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鷿鷈-前关湿地

jen 王建学(国门卫士)

<p class="ql-block">  小鸊鹈:属小型游禽,体长25-32厘米,体重不足0.3公斤。身体短胖,嘴裂和前颈红栗色;尾短小,极不明显,呈绒毛状,看似无尾羽;臀部呈白色;上胸灰褐色,其余下体白色;两胁灰褐色,后侧沾有红棕色。冬羽上体灰白色,下体白色,颊、耳羽和颈侧淡棕色,前颈淡黄色,前胸和两胁淡黄褐色。游泳时频频潜水,身体浮出水面较多。</p><p class="ql-block">虹膜黄色,嘴黑色,尖端黄白色,嘴角黄绿色,跗蹠和趾石板灰色。</p><p class="ql-block">幼鸟体色较淡,颈部无栗色,头、颈部呈黑白、红褐色的花斑状,背褐色有棕褐色斑。下体淡褐色,胸缀有淡褐色斑纹。</p><p class="ql-block"> 栖息环境:栖息于湖泊、水塘、水渠,池塘和沼泽地带,也见于水流缓慢的江河和沿海芦苇沼泽中。</p><p class="ql-block"> 习性: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动迟缓而笨拙。飞行力弱,在水面起飞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飞行距离短而且飞的不高。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拖于尾后,两翅鼓动较快。性活跃,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休息时常一动不动地漂浮于水面。</p><p class="ql-block"> 食性: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也吃虾、蜻蜓幼虫、蝌蚪、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蛙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p><p class="ql-block"> 迁徙:多为留鸟,少数迁徙。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繁殖的鸟类多数为夏候鸟,春季于3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南迁。少数个体留在当地不冻水域越冬。</p><p class="ql-block"> 分布范围:分布广泛。</p><p class="ql-block">繁殖方式: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中。巢属浮巢,通常咬断芦苇作巢基,置巢于芦苇丛间,漂浮于水面上,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巢呈圆台状,上窄下宽。每窝产卵4-7枚,但也有2-10枚的。雌雄轮流孵卵,离巢时亲鸟用巢边水草将卵盖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报告23-28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下水游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