儿、皂角块儿,下面还放有水桶、小凳儿。故俗语有“剃头挑子一头热”之说。剃头匠走街串巷,但从不吆喝,而是打“唤头”。“唤头”是铁制的,又叫响铁、“报君知”,形如大夹子,用铁棍拨打即发出响声,以招徕顾客。</h5> <h5></h5><h1><b>磨剪子戗菜刀</b></h1><div><b><br></b></div><p><b> </b>“磨剪子来,戗菜刀……”对这句充满韵律的叫卖,老北京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它几乎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br>过去,北京人穿衣吃饭大都自己做,很少到外面去买,刀剪更是身边离不了的工具。京城的大街上,胡同里,人们常能见到走街串巷的磨刀人。他们肩扛长板凳,板凳的一头放着磨刀石,另一头搭着个麻布袋,袋里装有锤子,抢子等工具,凳子腿上拴着个小水桶。边走边吆喝“磨剪子来嗨抢菜刀!”清脆婉转的吆喝声伴和着打起的铁皮串板“惊姑”“呱哒呱哒”的响声,回荡在小胡同中。市民们听到这种声音便知道磨刀人来了,拿出家中不好用的刀剪交给磨刀师傅修理。<b> </b></p><p><b><br></b></p><p><br></p> 以前,磨剪子戗剃刀、菜刀是修理业中最清苦的行当,磨刀人扛着绑有两块大磨刀石的板凳转游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无怪有人说:“任何人怕劫道的磨刀匠都不怕。”磨刀人虽然很清贫,但他们干起活来却很实在,大板凳两端的两块磨刀石各有用途,做活时,刀剪先要在一端的粗石头上杠,然后才能在另一端的细石头上进行精磨,直至刀口锋利为止。如果您的刀具用的太苦,在粗磨之前还要先戗,磨刀匠会用叫“戗子”的专用工具将刀口附近钢铁刮下一层,以使刀剪刃口更加锋利。如果剪刀压轴松懈,他们也会根据用户要求换轴或是砸紧,为了便于检验磨刀效果,一般磨刀的都会带有一大串布条让顾客试剪、试拉来验证刀剪锋利程度以及剪刀压轴的松紧是否合适,待顾客验收满意付费,一桩买卖才告成功。磨刀匠人要想多挣钱就要靠“回头客”,能有“回头客”就靠技术高,顾客找你磨一次使着顺手,下次还找你,否则就是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p><b><br></b></p><div><b> </b>据说北京安定门有一磨刀老者,为人厚道,磨刀技术高,数十年街坊四邻婶子大娘磨剪子磨菜刀都等他,直到晚年老人已不能独立行走,家人用车拉着他,人们也都等他磨刀。还有老北京兴隆街口有一家大车店,店里住的都是来京打工的、做小买卖的,修盆锅碗的和江湖卖艺的外乡人。其中住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磨刀老头儿,山东人,姓刘,身边还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爷俩儿是店里的常客儿,每年都要在这儿呆上八九个月。他们白天出去磨刀,夜晚回店寄宿,和当地混得很熟。又因为老头儿为人憨厚谦和,干活细致手艺好,许多店铺和住家儿的刀剪都愿意请他修理。正是此因,老头只要从山东老家来北京,不住别地儿,总住在这里。</div> <br> 据说现在河北、山东一带农村磨剪子磨刀的还在使用“惊姑”(也有叫“惊闺”的),但在城里好像很难再见到了。在城市里,现在真正磨刀技术高的人也已很难找到,还有的人,第一次尚可,您再找他就不是那么回子事了,比起老辈磨刀人不管是敬业还是人品相距甚远。 <h5></h5><h1><b>掼跤</b></h1><div><b><br></b></div><div><b> </b>据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到了清代始称“官跤”、“掼跤”,设有善扑营,清末中国跤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满清被推翻后,结束了官办善扑营的历史。威震善扑营的“官腿”头扑户瑞五爷和宛八爷(宛永顺)在天桥红庙(金钟庙的下院)开设跤馆,收弟子朱六、魏德海、李连峰、沈友三、满广田、宝善林、孙宝才、何生等人,从此,食俸禄的“官跤”融入了民间,统称为“掼跤”。</div><div><br></div> 自廿世纪20年代宛八爷的徒弟宝善林(1900—1965年)在北京天桥设跤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掼跤艺术:它以灵活多变、体型优美、解说幽默、文武结合加中幡的独特摔跤艺术模式,曾活跃于民国晚期和建国初期。之后又将此技法传给傅顺录、陈金泉、马贵宝、徐茂、石珍。其中还有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运动健将”称号。傅顺录——掼跤加中幡的唯一传人,将全部绝活又传给其子傅文友和傅文刚。傅文刚在北京宣武区文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掼跤加中幡的传统技艺得到了挽救与发扬。<h5><br> 掼跤技术的练法强调三盘;在技法上强调大绊子36、小绊子多如牛毛;演出形式多样:量活(现挂)、灌口、“包袱”不断,说话风趣幽默;比赛规则:每场必满三跤,三局两胜制。</h5><h5><br> 天桥掼跤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民俗、艺术、体育、文化、社会、历史等价值,而且与中幡相结合,展示了中国民间独特摔跤艺术。</h5> <h1><b>京韵大鼓</b></h1><div><b><br></b></div><h5><b> </b>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h5><div><br></div><h5>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律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有张小轩、白云鹏。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 </h5><div><br></div><h5> 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2 回复:〔神州曲艺〕京韵大鼓诗 2、京韵大鼓 曲种简介: 由河北省南部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逐步于清末形成。木板大鼓又名怯大鼓,以说唱中、长篇大书为主,兼唱一些短段。梅兰芳在《谈鼓王刘宝全的艺术创造》一文中记载:“刘宝全说‘怯大鼓’是从直隶河间府传出来的,起初是乡村里种庄稼歇息的时候,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像秧歌那样随口唱着玩,渐渐受人欢迎,就有人到城里来作场。” 木板大鼓的唱腔为板腔体,伴奏乐器只是鼓和板,进了北京以后,增加了三弦伴奏,艺人们走街串巷过着“打鼓弹弦走街坊”的卖艺生活,被称为“逛街儿”的江湖调或怯大鼓。</h5><div> </div> <h1><b>双簧</b></h1><div><b><br></b></div><h5><b> </b>双簧,为一种民间艺术,源于北京的一种曲艺名字,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双簧”作为一种节目,出现于清朝末年,据说是由慈禧太后定名的。如今,双簧仍然活动在艺术舞台中,多用于相声。此外,在双簧前,演员一般需要穿上大褂等服饰,在前面的演员需要梳理一个向上的辫子。双簧创始人是清末硬书(自弹自唱)艺人黄辅臣(子弟八角鼓票友出身),其生卒年代不详,对其由演硬书改演双簧的说法也不一样。</h5> <h1><b>锔锅锔碗锔大缸</b></h1><div><b><br></b></div><h5><b> </b>“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磁器活!”这句老话的来源,恐怕有许多人不知道。干这个勾当的技术与师傅己成为过去,“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呦喝声已经消失四十多年了。这便是锯碗工艺,应该说是中国人的绝技了。锔碗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将破碗用绳子捆住,人坐在板凳上用腿夹住碗,左手拇指与食指捏抛酒盅,余下三指拿着钻。右手持弓,将钻在弓弦上绕一圈,先将钻尖在嘴上沾点唾液,然后钻尖在碗上裂缝的一侧定位,松开左手三指,右手拉弓。钻好一个眼后放上锔子,再钻另一个眼儿。两个眼儿钻完,锔子认进眼儿,轻轻两锤打牢,一个锔子锔好。</h5> <h5></h5><h1><b>相声艺人</b></h1><div><b><br></b></div><div><b> </b>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马三立,张寿臣,侯宝林,刘宝瑞等。</div><div><br></div>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h1><b>茶汤摊儿</b></h1><div><b><br></b></div><h5><b> </b>茶汤是北京传统小吃,相传茶汤源于明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茶汤主要有山东茶汤和北京茶汤,茶汤因用龙嘴大铜壶冲制,水烧开后,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水满茶汤熟。茶汤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加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爽,极为可口。</h5><div><br></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注:持续更新中)</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