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h3><h3>猜外世界文化遗产二,2+3 </h3><h3> 维甘、素可泰</h3><h3>谜作者/评析者:</h3><h3>沈玉泉(南通)/纪培明(石狮)</h3> <h3>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精通诗、书、画、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存诗约400首。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h3><h3> 面出自王维诗《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三,描绘好友张諲的山水田园生活,勾勒一幅幅生动传神的隐居画面,全诗朴素而细腻。谜作者撷取最精华二句为面,配之“维甘、素可泰”作底,以宽阔视野和穿越古今、融汇中外的笔墨,融合拢意、别解、顿读、借代技法,为我们呈献一条绝妙佳作。</h3> <h3> 一、命题紧扣热点,视野宽阔。素食主义者主张不食用动物及制成品,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璞归真的文化理念。现代饮食文化提倡素荤合理搭配、均衡饮食,坚决反对捕杀食用野生动物。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毒的蔓延,医学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病毒来自野生动物。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谜作紧扣时政热点,命题视野开阔,读罢引人深思。</h3><h3> 二、内容穿越古今,融汇中外。古代王维参禅素食,诗作充满素食主义之淡安与平和,如“誓从断荤血,不复婴世网”(《谒璿上人》),勤求茹素戒杀、出世解脱之道。“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芋羹”(《游感化寺》),追求一碗青菰米、一钵绿芋羹的色香味美。“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积雨辋川庄作》),向往简朴自然、纵情田园的素食生活。今有谜作者知行合一,文如其人,虔诚的素食者其谜作充满着王摩诘的素食主义理念。以唐诗名句配外国世界文化遗产,一为中国优秀文化,一为世界文化遗产,内容穿越古今,融汇中外,可谓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作者站位之高,目光之远,禅悟之深,可见一斑!</h3><h3> 三、技法拢意别解,顿读借代。其一利用顿读。先将谜面“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二句顿读为“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再将谜底“维甘、素可泰”顿读为“维/甘/素/可泰”的结构进行解读,释意王维甘于素净素食的泰然余韵,彰显“诗佛”不受尘世情缘羁绊的淡泊恬静,面底照应,互回其辞。其二巧用借代。“维”由地名“维甘”转义为人名“王维”,踏实诗句中的“吾”,巧借人物,指代明确。其三善用别解。“甘”由文化遗产名“维甘”别解为动词“爱好”,契合诗句中的“好”,别解变化,全赖词性。其四妙用拢意。“清净蔬食/去情尘”分扣 “素/可泰”, “清净蔬食”特指“素食”,人生唯有“清净蔬食”,则 “可不受尘世情缘羁绊的淡泊恬静”, 过着“泰然处世”的田园生活,妙用拢意,化繁为简。</h3> <h3> 猜此谜,心释然,一谜多法,分段扣合,了无刀痕斧迹之嫌,全赖偷天换日之功。读此谜,心生香,既赞叹古人的淡泊恬静,更佩服今人的知行合一。我想,王维所追求的生活,难道不是当下谜人的追求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