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了却的心愿 2008年

张弘(高歌猛进)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了却的一个心愿(30年重回故乡)</b></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08-07-26 19:33:17</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张弘</b></p><p><br></p><p> 五一早晨,我起床拉开了窗帘,嗬!外面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突然一个蕴藏在我心中多年未实现的一个愿望又一次油然而升:想去我阔别了快三十年童年生活的地方看看,我是多么想看一看我童年玩耍过的地方,这个愿望已有近二十年了,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种想法越来越浓烈!其实我童年的故乡离我现在生活的城市并不算远,坐汽车也不过一个多小时,就是这一个多小时的路却始终未能实现回去看一看的愿望,童年和少年的生活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一生永不泯灭的美好回忆!</p><p><br></p><p><br></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五.一的早晨,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我坐上公交车,去往郊区我阔别多年的儿童时代生活的地方。</b></p> <p>  我童年的故乡是在东北黑龙江省过去叫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农村,父母亲是当兵转业来到北大荒的,后又到了林业,我们家就住在了兰岭公社河北大队农村,那时农村基本上都是草房,居住条件相当差!有个地方住就可以了!我们这几家工业户住的草房还是对面户,在农村大家管我们这些林业户叫“工业户老某家”。</p><p>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家乡虽说是农村住的条件那么差,但却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大队办的有豆腐房、粉条加工厂、拖拉机修理厂、小木加工厂、还盖了农村剧乐部,那时登台演出的都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宣传队和学校组织的红小兵宣传队,演出的节目除了农民和学校里自编自演的节目外都是京剧样板戏,我这个八岁的小女孩儿是学校选送大队宣传队的小队员,主要是唱京剧,因我父亲及我家对面屋张叔张婶都是京剧爱好者,我记得他们下班后或周日偶尔会拉起京胡放声高唱,而且唱得都很好!在这个环境下我听了不少京剧片段,学了几首拿手的京剧。我跟着大人们到公社的各个大队循环演出,当然兰岭公社有十几个大队,无论走到哪个大队这些宣传队队员的午饭都是被大队按人数分配农户家去吃,每到一农户家,家中的男女老少都非常高兴,尤其是妇女们紧忙呼,每家的院子里都有二、三个大大的、放着大锅的炉灶,家庭主妇们笑容可掬地里出外进为我们这些宣传队的人做着饭,记得十多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喝着香喷喷的小馇子粥、吃包米面的大发糕、炖的一大锅豆角菜。村里的工业户不多,和农业户相处的很好,分不出是工业户还是农业户。当时的大队还分给了我们这些工业户跟农户一样多的一大块自留地,对我们这些少数的工业户都很客气。</p><p> 那时的公社的大人们白天集体去地里干活,晚上到生产大队开会,每天早晨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听到大队里有人高声在喊:“出工喽!”,随着喊声,只见村里的大人们手里拿着农具从一家一户中走出家门,男女老少都有,人们有说有笑地向大队的地里走去,记得每天早上都有人在路上边走边高声喊“放猪了!放猪了!”然后各家各户的猪全部赶在一起由一名社员统一去放,中午经常看见年纪较大的几个农村妇女全都用扁担挑着两个装满大楂子干饭的大水桶往田地里走,我在路上看到了这个情景就问大人们这是干什么?大人们说这是给田地里干活的人送的饭。那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除了我们几家工业户姊妹较少外农村每家姊妹都是七八个以上!每家生活都很困难!</p><p> 我在少年时就曾经问过母亲,农村那时红红火火的,大人们都在田地里劳动,为什么人们的生活却那么困难?母亲说,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那么高,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这只是表面现象,人们觉得不是给自己家干活,劳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生产队经常开批斗会斗那些偷懒的社员,生产出的粮食留完口粮后要上缴公家一大部分,留给社员的口粮不多,每家子女又太多,很多家庭口粮不够吃,这些都是人们生活困难的原因。</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旧式农家院子里的大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农家妇女在烧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小毛驴拉磨做豆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小木加工厂。</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农村俱乐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群众看演出节目。</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农民自编自演的小节目。</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每天早上由一个猪官统一去放猪🐷。</b></p> <p>  当时整个农村也没个幼儿园,我们几家工业户孩子的父母亲都是双职工没有条件找人看孩子,三、四岁时在家焯反天了!记得没上学的一年夏天我们家外屋地飞来一只燕子,我们两家对面屋孩子除了我哥哥上学外,四个不到五岁的孩子为了捉住这只燕子弄个大棒子开打,把家里的电灯泡都打碎了!终于把这只燕子打到了玻璃窗户上。</p><p> 因为没有幼儿园,造成了我们工业户几家的小孩子上学特别早,我和我家邻居林业户小孩都是五周岁就上了学,我哥和我弟上学都不到五周岁,而其他农村孩子因妇女在家做家务劳动,不用每天上班,他们上学的年龄都很晚。孩子们尽情地在村里玩耍,男孩子们在烂泥塘里玩耍,调皮捣蛋跳进别人家幛子里破坏别人家菜地,爬到别人家果树上偷果子吃的事情经常发生,学校里的学生很多,那时小学校是大队自己办的,学校老师都是来自生产队成份比较好的“贫下中农”。</p><p> 记得我上小学时条件很差,好几个年级的学生们都在一个教室里用着一个黑板,这个年级上完课后那个年级的再上,一个班级的同学年纪相差巨大!我们班竟然还有十五岁的学生!老师也虽然只有那么几个,但都和蔼可亲。</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男孩子在烂泥塘里玩耍。</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孩子们尽情玩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孩子们尽情玩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在家房顶储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简陋的教室。</b></p> <p>  每年春天到夏天,山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有柞树、有松树、有草丛,到处是各种鲜花盛开的景象,兰岭河南大队与河北大队中间有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叫“虻牛河”,是从吉林省流淌过来的,从盛夏到秋天我们这些儿童们都离不开这条大河,这条大河对我们这些孩子们的诱惑力太大了!我们在大河里学游泳、打漂洋、抓喇蛄、摸鱼虾,尽情地去玩,经常玩得天昏地暗,回家挨揍以及上课迟到的事也是经常发生!</p><p> 我们几个邻居小女孩子经常到山上去采花,剜山菜,其乐无穷!有一次我和邻居家的小静和小丽我们三个八岁的小女孩儿去山上采花准备过家门,山上到处是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也不知跑出去了多远,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毛色是米黄色的象狗一样的动物,离我们大约有二百多米远,我感觉到好象是大人说过的狼,我们三个女孩愣在那谁也不知道跑,那个狼低着头走,嘴里叼着个小动物大概是野鸡,显然是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想起来都毛孔悚然非常后怕!即便如此我还是深深地眷恋着我童年住过的这个小村庄。</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北方的春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北方的春天。</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北方的夏天。</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童年时代经常来玩耍的牤牛河。</b></p> <p>我的童年正赶上十年文革的晚期,家附近成份不好的人和单位头儿几乎都被拉出来挨斗!在我还没有上小学时经常看到许多大人的脖子上挂大大的牌子,站在大院子中低下头挨批斗,院子周围坐满了人群,更滑稽的是有一次村里面有几十人男女老少坐在一个土坡上,我也是其中一员,土坡下站着一个比我还小的全身一丝不挂、浑身粘满了泥垢的卷毛小男孩(老金家的孩子)举拳反复挥手高呼“打倒某某某!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小男孩每喊一次坡上的几十人男女老少全部跟着他震臂高呼同样的话。</p><p> 在家里,我们三个不到七岁的孩子每天早上吃饭之前都要跟着父母在挂着标语的画像前面三鞠躬,并说三句祝福的话,这叫“三敬三祝”。</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批斗现场。</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批斗现场。</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家庭斗私批修。</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家里每天早餐前必须三敬三祝。</b></p> <p>  吃过早饭我与爱人准备一起坐车去我童年的故乡,走出家门来到繁华的街道,春天的大风卷着灰尘刮了起来,爱人问我:“你去那里到谁家去?”我说:“谁家也不去”,爱人说;“那有什么意思,一个农村有啥看头”,我离开这个村庄已经快三十年了,村子里的变化我一无所知,能去谁家呢?我也知道一个小乡村能有多大看头,风刮的又大又脏,太阳还火辣辣的晒在身上,可这个小乡村是我童年住过的地方,我留恋着那里的山水,十岁离开那里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我想回去一趟的想法已有近二十年了,今天这个念头简直势不可挡!多大的风多热的天气都已不能阻挡我回去看一看的步伐了!坐上汽车我迫切的期待着快点到我的故乡,乘务员喊了一声:“到河北了!”,一下车我愣住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是哪里呀,这是我童年住过的地方吗?它与我记忆中的那个村庄已是面目全非,我想找回我记忆中的那个村庄,我哪里肯甘心!我一定要找到我们家住过的那个房子、那条大道、那条大河!我记忆中我家门前的大道是沙土的,很宽、很长,当时叫“国防公路”,整个村子只有三个瓦房其它全部是草房,可现在整个村子全部是粉红色的砖瓦房,原来一片繁忙热闹的小村子现却是一片宁静,我终于打听到了我家原先住过的地方,老邻居们基本上已经搬走了,在路上遇见了几个老人,有一个老人已八十六岁了,身体很好,提起我的父母亲和我的童年,这些老人们都记忆犹新,我望着我家原来住的方位已经盖起了一个大瓦房,用砖砌成围墙的院子即大又整洁,我又找到了我们家吃水的那口井,那时全村的人都吃这口井的水,大人们挑水,小孩子们抬水,现在这口井已经成了文物了,我一问,村里的人说现在每家吃得都是自已打洋井地下水,即卫生又省事,早就不用去井挑水了!随即我又忙着去看一看我童年玩耍的那条大河,走到了一个桥边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童年的那条又宽又大的大河变成了一条小河沟!真是沧海桑田啊!我再望一望我记忆中的那些山,天哪!全成了秃山!我又来到了这个乡的小火车站,看到了火车站周围很美,一排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黄色小房子,房子前面是一块块绿化的小花坛,心里安慰了许多。虽说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我看到了它感到无比的亲切。转悠了大半天我恋恋不舍地与爱人坐上了火车离开了我阔别了快三十年的故乡。</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村里唯一的一口井,供全村人吃水。</b></p> <p>  这次回到了我阔别了快三十年童年住过的家乡,虽说已找不到我记忆中的影子,没有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那条即大又宽很浩瀚的“漭牛河”变成了一个小河沟,山也不知什么时候为什么变成了秃山,但老百姓的生活却有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我看到了所有的农户住的都是比较新的砖瓦房,很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放着拉货的车,看样子生活水平比我童年那个年代要好的多了。</p><p> 这次回到故乡了却了我多年的一个愿望,我的心里得到了很大的满足!</p><p> </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现在都住上了砖瓦房。</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现在的兰岭乡(远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现在的兰岭乡新立村,本人三岁之前生活的地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现在的兰岭学校。</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压力井(过去叫洋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现在的鸡西穆棱河(兰岭段叫牤牛河,现已变成一条小河沟)公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