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韵

尚文

<p>太原市内汾河上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使得"天堑变通途"。</p><p>柴村桥、摄乐桥、北中环桥、胜利桥、漪汾桥、迎泽大桥、南内环桥、长风桥、南中环桥、祥云桥、通达桥、晋阳桥和迎宾桥……一座座"网红桥"的诞生,不仅连通汾河两岸,同时把太原这座古城装点得更加美丽漂亮。</p><p>再次来到省城,前后月余时间,深深的被汾河上飞架的大桥所吸引。在妹妹的鼓励支持下,抽空拍照,简单整理,现奉献给大家。恳请诸位欣赏之余批评指正为感!</p> <p>一、摄乐桥</p> <p>摄乐桥是太原市首座仅靠主塔及缆索承担桥面重量的跨河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汾河两岸,高度达113米的主塔造型像一个无横梁的大写英文字母"A"。64根斜拉索连接主塔与桥体,看上去仿佛一根根能奏出动人乐曲的琴弦,让大桥的造型更显现代化。</p> <p>二、北中环桥</p> <p>北中环桥由滨河西路立交、滨河东路立交和北中环桥三部分组成,设计全长1300米,双向8车道,自西向东依次跨越滨河西路、汾河湿地公园、滨河东路。北中环桥是世界首座对称五拱反对称五跨非对称斜拉索桥,基于太原龙城文化,以长龙卧波为设计理念,造型新颖别致。</p> <p>三、南内环桥</p> <p>南内环桥是上世纪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桥,它的造型别具一格,比其他桥时尚许多。分布在桥梁两侧的外翘式索塔与一根根斜拉索形成三角形,延伸向远处。南内环桥属预制装配式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桥梁。全长590米。</p> <p>四、长风桥</p> <p>长风桥是太原市第二条交通主轴桥梁。也是太原城南一条交通与景观并重的综合性城市一级主干道。于2001年1月1日开建,主桥长571米,宽52.5米。长风桥是太原实施南移战略的标志性建筑。</p> <p>五、南中环桥</p> <p>南中环桥主桥桥型设计构思源于太原市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从桥的两端看,如一只大雁。是拱梁组合结构。主拱高40米,向外倾斜16度,副拱高48米,向外倾斜26.82度,为钢叠合梁组合式系杆拱体系。</p> <p>六、祥云桥</p> <p>祥云桥是省城南部连接汾河两岸的重要通道,开工之日恰逢奥运火炬在太原进行传递,故因此以火炬的名字"祥云"来命名此桥。该桥在2008年6月26日开工,2010年10月1日竣工通车。在设计上祥云桥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三根弯塔柱组成斜拉桥主索塔结构,全高100.5米,三根弯塔柱形成了三维变化的结构组合,仿佛一朵迸发灵感与创新精神的火焰。</p> <p>七、雁桥</p> <p>八、通达桥</p> <p>通达桥始建于1994年,是小店区连接汾河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随着城市的发展,汾东新区路网基本形成,通达桥的改造列入规划。是太原市跨汾河大型桥梁中首座悬索桥。通达桥主塔的独特造型寓意为"时代之门"。</p> <p>九、柴村桥</p> <p>老桥建于1992年,2009年对主桥进行改造。2016年又加建完善两端匝道,使之实现与滨河东西路全互通立交。桥宽约35米,双向六车道城市公路桥。</p> <p>十、漪汾桥</p> <p>漪汾桥是太原市北部地区一条桥梁。是太原首座对称双七拱吊桥。</p><p><br></p><p>远在1990年代初,太原市内汾河段大桥密度基本为每2公里一座桥时,迎泽桥与胜利桥间隔4公里却没有桥梁。当时,府东、府西街已被规划为城市主干道,沿府西街向西修一条跨河大桥以缓解交通压力已势在必行。同年7月,府西街汾河桥,即漪汾桥迫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压力下终于进入设计阶段。1992年竣工通车。2008年拓宽改造,增加与滨河东、西路连接的立交匝道。</p> <p>十一、晋阳桥</p> <p>晋阳桥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汾东大街跨汾河节点,东接汾东大街,西临晋源区晋阳古城片区。总投资11.58亿元,建设工程包括跨汾河主桥、滨河东路立交和滨河西路立交三部分,其中主桥为单跨204米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拱桥,两个拱肋之间的中心距为33.9米,桥面以上拱肋高约38.5米,主桥共设置27对吊杆。拱架两侧设计了浓浓西式风的桥头堡,古典与现代结合,造型独特,力度感强烈。大桥全长2025.82米,宽47.5米,机动车道为双向八车道。</p><p>2019年6月10建成通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