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乙亥年末、庚子初春,一场突入其来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一时间祖国大地被疫魔的阴霾笼罩,黑云压顶!党中央下令,武汉封城,全国驰援,举国防控,众志成城,全面打响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p><p>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战役中,虽然防疫的主战场在湖北省,但是作为承担着上亿旅客安全旅行的京沪铁路大动脉,更是担当着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疫情防控刻不容缓!</p> <p> 叮叮叮……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大年二十九正在休班准备年货的静海站站长刘植礼接到车站打来的电话,下午召开紧急会议,布置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请组织全体干部参加会议。接到电话刘站长放下购物车开车赶赴车站……</p><p> 段电视电话会议后,静海站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学习贯彻车务段重点工作部署,研究疫情防控安全措施。车站结合实际制定了《静海站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以站长、书记为组长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各分管副站长、客运主任各负其责,迅速开展工作。与静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对接,与站区各单位协调防疫措施,对车站防疫物资进行清查,对行车室、职工调休室、学习室、食堂、洗浴室、旅客候车室、售票厅等各主要处所进行全面消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p> <p> 疫情如洪水猛兽般来的突然,一时间市场上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成了紧缺商品。在段办公室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静海站筹备了部分物资,但是面临全站90多名职工,防疫物资远远不足。为了保证防疫物资充足,站长刘植礼积极联系静海区防疫指挥部、天津市交通委、天津市公安局等地方单位,争取了地方领导的支持。为了使防疫物资迅速到位,忙了一上午没顾得上吃中午饭的副站长李军超,马不停蹄的开车到天津铁路疾控中心,对测温仪等设备进行检测和领取消毒物品,为车站筹备了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测温计等物资,解决了车站的燃眉之急。他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防疫物资必须迅速到位,战役已经开始,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只有职工得到有效的安全防护,我们才能确保打赢这场战役,我一顿不吃饭真的算不了什么”。</p> <p> 客运站是人员流动性大及密集场所,如不采取好防护措施,极易发生病毒交叉感染。为了确保职工的生命健康,防止病毒在职工中传染,站长刘植礼亲自部署、亲自督战,他利用班前会时间组织各班学习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并利用车站微信群宣传普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治知识,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班前测温、班中佩戴口罩、岗点消毒等工作一一亲自上手,他教育职工勤洗手,对岗点勤通风,按规定对行车备品和作业场所消毒,最大限度地阻断了病毒的侵扰。疫情以来,为全面净化车站整体环境,站长刘植礼还在全站设立了“周末卫生日”,每周五下午三点由站长带队,对整个车站的卫生环境进行清理,累计整理垃圾存放点4个、清理卫生死角5个,职工累计参与300人次,清理垃圾废物2吨,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美化。</p> <p> 强化沟通,联防联控,路地联合打通防疫“最后一公里”。为了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的防疫要求,静海站和天津市静海区防控指挥部建立沟通协调和联防联控机制,并共同研究制定了联防联控应急预案,保证发现、报告、治疗等环节的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筑牢防疫安全屏障。静海火车站作为静海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防疫工作关乎整个静海区乃至天津市防疫大局。为了做好出站旅客的疫情筛查和信息登记,静海站积极配合天津市防疫指挥部的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办公桌椅、休息室,准备热水等服务,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静海站还克服困难,设置了新冠患者隔离室和境外人员接驳点等处所,配齐了桌椅板凳、茶壶、饮水机等物品,为隔离旅客设置了专用厕所,热情周到的服务和严密细致的防控工作,给出行旅客送上了暖心服务,截止到4月中旬,静海区未发现一例新冠疫情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静海站的工作也得到了天津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的点赞和好评。</p><p><br></p> <p> 围绕中心,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和防疫工作两不误。刘站长说:“细节决定成败!疫情防控贯穿到车站管理的每一角落和细节,安全生产、旅客服务、防控疫情各项工作都要做实做细,这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按照责任分工,刘植礼站长抓防疫,苏西猛书记抓客运服务和后勤管理,副站长张磊抓防疫培训,李军超副站长调车安全和运输组织,副站长张连乐抓行车管理和施工安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扎实推进。特别是长达四十多天的春季集中修是对车站防疫工作的考验,施工多、时间长、任务重,疫情防控至关重要,不得有半点马虎。为了抓好施工期间的疫情防控,副站长张连乐利用微信群与北京大机段、天津工务段、天津电务段、北京维管段等单位协调召开“线上”施工协调会,重点传达疫情防控要求,并与各施工单位建立“五必一享”的施工联防联控机制,为确保春季集中修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施工期间车站加强疫情防控,对驻站防护员提供健康证明、进行车室前测体温、驻站全程佩戴口罩等要求,由值班站长逐项进行盯控,确保施工的全面推进。同时车站围绕施工防疫工作还积极想办法、动实招,如:为了拉大驻站人员与行车职工的接触距离,将电子运统—46增加了一台显示器和键盘鼠标等操作工具,阻断了设备多人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p> <p> 客运岗位作为服务窗口,与旅客接触最多,客运服务工作的标准也代表着一个车站的整体工作水平,疫情期间如何减少旅客聚集,最大限度的缩短旅客出站时间也是关键。静海站结合实际开通旅客出站绿色通道,从旅客下车、站台组织、地道口引导、出站组织等环节开展全流程服务,派人进行疏通引导,组织出站旅客提前准备好车票和身份证,配合车站和静海区防疫人员进行协查登记等各个环节不留一点疏漏。为减少旅客登记时的长时间聚集,组织出站旅客保持间隔1米距离排队,并提前将制作好的《旅客登记信息表》发至旅客手中,让大家做好登记准备工作,最大限度的缩短旅客在站时间。为了防止客运职工与旅客的近距离接触,车站要求职工与旅客保持适当距离,并佩戴好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等防护装备,尽量减少与旅客的近距离接触。按照天津市要求,出站旅客登记需要留存旅客和身份证的照片,这就需要专人进行拍照,站长刘植礼开动脑筋想办法,采取手机自拍杆照相的形式,既确保了信息的完整又减少了与旅客的近距离接触,可谓是小招法解决了大问题。</p><p><br></p> <p> 党员突击,坚守一线,我们也是“最美逆行者”。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静海站党支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由全站37名党员组成。作为段管二等客运站,疫情防控工作在客运岗位更为突出,按照车站疫情防控要求,车站利用显示屏、小区广播等加大防疫宣传和病毒防控方法。客运主任刘立革每日带领党团员对客运岗点进行拉网式消毒,进站口、安检仪、候车室、售票口、垃圾桶、行李房等,大到候车室里的座椅,小到进站口的门把手,隔两个小时就得消毒一次,对旅客密集的地方随时进行清理和消毒,不给病毒丝毫可乘之机!</p><p> 灾情之下,勇者挺出!党支部书记苏西猛说:“面对疫情,虽然大家心里都知道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极强,面对熙熙攘攘的客流,不知谁身上会携带病毒,不知道谁的一声咳嗽会吞噬众人的健康,职工也有妻儿老小,但这些可爱可敬的职工,心里想的是铁路人肩上责任和使命担当,没有一人在疫情期间当逃兵,消毒、测温、服务、旅客组织、信息登记……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他们同样是‘最美逆行者’!”59岁的党员孙承胜每天坚守在出站口,负责出站旅客验票工作,一站就是一整天,由于腿部有静脉曲张,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水肿,就是这样他毅然坚守岗位,从未说一个累字!他笑着对新入路的职工小张说:“说句心里话,新冠疫情谁都怕,看不见摸不着,传染性强,特别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危害更大,但是作为铁路职工,‘为旅客提供周到服务,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就是我们的服务宗旨,我们累点就累点,不能忘记初心啊,只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没事儿的!”</p> <p> 2月5日,齐齐哈尔开往济南K293次列车上,德州站下车的一名旅客于2月8日确诊为新冠肺炎传染者,同车厢乘坐的旅客王宇在静海站下车,通过旅客信息追查,很快就联系上了王宇,组织其到静海区防疫部门进行隔离观察,防止发生交叉传染,正是由于静海站旅客信息登记工作细致严密,才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该名旅客。</p> <p> 为防止接触王宇的客运职工被病毒传染,静海站得知K293旅客传染新冠肺炎后,立即组织当日负责拍照登记的客运值班员赵宇休班居家隔离,并叮嘱每日做好上下午两次测量体温报站登记。担心病毒传染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赵宇在铁路宿舍独自隔离。隔离期间,车站领导始终关心赵宇的健康情况,站长刘植礼和书记苏西猛还买来火腿、方便面、水果等慰问品到赵宇家“隔门”慰问,赵宇感动的眼圈泛红,表示一定会一如既往的干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组织的关怀。得知旅客王宇健康无恙,客运值班员赵宇漫长的14天隔离期也过去了,他立即申请回家看望老人及妻子,在家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又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为旅客服务是我的天职,虽然我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拯救生命,但疫情面前我会始终冲锋在前,绝不退缩”,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疫情以来,静海站安检查危累计发现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40余件,涌现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15件,服务特殊旅客18人,得到旅客的广泛赞誉。</p> <p> 静海站还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备足蔬菜、肉蛋、方便面、火腿等食品,变换菜色品种,想尽一切办法让职工吃上可口饭菜。每日对厨房餐具进行全面消毒,在打饭区设置一米间隔黄线,让职工拉开距离,教育职工严禁聚集中用餐,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为由于疫情通勤不便的外地职工提供食宿安排,让职工深切感受了家的温暖。</p> <p> 战役尚未结束,我们依然时刻保持警醒,因为我们坚信胜利就在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