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h3><div><div>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br> 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br>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文化是存在的根基。支撑我们穿越惊涛骇浪的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是什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iv></div> 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分子,为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史而骄傲自豪,为我们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而倍感欣慰。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在其发展历史上没有亡国的只有中国,中国尽管有外族入侵的历史,但华夏民族凭借自身雄厚的文化最终同化了那些入侵的民族,把他们也变成了我们华夏民族的一分子。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千百年来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灾难,遇到什么样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河流,我们都能淌过来。今天我们很荣幸来聆听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小学部校长杜俊武校长为我们带来的有关《文化的力量》的主题直播。 首先,杜校长针对主题《文化的力量》进行了剖析讲解。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中外交往来探讨影响人成长的根本因素是内在的文化力量。“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中国文化始终注重精神内动力的提升。 而从文化的力量着手谈当前的教育,我们就要立足教育的三维目标来看影响学习的因素。而素质教育冰山法则告诉我们,一维目标重的是知识与技能,二维目标重的是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重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此三维目标的关系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螺旋式向上发展。 其次,杜校长讲到东西方文化对教育也直接产生了影响,它让我们的教育走向了关键的转型期。而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同样推动着教育的自信,我国就走出了东西文化结合的道路。 当我们从哲学层面去看学习的本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们普遍关注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极少关注影响人成长的能量如何去获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中华文化的几个重要特征。一是文字,它是文化之根。中华文化在造字上有音、行、义、思辨之美。文字皆与人有关,具有道德教化的育人功能。二是吟诵是中国人的读书方法。三是中国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人们会在对仗、对韵、排比、用典、以及遣词造句上花空心思,而这种文化现象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方比比皆是。四是礼乐文化。“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国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人民内在的道德法则,也是外在的行为举止。一个时代会有一个主旋律,即为这一个时代的元音标准,一个集团、学校也应该又一个主旋律歌曲。 最后,文化还具有一种特殊的创造力,把所有生命的感觉、感知、感动文而化之,转化成为一种生命向上的不竭动力,向美而生长。 袁家庄中学的学生和家长们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在聆听过杜校长的讲座后纷纷晒美照、写观感。在学习和感知文化的力量的同时,也在默默提升自己,努力前行。 中华文化不仅在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世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必将对世界做出积极而更大的贡献,理由就是中华民族是个勤劳节俭的民族,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传统的民族,是一个负责任的民族。 而以此文化奠基的教育文化必将一代代传承、流传、发扬光大!文化力量,便是国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