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人际关系处理,论独立人格之道 ——停课不停学,我们在成长(三十六)

美友73281464

<p>  随着网课时间的延长,学生们只能宅在家中,为了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的优势,引导学生保持独立人格,重视人际关系的维系与呵护,缓解因隔离而产生的亲子与同伴交流问题,二桥中学七年级于17日线上班会课开展了以“中学生该不该依赖他人”为题的一场主题班会。</p> <p>  两方队伍是由知音校区七年级十个班各选出一名代表组成。正方观点是“中学生可以依赖他人” ;反方的观点是“中学生应该更加独立” 。双方的辩手们,围绕着这个辩题展开了激烈而精彩的言语交锋。</p> <p>  “在上课时依赖老师监督,在家依赖父母,所以疫情期间,很多同学在上网课时成绩掉的飞快,查找原因后发现,这是他们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的情况下无可依赖和约束,而有同学弯道超车,这不正式独立的意义吗?”“每一个人都是在依赖他人和被依赖中成长,独立的意义难道不是能够帮助他人成为他人的依赖吗,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依赖他人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双方你来我往,妙语连珠,针锋相对,丝毫不让,用自己的缜密的逻辑为盾,锐利的问题为剑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进行着交锋。</p><p><br></p> <p>  正方的辩手在开篇中就指出我们正是依赖着国家,依赖着社会才能有今日的岁月静好,我们也要不断努力,成为他人的依赖。反方辩手也不甘示弱在攻辩阶段和总结阶段就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更从网课的实际出发,同时抓住中学生独立的意义从而牢牢掌握了辩论的节奏。 </p> <p>  线上辩论赛,给了更多同学参与其中的机会,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了辩手,在辩论赛中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学积极地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思想。“中学生在客观上就依赖着父母,依靠着老师,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青春期的我们成长的不仅是身体上,还有心理,我认为我们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学会自己独立,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他们或举例或攻讦,或幽默或严肃,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示出他们的思考。</p> <br> <p>  辩论结束后,由余轶老师对此次的辩题进行解读,运用心理学理论,从中学生人格与心理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的形成阶段,存在着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一方面不得不依赖着他人,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求独立。狭隘的依赖和独立都是不可取的,学生应当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同时,重视与家人、老师、同学等关系的维系与呵护。柳雅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评选出了这次的最佳辩团——反方辨团,双方表现都十分优秀,但反方在对辩题内核的把握和辩论的技巧上稍胜一筹。</p><p><br></p><p> 七(一)班的钟乐怡同学以《不完美小孩》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于依赖和独立的思考:“世间本没有完美的事物,月有阴晴圆缺,四季有寒来暑往。只能说等我们变得更完美的时候,就换我们来包容他们吧。”</p> <p>  真理越辩越明。论辩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思想和观点,能够引导人们拓展思路和视野,从而发现真理。辩论赛的意义便在于此。希望二桥学子们都在辩论赛中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通过与队友的合作与对手的交锋来明白如何在人格独立的同时更好的处理与家人、老师、同学等的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p> <p>通迅员:刘丽峰 李瑞</p><p>初 审:袁桂萍 姚希</p><p>审 核:郑萍 蒋万清</p>

依赖

独立

中学生

同学

辩手

他人

反方

人格

辩论赛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