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读书时,主题学习兴味长——神堂中学“语文主题学习”云论坛学习总结

美友17202374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这个冬天似乎过的格外漫长,可我们语文人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主题学习的春色早已关不住了。我们把春天放在网上寄给大家,希望你打开这封装满春日气息的信时,满心欢喜。<div></div> <div>春天的风带着勃勃生机,用文字一遍遍唤醒着沉寂了一冬的思想,开始着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2020年4月11日,我们神堂中学全体语文教师通过网络参与了“语文主题学习”云论坛培训活动。论坛以“专家名师齐聚、共话语文教育”为题,从“专家视角”、“教研引领”、“名师论道”、“实践之声”四个方面展开,共同探讨语文主题学习策略。</div> 语文主题学习“云论坛”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有高度,有层次。感触最深的几点:<br><br><div>王本华主编的讲座从统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到为什么要重视1+X阅读,再到阅读教学观念的转型,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阅读的重要性,引领我们从提升语文素养的高度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对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的关键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br><br></div><div>吴忠豪教授从实践性的角度告诉我们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朱芒芒老师关于教学目标的让我们明白了教学的务实性,目标不是摆着看的环节,而是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可观察,可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br><br></div><div>还有肖培东老师的讲座,如及时雨一般帮助我们深入把握统编教材中自读课文的解读。明确了自读课的地位,教给我们解读的方法,授课的策略,如春风化雨,丰润了我们的心田。<br><br></div><div>实践之声版块虽然大多是小学的事例,但也给我们许多启发,这是一场语文教学的盛宴,也是这个春天最丰厚的礼物。这次论坛一定会帮助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大道上越走越明晰,越走越起劲!——程霞<br></div> 阅读是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阅读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伴随一个人的终身。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就需要不断的拓展课外阅读空间,提升阅读质量。<div><br></div><div>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感悟”,我认为引导学生去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教学有法亦无法,让我们用心去上好每一节阅读课,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和光彩。——孙风华<br></div> 聆听了专家们精彩的讲座,我收获满满,尤其是江苏省教研室朱芒芒老师《关于教学目标制定的再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当前,课堂教学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即从“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从“热闹型课堂”转变为“有效型课堂”,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得到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制定好教学目标,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但是多年来,我们的教学在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其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描述过于模糊笼统,这也是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备课的一种通病。——李小燕 面对自读课文,教师担心不讲学生就会不理解,因此不敢放手让学生阅读,总是希望多讲一讲,把自己根据丰富的生活经历对文本的理解塞给学生,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过够用到。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如果教师今天不放手,明天不放手,最终会导致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弱化,最终丧失自主阅读的能力。既然自主阅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出现。教师忍耐住表现欲,静静的为学生阅读做好服务。——曲海燕 在阅读课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注意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注意倾听和追问,引导孩子们在情境中表达,在比较中理解和学习文章。 <br><br><div>关于阅读教学,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帮助孩子找到起点行为。如果在设计教学时,将标准化和一致性,凌驾于学习个体、想象力和创造力之上,那么实行之后,标准化和一致性就侵蚀了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引着他们走向一条通往阅读的路,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葛俊华<br></div> 听了肖老师的讲座,我才顿悟,原来自读课文的作用这么大。认识到自读课文其实是沟通“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过渡”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对于自读课文不能教读化,也不能变成学生自己读,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其实课本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助学资源,利用好课文中的阅读提示和自读旁批,以及课后的思考探究,我们都应该利用好这些设置的功用与价值。我们还要有单元教学整体意识,落实好自读功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潜心研究自读课的教法,发挥好自读课作为联系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桥梁作用。——吴春艳 通过专家的讲座,我认识到语文教材是教材专家依据语文课程目标编制的语文教学的凭借,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物质载体或工具手段,也是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br><br><div>首先,我们要通过阅读分析单元提示和选文明确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单元内部各篇课文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深入“吃透”文章,弄清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明确学生在“这一篇”文章中应该“学到什么”;同时,还要兼顾文后的注释、课后思考练习题等。<br><br></div><div>总之,教学目标就像一座高高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整个备课教学的过程,它也是学生在这节课中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地。设置语文教学目标,就是既要引领学生既“志存高远”不偏离发展方向,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展开语文学习活动。目标设置科学、合理,课堂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好。——刘伟杰<br></div> 云论坛定位的“语文主题学习”其实就是课内大量阅读。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学把阅读放在了课外,我们提倡的是课外阅读,但是却存在监督难,评价难的问题。<br><br><div> 如何能转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李希贵老师说: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我们要把学生的自主阅读摆在语文课的首位,把教师教语文变成学生学语文,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转变思想,真正的从学生学语文的角度出发,去探索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要把教材内容压缩在1/3课时内完成,而把课内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原先由课外来完成的阅读内容,变成课内要完成的任务,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改变让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与孩子一起学习,不断用阅读去引领人生,共同发现未知世界的人师。——林文娟<br></div> 没有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语文教学就是固步自封,如履薄冰。如何帮助学生大量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主题学习云论坛”中的1+x理念,为我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div><br></div><div>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小到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大到传承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大量阅读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br><br></div><div>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语文教学,快乐也简单。喜欢读书的老师,带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徜徉在书的世界里,该是何等惬意,何等舒畅的一件事情!——刘丽君<br></div>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打通课堂内外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处处都有语文,时时都在阅读。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形成从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从单篇文章到多篇文章再到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体系。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要求我们以教材的文章为核心课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即授生以“渔”,让学生学会“法”;然后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向课堂外延伸和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用在课内所学的“法”来阅读课外的文章,即以“渔”求“鱼”。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前行,相信有了我们的认真践行,一定会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天地。——潘博晶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拓展阅读,精博结合。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或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作为阅读教学中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 可以使学生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盛蕾<div><br></div> 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div><br>这个春天,我们用心灵去阅读、用思想去学习、用行动去实践,收获的不仅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春之美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嘹望未来时那份更踏实、更沉稳和更淡定的自信。</div><div><br></div><div>主题学习,让我们一起丰盈灵魂,厚重生命。<div><br></div></div>

语文

教学

阅读

学生

自读

我们

学习

阅读教学

课文

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