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一、选送入学 陈渊</p><p class="ql-block">二、衣食住行 陈渊</p><p class="ql-block">三、校园文化 陈渊</p><p class="ql-block">四、老师.课堂.实习 陈渊</p><p class="ql-block">五、开门办学 张星.包卫玉.陈渊</p><p class="ql-block">六、农业学大寨 陈渊</p><p class="ql-block">七、兄弟一路 陈渊</p><p class="ql-block">八、年级花絮 陈渊</p><p class="ql-block">九、时代背景、七六届毕业</p><p class="ql-block"> 四十周年同学会 陈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 陈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一、选送入学 <p class="ql-block"> 疫情裹足、无所事事。</p><p class="ql-block"> 今天看到兄弟班同学黄小民出征武汉的图文新闻,象打了一针鸡血,兴奋地搜索校园里深浅不一的印记、捕捉飘忽不定的影子。有趣地发现,两个医士班有着许多别的班级所没有、永远不会有的一二三四。就一鼓作气用调侃的方式,粗粗地写了我们的异同、我们的远近。拙作竟意外收获了老师、同学的鼓励,但你们的收藏却让我些许不安。</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闲下心来,静静的回忆。发现那些以前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咱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模糊了,淡忘了。寻觅群里对往事的念叨,捡拾箱底的旧照片,使命感扑面而来,还是想赶在痴呆前,用文字来定格校园生活的瞬间芳华,生命花朵的美丽绽放。让有趣、美好陪伴我们慢慢老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将我们工农兵学员的哥俩好-嘉兴地区卫生学校76届掠影分辑成选送入学、衣食住行、校园文化、老师.课堂.实习、开门办学、农业学大寨、兄弟一路、年级花絮、时代背景和76届40周年同学会等九集陆续刊发)</p> 选送入学 <p class="ql-block"> 1974年9月,嘉兴地区卫生学校恢复办校二年后第一次大规模招生,六专业九个班。前两届都是三专业三个班,人少房多,梵蒂冈城国公民待遇。第三届招收两个医士班,序号32、33,都是工农兵学员。兵有三位,我们的班长王明金,虽然是野战军出身真刀真枪干过,但复员了,还有32班的女兵林克、海宁籍的徐明德也是复员军人。工人也才几个,工、兵壮壮胆的,绝大多数是农字头,泥腿子出身。其中国共产党员八人。班干部除文娱、体育委员外基本上是共产党员和公社(乡镇)级一官半职的,有出色荣誉、大队小官儿的轮不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主要生源来自嘉湖各县、省级厂矿。每县生源均摊两个班级,88位同学,年龄跨度七、八岁,文化程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不等,已工作年限从两年到八年都有,赤脚医生20多人,下乡回乡青年大约各一半。基本上都是根红苗正通过严格的政审入学,没有文化考试成绩选拔一关,免不了个别同学有父母或亲友人脉的优越。大城市的下乡青年,到本地插队落户,躲开了苦难的边疆兵团,本身有投亲靠友这一层关系。选拔上学,可能也有社会关系的因素,但不置可否的是,他们的确优秀、也本该上学。在学校、在单位、在仕途,这是一批最胜任职务、最少走歧途的人。只是遗臭万年的文革害了整整一代人的公平上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顺带说说我小学初中几位同班同学的不公平境遇,你们就会知道我们工农兵学员为什么对上学的何等珍惜、何等感恩,对日后学生~乱的何等恐慌,对文革伤痕的永远难以抚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阮加平,出生于杭州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母亲都是离休干部,因亲属中有阮清源、蒋百里、钱钧夫这些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仕途艰难。阮加平和我68年10月第一批下放到了海盐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进高等学府受教从此无缘。回城后,如饥似渴地读书,追赶失去的时光,四五年时间拿了中文法律经济 三张大专文凭,创造了嘉兴市电大的一个纪录。时任电大校长的马健专门约见了他,并组织报道。阮深感文革的罪恶与苦难,赶上改革开放时代的幸运与机遇,珍惜时光,发奋努力,演绎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1年7月7日,他带着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在海盐高考考场前拍下了第一张照片,叮咛孩子瞄准12年后的今天,走进考场,考出好成绩。以后每年的7月7日坚持在考场前留影,直至考上南方名校华南理工大学。这组跨度12年的照片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青年时报》、香港凤凰网等20多家媒体纷纷以《两代人的大学梦》、《12张照片寄托两代人的大学梦》、《一个家庭的12个瞬间》等进行全方位报道,揭示了这代人的遭遇、梦想与追求,感动了无数人。阮成功地将大学梦传递给了儿子,完成了《寄托篇》,但仍念念不忘高等学府。退休后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参观访问中国的100所大学,以完成《自我篇》。四年多来,走遍了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120多所大学,包括中国最东、最西、最南、最北和海拔最高的大学。浙江电视台拟制作节目,并称作之为这一代人中的“中国第一人”。阮就是这样一位不停地编织梦想、追求梦想,又实现梦想的人。他重走中国的革命长征路,不久要出版一本游记,一本传记。最近被嘉兴市委老干部局授予“银尚之家”称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两位中小学成绩冒尖、颇有才气的女同学赵曼君、朱联英。赵因20多岁的兄长文革中莫须有的罪名,根本轮不到上学提名。我任小学教师的母亲念她读书成绩优异,四处奔走向学校和大队推荐她任代课教师,却被阶段斗争高于一切的无情拒绝。后来只能顶她母亲职上来,而顶职硬指标还是受到百般刁难。读书上学她连梦都没敢做过。在企业岗位上迸发出聪明才智,第三年就出席了县妇代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在1973年笔试面试都通过了 ,来招生的上外学院老师非常满意,内定德语系,对她本人说就等入学通知书吧。谁知公社分管教育的同姓干部在推荐表上写上“入学动机不良” ,退了这个名额。若干年后,她本人才知道是入学动机不良六个字毁了她的上学梦。求学读书也有动机不良?当年她所在的公社党委书记还是同班同学的父亲,连送礼走后门的动机都没有。朱官莫不是警惕她的动机是学德语以后会去德国当~粹?文革把人、事都扭曲的非常荒唐和残忍!</p><p class="ql-block"> 语数外成绩优秀的王菊明回乡后任会计、大型外贸企业财务总监,法规条文清清楚楚,账目明细干净利落。回乡青年姚华明把高智商遗传给了女儿,女儿高分考进我校,回报给家长和时代的是更优秀。马锡良一手漂亮钢笔书法,语文试卷整洁高分,没一个错别字,回乡任生产队长工作井井有序。文革碾碎了他们读大学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农民的孩子顾达章,也不对,父亲是那个年代十分稀缺的自学成才的汽车拖拉机高级修理技师。他从四年级开始就是校、县、地区的口算、笔算速算冠军和种子选手,小学毕业破例从第三中学学区录取在一中(我们几位都是几十年唯一一届跨区彔取)。文革把他赶回了农村,一生务农。假如17年"修正主义"教育继续,他也许是陈景润、顾景润了。老师同学一直为他惋惜,又无力帮他走后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开后门低调、重情厚义,两边都平常心较含蓄。人生在世,亲友情谊,互相帮衬,未尝不可。但后来,后门开得嚣张跋扈,两头都炫耀显摆。没亲情没故交,硬生生用金钱重礼、胡吃海喝构筑关系之桥,彻底败坏了社会风气。 开学一个月,新入学、调换专业的都有,见怪不怪。入学两个月后,各班抽五人去了刚恢复办学的省卫校。这十位同学,就不大会有强大的社会背景了。也有趣,十人中有党员、准党员、有干部、下乡回乡青年、赤脚医生⋯,地区级向省级选送讲究中国式的平衡和体面。象黄小民那样的极品、我这样的次品就舍不得放、拿不出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同学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了解了我们工农兵学员是怎么过大队选送这一关的。</p><p class="ql-block"> 大队(村)干部官儿小,推荐上学一环却握有生杀大权。有些大队一年推荐亲属、一年推荐插队知青,还算合情。</p><p class="ql-block"> 有的看到某家家境贫寒、弟兄多名,就象扶贫那样送出一个,也算合理。</p><p class="ql-block"> 有的了解某个回乡青年在学校是好学生,象文化人,就选送,有点合规。</p><p class="ql-block"> 有的就选送革命干部(后来称离休干部)子弟(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没忘记救星)、生产先进和模范知青,合法!</p><p class="ql-block"> 也有送象乡绅那样的子弟,千丝万缕,弯弯绕绕。</p><p class="ql-block"> 如选送的是大队干部子弟,又是党员,又是赤脚医生,凤毛麟角。你莫怪怨,以前这样的人,还是会给长辈争气的,表现都不错。</p><p class="ql-block"> 也有选送唱歌、画画特长的知青,惜才,可爱。</p><p class="ql-block"> 也有选送民办或代课教师、赤脚医生,专业对口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爱人是下乡知青,插队落户在县里的穷乡僻壤,不久成了民办教师,喜欢唱歌,大队选送上幼师。面试时唱了一首高音《火车向着韶山跑》,跑出幼师进卫校,因画画不过关。也是碰到素不相识的贵人帮忙,没退档,转给卫校。卫校对幼师挑剩下来的当成宝啦,放在本部妇产专业任文娱委员。她对当地农民、老师也一直心存感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如推荐选送,在个别人眼里又是一笔多大的买卖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护士班一名回乡青年,品学兼优、聪明能干,20岁不到任大队妇女主任,预备党员支部通过,送公社党委审批,正是公社里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当她被选送入学了,党员就黄了。某些人把党员和入学看作是恩赐,信仰、初心的鲜红色素,滴成了他们的红眼病,可悲。毕业后她回到了本公社的区级医院,走上了远离仕途的路。她后来入党了吗?我不得而知。你们如有兴趣猜,就发个红包过来,我千方百计去打听结果。哈哈。</p> <p class="ql-block"> 我很幸运,外来下乡知青被选送。感恩大队党支部,几十年来我心中钦佩的一批真正共产党人。正副支书都是地县级优秀党员,支部也是地县级先进党支部。他们文化水平好,工作能力强。去年碰到前市委组织部宋副部长,还啧啧称赞起几十年前的大队副书记赵金山。他们实实在在的抢挑重担,大公无私,党性坚强,威望很高。我思想上要象他们一样真正入党,还早着呢。入学前,还表态继续锻练接受考察。后来换了地方又锻练考察了若干年,组织上入党多少有点儿信仰气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是当了四年多的赤脚医生,会搞点针炙中药,有点象初级的全科医生,"三脚毛"都会点。用耳针治愈了几位夜尿症,用银针扎好了一位刚中风手脚不利索的老太,前几年的《南湖晚报》刋登回顾文章,也用了我一张行医扎针的照片。我们赤脚医生在一起血防查埋钉螺的十几天里,隔壁大队的赤脚医生芦定华,向我讲授了中医的入门知识和经验。他是我的学长,聪明好学,老师常用他的作文作范文讲评。一个回乡青年,才气修养皆可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较。大队干部识才,选他当赤脚医生。行医至今,我的几任地区医院的学生院长、主任都高度认可、赞赏他。我回大队通过自学后,开始给农民开中药处方,看看舌象,厘清寒热虚实,搭脉时心里在一味一味的选药处方。在大队里也可以回家后慢慢开方,只要开一帖就会记住一帖。不系统望闻问切,分不出涩濡滑脉,却得了个懂中医的美誉。难为情。记得当年有几位贫下中农病逝前,会把我叫去抢救后才咽气,我会送他。后来才知道,咽气前的一刻,亲人们会避开一歇。我至今没明白究竟是吞到了晦气还是仙气?</p><p class="ql-block"> 我是小县城里赤脚医生中的知青,知青中的赤脚医生,讨巧地成了两边的先进,省级小报上登了事迹。上学前一年抽调到地区医院输卵管结扎手术队,几百位育龄妇女集中食宿在公社茧站。我每天给几十位育龄妇女做手术,做到最后,光用卵圆钳就可以找到手术部位,做了五百多例,无事故。我才是第一代方舱医生呢。后来一家长送儿子来上学,说是生育该儿子后住宿茧站接受我的输扎术。搞得她儿子和我都十分尴尬。98年也许是这经历拨动了组织上调我去任职公务员的弦。凭借这个赤脚医生中少有的经历,沾了不少光,荣誉、上学、留校⋯。</p><p class="ql-block"> 殊不知俺肚子里其实没多少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未,经人介绍,第一次碰到当年的县知青办(招生办)主任聊起,说当年偶尔收到答谢的礼是0.36元一条的普通肥皂或一包白糖,根本没有索礼、见礼厚薄行事的丑闻。我信! </p><p class="ql-block"> 他是某大学66届高材生,文才横溢,口才上佳,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已内定毕业分配到中宣部。文革开始,选送北京见毛主席。敬仰领袖,追随时代,回省城振臂一呼拉起队伍,风云人物,曾经沧桑。书法家曾送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小结他的一段人生节点。他后来与我一个公社同年入学的浙农大毕业生、县土管局长胡根良筹划拓荒了著名的南北湖景区。仅从这点,我足够敬佩他和我的同学。我后来体会到,我能上学应该感恩他。知识分子的父母正值臭老九的时候,贫下中农看重我表现推荐我上学,但综合考察取舍之权还是在他手上。去年在县城,一机构组织为他设八十寿宴,县里名流为他书词作赋。我们几位当年的工农兵学员也前去贺寿,祝先生健康长寿!非凡之人,耳聪目明,走上走下迎来送往,神采奕奕。他现为省作家协会会员,著作甚丰,另有300多篇传记作品散见于《文汇报》、《名人传记》等。几百万文字,多部文集,可以传之久远的美文是他对家乡人民的精神奉献。那天,先生送了我几本大作,我回家连续几天看了一遍。读一位经风雨见世面老者的作品,仿佛过得去情天恨海,参得透世间争斗,越得过欲望执念,抵达得了人生光明通达、自在宁静的终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那年是每个公社一个大学生指标,我们公社分到的是浙农大。我原来是赤脚医生,已深爱着自己的专业,进卫校是心满意足,没有中专学历的遗憾,没有想托关系抢农大名额的冲动。所以进卫校后,护士班也曾是赤脚医生的蒋同学惊讶我怎么没去浙医大。浙医大分在石泉公社,也去了一位赤脚医生,毕业后在海盐任过县公安局政委。要是工农兵学员李兰娟院士去中专卫校,那么武汉的封城就要春节后啦。而我旁邻公社的赤脚医生杨某某在同一年用了公社里的一个复旦大学(非医学类)指标,后来成为校长院士。命运就是如此奇妙,如果我杨换一下,我在复旦绝对留不了校,杨能否留卫校也说不清楚。奇妙之处,更显当年知青办的高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届如要和后来考试入学的人比,那么明显没有80年代新生的腼腆、羞涩,低声细语.…。工农兵学员多见老练、能干、高视阔步⋯,脸上洋溢着时代宠儿的兴奋和骄傲。第一个班会、小组会就会侃侃而谈,一见如故。评审助学金,会一次通过,豪爽大方。</p><p class="ql-block"> (待续 二.衣食住行)</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谢谢所有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的阅读或点赞或⋯。又开始写作下一集,有点儿顾不上一一答谢了。在此一并致谢。有你们,我的写作才更有价值。</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如你是校友,请你不忘在美篇里点个赞。说明我们曾在勤俭路校园笑逐颜开过。一种相会,无关地点,却可以醉梦百回。</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如你曾是工农兵学员,请你不忘在美篇里点个赞。说明我们曾在那个年代喜笑颜开过。一种相知,无关距离,却可以缘系千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至于我其它的美篇,你们读了视你心情而为,省略问候、擦肩而过都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茫茫人海,滚滚俗尘,若有彼此心存祝福,便让心温暖。</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音乐:新疆民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青春舞曲》</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歌曲作者:王洛宾</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别的那呀呦 别的那呀呦</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h3> <p class="ql-block">待续二、校园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