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谷雨吗?</p> <p><b>节气由来</b></p><p>“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p><p><b>节气含义</b></p><p>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p><p><b>节气特点</b></p><p><b>气候特点</b></p><p>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气温升高较快。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p> <p>谷雨 三候</p><p><br></p><p>一候,萍始生 </p><p><br></p><p>二候,鸣鸠拂羽 </p><p><br></p><p>三候,戴胜降于桑</p> <p>谷雨前后人紧张,养蚕采茶都繁忙。</p><p><br></p><p>贝儿和爷爷来到“天府之国”成都,姑奶奶家开了一家蜀绣馆,家里养了不少蚕宝宝。</p> <p>看着蚕宝宝大口大口地吃桑叶,贝儿开心极了。</p><p><br></p><p>屋外的桑树上,戴胜鸟咕咕叫着</p> <p>姑奶奶说,蚕宝宝会一天天胖起来。再往后,它们长大了,就开始吐丝,结茧,变成飞蛾,产卵。</p> <p>“姑奶奶,那咱们戴的丝巾和穿的丝绸衣服都是用蚕吐的丝织成的吗?”</p><p><br></p><p>“是的呀,我带你去工厂看一看。”</p><p><br></p><p>姑奶奶带着贝儿参观了丝绸厂,看到缫丝工人从热水里捞出蚕丝,挂在机器上。</p><p><br></p><p>贝尔说:“生产丝绸太不容易了。”</p> <p>姑奶奶告诉贝儿:“蜀绣工艺更复杂,在丝绸上绣出美丽的花鸟虫鱼,像真的一样呢。”</p> <p>这时的成都正是“杨花落尽子规啼”的谷雨时节,贝儿和姑奶奶走进望江楼公园,望江楼公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的。薛涛不仅诗写得好,还发明了新的染色技法,在笺上作诗,这种小彩笺被称为“薛涛笺”,在当时十分流行。</p> <p>爷爷带贝儿来到杜甫草堂,人们在这里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甫草堂也是成都之行必去的地方。</p> <p>来到成都街市,望着街上热闹的茶楼和闲谈的当地人,爷爷和贝儿兴致勃勃,立刻逛了起来。</p> <p>贝儿一边吃着小吃,一边问爷爷:“为什么现在这个节气要叫谷雨呢?”</p><p><br></p><p>爷爷给贝儿讲起谷雨节气的传说。古代有个能人叫仓颉,相传他就是创造汉字的人。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造了一斗的字。天帝听说了,要奖赏他一个金人。</p><p><br></p><p><br></p> <p>有一天,仓颉正在睡觉,忽然听见有人说:“仓颉,领天帝御赐。”仓颉赶忙坐起来,一看,地上有了一个金人。仓颉知道,这是天帝的赏赐,于是连忙朝天谢恩。憨厚的仓颉不敢独占如此重礼,就把金人送给了黄帝。</p><p><br></p><p><br></p> <p>回到家,仓颉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问:“仓颉,天帝赐你金人你不要,你想要什么?”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说:“那就收回金人,给你些谷子吧。”</p> <p>第二天早上,仓颉一开门,天空下起了稻谷。</p><p><br></p><p>一个时辰过去,满地都是谷子。老百姓高兴得奔走相告,忙着收谷子、抬谷子。</p> <p>黄帝的金人没了,派人去找仓颉,仓颉把梦中的事情告诉了他。得知事情的真相,黄帝大喜:“仓颉有功,下谷子雨这天今后就是谷雨节,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气便一直流传下来。</p><p><br></p><p><br></p> <p>俗话说: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p><p><br></p><p>成都处处牡丹花盛开,此时北京的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的牡丹花也开得姹紫嫣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