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音版下册第二单元之歌曲《摇船调》

公安县斗湖堤小学 陈艳丽

<p>一、设计理念</p><p>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理念: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求学生能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因此,本节课让学生从听觉入手,以体验与演唱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通过听唱、体验、探究、合作、互动等形式进行有效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学习歌曲,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音乐形象,并巧妙地融入合唱,提高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p><p>二、教学分析</p><p> 《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曲,采用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4/4拍,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六个乐句,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二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的活泼、欢乐的情景。紧接着歌曲又加入了三小节的衬词和一小节的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p><p> 根据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大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想象力、音乐感知能力等特点,本课通过聆听、模仿、探究、体验、比赛、合作等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整个教学中“音乐”为主导线索,并以摇船游台湾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唱会歌曲、唱好歌曲、并巧妙地融入二声部的演唱。</p><p>三、教学目标</p><p>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问答歌,感悟谜语的乐趣。</p><p>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听辨、演唱、表演、合作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p><p>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反复跳跃记号,能较和谐地演唱二声部。</p><p>四、教学难点重点</p><p>重点: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p><p>难点:了解并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反复记号,能较和谐地演唱二声部。</p><p>五、教学过程</p> <p>课堂延伸</p><p> 你们能用弯弯、尖尖或其他词语作为主题,来创编歌词吗?例如:</p>

歌曲

演唱

学生

教学

音乐

体验

摇船

声部

能力

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