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刘朝顺 文/胡长庆</h3> 第一次听说重庆渝北有个矿山公园,心里奇怪,矿山怎么会成为公园?<br> 朋友说去吧,那天我们就去了,晴空里万里无云。<div> 公园在渝北区的石船镇,看地图,那里大致是玉峰山的范围,地形上属铜锣山脉。铜锣山脉典型的南北走向,从巴南的云篆山一直向北延伸到四川的达州,但没想到还没出重庆,就在唐家沱和郭家沱之间被滚滚长江切断,成为两段,长江以南的那一段今天改名叫南山了,北岸直到达州,今天还叫铜锣山。<br> 过玉峰山镇不远,看见这个路牌“铜锣山矿山公园”。</div> <div> 车停,再上山几百米,站高处眼前一亮,下面就是这蓝色湖面了。<br></div> 湖水湛蓝,阳光折射下,斑斓的湖水形成一幅幅绝美的琉璃画卷,铺陈在绝壁山丘之间,波光微微潋滟,犹如幽蓝的宝石之海,散发出迷人的湛蓝光芒。看这宝石蓝色的湖水,让我想起了九寨沟的那宝石蓝。 人们把它叫做矿山公园,我就想,是不是这里以前这里曾经有矿?我站高处向下望,这是个人工挖出的巨大天坑,直径大约800米,深100米,算体积,足足有5000万立方米以上,何况附近还有22个类似的大小不等的天坑,加起来总的体积真是一个天量。 究竟是什么矿,可以因为挖矿而形成这么大的坑?我用了排除法:首先这里不是金矿,旧金山的金山全世界闻名,都没这么大;其次银矿也不可能,如果是的话,也要排世界第一了。 这么大的矿坑,如果是金属矿,应该是比较贱,使用量很大的金属,比如铁吧,但铁矿要有铁锈色,这里也没。何况若是铁矿,这么大的矿坑,那蕴藏量大概就要和巴西淡水河谷的铁矿山们去比试一下了。<div> 据我所知,重庆的铁矿不在这,在綦江,重钢的綦江铁矿。</div> 看这石头,有点像石灰岩,喀斯特地区的那种。大自然喜欢在喀斯特地区搞溶洞。<br> 人类则喜欢在这里烧石灰。 或者,打出造房子的连儿石。 想了半天还是无解,最后问路边老农,他说这里没矿,以前采石头。 啊,采石头,那就对了嘛。只有采石头,才能采出这么大的坑。我看见对面山上就有一个模样儿像个烧石灰的髙烟囱,只不过现在不冒烟了。<br> 网上说,那些年人们在这里采石头,经过多年,挖出了好多深达100米左右大大小小的积水坑。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不准乱开发,乱开采,就关闭了这些开采点。 再经历几年的风雨洗礼,有的变成了水深达近100米的大水坑,逐渐形成了天然的海子湖。 这里的美景,似乎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晓。 唯有湖水清澈碧绿,四周群山寂静,人跡罕至,仿佛巳经与世隔绝。 初到的感觉不错:简略而有层次,粗旷而有味道,大气而有野性。真不愧网上所说,“重庆的九寨沟”,如果天气好,看起还真的有那么味道。<div> 湖边和周围的半山腰,长满了一人高的芦苇,随风飘逸。在夕阳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div> 再经过整治,栽花,养草。 大自然也非常配合,把茂密的草草长出来。 我们也很配合大自然,你有美景,我们就来看。 欣赏美景。 还顺便把肺洗一下。 手机是不能忘记的。 山花也在浪漫,阳光这么好。 人景合一。 对起话来。 景区一隅。 花是主角。 但人把花遮了一半。 背后的那座山,应该更是主角。 有人开始野餐。 吃得很香。 看嘛...... 我们也打算如法炮制,先找个地方坐坐。 找到了,坐下来,开始吃。 喝,肯定不能喝啤酒,那就喝矿泉水吧。吃?那很多,保证吃好、吃饱。 吃完后,肚子饱饱,回看蓝色湖面。 湖水很静。 从网上下了一些网友的照片。 据说,这是下午3点钟。 据说这是下午4点钟。 据说,这时候下午6点钟了。 不知道这算早上,还是太阳要落坡了。 但这一张,肯定是黄昏。 再过哈哈儿,天就要黑了。 我们是中午走的,上面那些我们都没看到。<div> 那些景色是别人看见的,我抄了一下作业。</div> 文中有大量照片下载自网上,在此表示深切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