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首批7572,辨别老茶窍门

罗小仙

<p>谈及7572,在不少茶友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相信大部分茶友第一反应就是普洱熟茶,但是首批7572,却是实实在在的普洱生茶!</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首批70年代7572生茶</span></p><p><br></p><p>一、认识7572的不同批次</p><p><br></p><p>除首批大概在1979-1980年间少量生产的7572,是全无人工发酵的普洱生茶外,自第二批7572开始,所使用的茶菁均以制作普洱熟茶的方法处理。</p><p><br></p><p>白水清指出,第二批7572普洱熟茶的生产时间是紧接第一批的,用上有三成发酵度的熟毛茶材来压制(乃市场现今认识的“七子大蓝印”);</p><p><br></p><p>而第三批的7572更用上四成发酵度的材料来制作;从第四批7572开始,因为普洱熟茶的发酵技术成熟,所以便全面使用全发酵的茶青来制造7572普洱熟茶。</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七子大蓝印</span></p><p><br></p><p>二、首批7572普洱生茶的原材料</p><p><br></p><p>虽然首批7572普洱生茶(也是唯一一批的7572普洱生茶)是实验性质的普洱生茶,但经过30多年的陈化光阴,7572已经展现出其陈茶的美态。</p><p><br></p><p>因此,如果可以了解到这款经典的普洱生茶,是用上何种茶材制作,那么,30多年后的茶友就最有福了,因为现今的制茶者只要用上相近的茶材,再经优质的仓存,便宜的“陈年普洱茶”并不是不可能的。</p><p><br></p><p>白水清说到,按他的分析,7572的原材料估计主要来自南糯及景迈,亦有可能用上勐宋的茶菁。理由是南糯及景迈的茶菁,其茶味柔和甘甜,符合今天7572经陈化后的口感。</p><p><br></p><p>况且,白水清了解到这两个地区的茶菁对水份十分敏感,只要让它们遇上多一点点的水气(不一定是故意人为入湿仓),其颜色会很快转变,茶汤的颜色更快转深,茶味则清淡。一些入了仓的7572,就正巧表现出这种状态,故推算是以这两个茶区为主要原料。</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首批7572普洱资料</span></p><p><br></p><p>三、了解首批7572普洱生茶</p><p><br></p><p>在拍摄样本茶的时候,白水清先生同时指出,首批7572普洱生茶是同一件茶里有两款包装的,有兴趣了解旧茶的茶友,要十分注意这一点。</p><p><br></p><p>这两款包装分别是“大口中”版,与“小口中”一版。为了方便茶友比较同样是首批7572的两款不同包装风格,以列表方法处理:</p> <p>四、品饮首批7572普洱生茶</p><p><br></p><p>干仓存放的7572普洱生茶,经历了30多年的陈化锻炼,已进入品饮适饮期。从茶干欣赏它开始,就能感受到陈旧老茶味,清爽之中带着轻轻的药香,轻快且舒泰。</p><p><br></p><p>接着,将热水注下,开茶传来柔和而醇厚的茶香,当中隐合了微微的药香,那是愉快的品茗乐趣。之后,再深深的感受一下它的汤面散发的香气,仍然是那股明显厚实,陈旧之茶香,优雅且不刺激。再来看看茶汤的颜色,汤色中至中栗红,通透而带有光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