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周至进校18、19级全体学生、家长朋友们:</p><p> 按照上级文件安排,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定于4月27日(周一)开学报到。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我校实际,现将报名有关事项做如下告知,请各位家长和学生认真阅读,做好准备,确保开学报名工作有序进行。</p> <p><b>一、报名须知</b></p><p> 1.须统一着校服,戴口罩,按照错峰规定时间来校报名。</p><p> 2.须随身携带3月2日-4月26日纸质版学生疫情<b>日监测表</b>、<b>承诺书</b>、<b>一个温度计</b>、<b>一套碗筷</b>、<b>湿巾、免洗消毒凝胶、</b>停课不停学期间<b>作业</b>、住宿<b>必备的被褥等</b>物品(精简行李,返校第一周先带必须用品,其余可在第二周再带)。</p><p> 3. 依据疫情防控要求,开学报名家长及车辆禁止进入校园。</p><p> 4. 学生报到缴费:</p><p> 18、19级每人住宿费240元(电子付款可提前微信发至班主任)。</p><p> 5. 返校后<b>每周上课6天</b>,休1天。</p><p> 6.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必须统一在校用餐;<b>每人每天伙食费固定为15元。</b>学生来校时请带足生活费(第一周因五一假,在校时间为4天)。</p><p> 7. 疫情防控期间走读暂停,<b>所有学生一律在校食宿。</b></p><p> 8.来校前在家测体温,做到诚信入校。入校健康审核未通过的学生,不能到校,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健康隔离管理。</p><p> 9.所有师生要求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p><p> 10.在校期间禁止叫外卖、接快递;手机禁止进校园。</p><p> </p> <p>二、错峰报到时间</p><p> 实行错时报到:</p><p> 4月27日上午8:30—9:30, 19级两个班学生报到。</p><p> 4月27日上午9:30—11:30, 18级两个班学生报到。</p><p> 注:各级同学密切关注该级报名时间,务必在规定的监测时间到达校门口,统一着校服,戴口罩,经学校测温消毒之后进入校园,迅速按报名流程进行报名。</p> <p>三:报到流程</p><p> 学生按规定时间,以年级为单位在指定区域戴口罩排队(每个人间隔1.5米)——工作人员收交3月2日-4月26日纸质版学生疫情日监测表、承诺书——接受校门口工作人员测温消毒——在各班指定宿舍指定铺位放置住宿物品——进入原班级门口排队(每人间隔1.5米)——班级缴费、报名、注册。并依据班主任安排打扫卫生——错峰就餐。</p><p> 下午安排开学第一课——新冠病毒预防知识培训、心理疏导;打扫卫生;晚自习班会。</p><p> 未尽事宜,请同学们及时关注班级群。</p> <p><b>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b></p><p><b>疫情期间学生在校管理要求</b></p><p> </p><p> 1.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并按时上报结果。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周日返校前如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不要返校,主动告知家长,上报班主任,待就医痊愈后再返校。</p><p> 2.学校开学前已经制定了严密的防控计划和预案,开学前做好了校园环境的杀菌消毒工作,开学后师生每天都要进行晨、午、晚检,教室和宿舍每天都要进行定时通风,共同做好防控工作。</p><p> 3.学生携带体温日监测表(附件一)为3月2日-4月26日期间连续测温报表,学生和家长都要签名(确保真实有效,否则将负法律责任),没有此表一律不能进入校园。</p><p> 4.学校实行封闭化管理,所有的走读生一律住校食宿。到校后应严格遵守学校管理规定和疫情防控要求,服从学校安排,听从老师指挥,自觉配合学校接受每日检查。</p><p> 5.学生入校后不携带贵重物品,每周所带生活费现金请在周日晚及时上交(远路学生所带的现金妥善存放至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处),宿舍的卫生要打扫干净,被褥要叠好,学校每天进行杀菌消毒。</p><p> 6.学生在校期间着全套校服,要遵守学校疫情防控阶段的各项制度。主动了解疫情动态,学习疫情及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口罩选择及佩戴方法;正确保存或丢弃口罩,防止错用造成交叉感染;自觉远离醇基、含氯消杀剂等危险源,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p><p> 7.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应该用自己的体温计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如实测温,以小组的形式上报、汇总。在校期间重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串班、不聚集,不散漫、不任性,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p><p> 8.每周返校、离校期间如必须乘用公共交通车辆,应按照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切记全程佩戴口罩。留意周围乘客健康状况,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如发现身边存在可疑症状人员应及时报告乘务人员。不在乘车过程中进食或饮水,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打开车窗,确保车内空气流通。</p><p> 9.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尽量减少直接用手部接触公共物品和设施,必要时可佩戴手套。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都要使用洗手液(肥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p><p> </p><p> 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 </p><p> 2020.4.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