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长春市九台区实验高中

<p>  4月9日、10日,我校在邢校长的带领下,彭校长组织了高三学生进行了长春市2020届的高三质量监测(二)的测试,在李主任和刘主任等领导的督察下,考试顺利结束,结束后高三生物组的全体成员经过了两天的阅卷工作。</p> <p>  本次考试生物总分90,全省最高分89分,我校最高分三年八班袁梦奇83分。第2批次有效分31.5分,我校生物平均分36.94,可以说我们生物组高效的完成了我校的升学指标要求。</p> <p>一、试题总体评价</p><p>1.长春市普通高中 2020 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以2019年考试大纲说明和高考真题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总体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p><p>2.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符合高考考纲要求,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意在形成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p><p>3.试题科学规范,新颖灵活,难度适宜,符合高三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p><p>4.试题涵盖内容比较全面,考查有针对性,对高三一轮复习状况进行检测,暴露出同学们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一些问题,为之后的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p><p>5.试题题干简明、严谨,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是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彰显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的理念。</p><p>6.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p> <p>二、试题命题特点</p><p>1.试卷设置了选择题、非选择题、选考题三种题型,其中选择题有6个题,共36分,非选择题有4个,共39分,选考题有2个,共15分。充分依据高考信息,模拟高考新课标试题。</p><p>2.试题中,选择题1、2、3和非选择题29考查必修一的知识点,共28分。选择题5和非选择题32考查必修二的知识点,共18分。选择题4、6和非选择题30、31考查必修三的知识点,共29分。选考题37考查选修一,38考查选修三,15分。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并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p><p>3.试卷的题目和内容经过改编,基本没有原题和成题。内容依托考纲,同时又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非选择题和选考题在设置问题时有一定的梯度,分散分值分布,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区分出不同素养水平的学生。</p><p>4.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渗透了新课改的思想,体现高考改革新理念。命题以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命题情境贴近生活、生产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五育”并举,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p><p>5.试卷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内容要求,并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指向生物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p><p>6.试题关注基础,强化教材的使用,同时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在知识的交汇命题,注重知识间的综合与重组。图文信息结合,充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p> <p>三、优秀答题卡展示</p><p>29.优秀答题卡</p> <p>【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p><p>1.审题不仔细,知识记不牢是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就表现出来的特点,在初次考理科综合,学生答题经验不足,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暴露的更加明显。</p><p>2.在分析实验设计思路上存在障碍,逻辑不清晰;应该加强有关实验题型的练习。</p><p>3.在平时练题时,学生也存在填空题怕写错,题干长,读不明白等问题,所以养成等待老师分析,给答案的坏习惯,在考试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表现出书写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特点。</p> <p>30.优秀答题卡展示</p> <p>【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p><p>1.读题不认真,没有将题干情境转化成所学知识;</p><p>2.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思维定式现象,提到水盐平衡调节,想到的就是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并没有结合问题情境深入思考;</p><p>3.教材细节关注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p> <p>31.优秀答题卡展示</p> <p>【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p><p>典型错误:(1)</p><p>原因分析:许多学生对生物书的知识梳理不到位,对所学知识有所遗忘,只熟悉平时经常出现的调查种群的方法,而忽视了教材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然后在答案中就出现了自造“术语”现象和概念混淆现象。</p> <p>32.优秀答题卡展示</p> <p>【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p><p>典型错误:(1)</p><p>原因分析:对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理解有偏差,导致书写错误,学生写出R/r,的组合居多,而忽视了E/e和D/d。</p><p>典例错误:(2)</p><p>原因分析:一部分同学平时虽然做了很多遗传题,但是会的、理解的题不多,只能是机械模仿,导致遗传题中出现三对或三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无从下手,不会书写。另外,一部分同学失分的原因是审题不仔细,题干中的亲本性状在语言描述中,未涉及茎的高度。很多同学忽视了这句话,导致基因型书写错误,画蛇添足。</p><p>典例分析:(3)</p><p>原因分析:审题不仔细,题中交代统计表现型的比例,有的同学没有整理出表现型3:1,直接书写了基因型比例1:2:1。另一部分同学不知道遗传题的突破口,没有解题思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理综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还没来得及分析遗传题,已经到交卷时间了。</p> <p>37.优秀答题卡展示</p> <p>【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p><p>典型错误:实验2中实验组“X”处理。</p><p>原因分析: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实验设计时要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而是盲目的找到自变量就进行了书写。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摆脱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分析问题,应变能力差,找不到思路。</p><p>典例错误:若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色素P450就行分子量测定,常用方法是 。</p><p>原因分析:大部分学生只书写电泳,忽视了题干当中P450的本质是蛋白质,对其进行分子定量时,通常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p>典例错误:艾草精油出油率计算公式 。</p><p>原因分析:教材中给出计算公式,大部分同学都忽略了旁栏考查,填写的菌落统计的公式。</p> <p>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会继续在彭校长的带领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为2020年的高考,创下新高!</p>

考查

学生

选择题

试题

分析

错误

答题卡

知识

素养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