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苑英华~“一鼎三甲”说探花

养笺楼

<p>“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之所以称为“探花”,是由于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在春季,此时恰逢京城杏花盛开,新科进士会举办一场游园盛会庆祝自己中第,在这场游园会中挑选两位年少英俊的进士作为“探花使”,负责采摘鲜花迎接状元,故称探花。大家最熟悉的探花郎,应该就是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了。</p> <p>中国古代科举相当于如今高考的前身,不过比我们的高考更加艰难,也更加残酷。科举始于唐朝,完善于宋朝,结束于清末,是中国一千多年封建统治中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这种制度的目的旨在为国家选拔人才,它可以实现很多底层的人民能够进入皇宫朝廷做官的愿望。因此很多读书人以此来改变自己的身份,通过考试后能快速进入上层社会,从而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而这一制度中的等级非常分明,其中进士的前三名分别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p> <p>要知道状元可是科举的第一名,是才华与能力的象征。一旦成为状元,必是全家齐乐,而探花只是第三名,也就是说在古代,中状元比中探花难,所以状元比探花牛。但是,事实上历朝历代以来想要考中探花才是最难的,因为探花除了才华之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探花一定要长得好看,一表人才,气质要好。毕竟我们都知道,从古到今,都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年代。所以,在古代如果谁被选为探花郎,就意味着大家认可他的年轻和英俊。而且中探花的人会得到皇帝和大臣的特别关注,地位不比状元低。中了探花,表示朝廷对你样貌和才华的双重肯定。</p> <p>鲍源深:(1811~1884),字华潭、号穆堂、澹庵,和州(今和县)梁山镇人。鲍源深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鲍本泰,赠光禄大夫,翰林院编修。父鲍东里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大理寺少卿。兄鲍源薰、鲍源煦曾任翰议大夫、江西知府。鲍源深少年好学,塾师李光斗赏识他,书赠“晚步遽风”条幅。鲍源深于26 岁道光十七年(1837 年),考取拔贡,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因廷试第三名(俗称探花),故乡人尊称他为鲍探花。他历任编修、国史馆协修官、纂修官、御史、贵州学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咸丰九年(1859 年)七月到京,授惠亲王之子奕询、奕谟、奕详侍读。后出任工部左、右侍郎、顺天学政、礼部左郎、江南监临官、山西巡抚等职。</p> <p>  养笺楼藏~探花鲍源深致顺之札</p> <p>同治五年(1866 年),鲍源深在任学政时,深感“章程紊乱,而寒畯亦无书可读,于是厘订新章咨部,并疏请开局,重刊钦定经史诸书,以惠多士,得旨允行”后,使千家万户学子得到读书机会。鲍源深到山西任职后,深恶鸦片毒害老百姓身体,除察吏治兵外,尤以种罂粟为农民之蠹,立定州县考成,以禁种罂粟多寡为定。”离任后,他得知山西发生饥荒,在拟办赈济事宜中,他首先自己“捐银二千两,兼劝绅商捐输。以惠穷黎。”故他在山西声誉很好。</p> <p>  鲍源深致顺之札(一)</p> <p>鲍源深在贵州、广西任学政时,曾镇压苗族起义;在太平军占领江宁时,他又“疏请皇上严令统兵重臣,守土大吏同心防剿。”虽然出身官宦,身为朝廷大臣,鲍源深能够体察百姓的疾苦,并尽其所能为人民做些好事。同治十三年,他在给皇帝疏陈中,坦诚地说:“而各省自遭兵燹,十室九空,十余年来,民气未复,即有完善之处,或疲于徭役,或困于捐输,亦复鲜盖藏,人多贫窭,幸逢丰稔,犹不免冻馁之虞。”这段上皇帝疏,既暴露了清王朝镇压太平军的史实,又描述了人民的生活痛苦。鲍源深于光绪元年(1875 年)辞官归里后,捐置田产数百亩,在西梁山创立义庄,赡养族门年老孤寡。</p><p>鲍源深晚年善书法,喜诗文。著有《补竹轩诗文稿》、《桑梓兰言集》、《题图小品》、《偏庐诗草》,还有奏牍若干卷。[1]</p><p>光绪十年病逝,终年73 岁。</p> <p>  鲍源深致顺之札(二)</p> <p class="ql-block">冯文蔚(1814~1896),字联堂,号修庵。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曹鸿勋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光绪元年,冯文蔚中举。光绪二年,冯文蔚参加礼部会试中式,殿试策对,钦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工书法,笔意风流倜傥。作品:扇面、书法、殿试卷、七言对联等。</p> <p>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p> <p>  养笺楼藏~探花潘祖荫致知无主人(彭祖贤)札</p> <p>潘祖荫生长于北京,祖籍吴县。他的祖父为乾隆癸丑科状元潘世恩,官至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他的父亲潘曾绶,字绂庭,官至内阁侍读。他的叔祖是乾隆乙卯科探花潘世璜。</p><p>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恰值潘世恩80大寿,道光皇帝恩赏潘祖荫为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1854年),历任国史馆协修、候补侍读、实录馆纂修。咸丰六年(1856年),历任功臣馆纂修、会试同考官、侍读、咸安宫总裁、南书房行走、文渊阁校理,因捐备军饷赏戴花翎。咸丰七年(1857年),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入侵天津,上书请战,历任陕甘乡试正考官、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p><p>咸丰九年(1859年),升任大理寺少卿。咸丰十年(1860),时任骆秉章幕僚的左宗棠被弹劾,他上疏密保左宗棠,说他人才出众,此案才平息下来。左宗棠被释疑保举曾国藩襄理军务。又呈上四川军务宜筹防剿之奏折、陈“救时八策”并《团练章程》十二条、上疏直谏驾幸木兰等奏折。</p><p>咸丰十一年,潘祖荫署宗人府丞。上疏议郊配大礼,请皇帝按圣制永垂法守。咸丰十一年,皇帝下诏,求直言进谏。潘祖荫应诏陈言数条:第一、勤圣学。首先选典学施教,选有德贤臣开展日讲旧制。斟酌变通康熙帝时的旧制,在翰林中选择数名作为顾问,可以养成圣德、正本清源。第二、求人才。保国之道首先在于得人才,多事之秋,更要讲究用人。不要墨守成规,有才干又有学识的要破格录用。一定要广开言路,不受虚名,务求实效。第三、整军务。军法不明,军务松弛。将士窝里斗、看笑话,各霸占自己的范围,常常坐失良机。应该仿嘉庆年间设经略来节制各省。凡是临阵脱逃、城池失陷的立即按律处治。第四、裕仓储。国家根本以粮足为先。而今仓储空,京郊不能自足。要抓紧采买。在天津设收米局。钱不够用,可开设米捐。第五、通钱法。咸丰四年改用大钱,钱法更加破坏。官号、奸商浮开虚票,又改用私票。存钱数当不上使用钱数,钱不值用,祸国殃民。官府要严加管理,逐渐全用制钱,平抑物价,钱法就可以修正了。</p> <p>  潘祖荫致知无主人札(一)</p> <p>潘祖荫研索钟鼎、篆、隶书法文字,往来籀分。一次,闻听有碑石,他欣然前往一览,在篆床后壁间,秉烛细观,连垢面也顾不上,花五百金购回。潘祖荫尤其注意吉金,他所藏钟鼎彝器之类多达五百余件,成为当时收藏吉金的第一家。鲍子幸曾经与潘祖荫论好古象币者之弊有三:矫、痴、诬,潘祖荫为之失笑。被人称作金石学家。当时朝廷内众太监凡得古玩,必请潘祖荫鉴别。孝钦皇后曾说“潘祖荫所鉴定者固无甚大谬也。” 潘祖荫还是一个著名的藏书、金石收藏家。“滂喜斋”、“功顺堂”是他的藏书室,他将藏书编成《滂喜斋藏书记》、《滂喜斋书目》。他的门生叶昌炽为他的藏书著有价值极高的目录指南“藏书纪事诗”。攀古楼是他存放青铜器和石碑的储藏处,他还留下两部金石目录:《汉沙南侯获刻石》、《攀古楼彝器款识》。潘祖荫喜好藏印,有官印、印凡三百零四板。他的金石收藏甲于吴中,闻名南北。此外,潘祖荫通晓经史。生平著述不多,他刊印了他的一些游记和诗作。著有:《滂喜斋丛书》。潘祖荫擅长书法,与潘世恩、潘世璜一起被称为书法“苏州三杰”。在目录学和考古学上,他常与吴大澂切磋心得。另据传,说潘祖荫设同乡“关场宴”,他以新得一鼎,考其款识,乃“鲁眉寿鼎”。他特撰写“眉寿鼎图说”,赠来赴宴的人雅正。等应试举子考二场时,诗经题目即是“眉寿保鲁”,凡是得图说的考生恍然大悟,撇开常解,以鼎训诂考题。等金榜揭示后一看,考中的八人,有七名是赴宴得图说的人。足见,潘祖荫对金石古董的嗜好。在收藏界,人们叫他“潘神眼”。他收藏的国宝级文物大盂鼎目前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克鼎目前存放在上海博物院,都是我国青铜器藏品中的至尊。光绪十六年,顺天州县水灾,潘祖荫与府尹筹放义赈、添设二处粥厂。秋季,潘祖荫患病,仍不忘上奏请拨银米以备灾民过冬,皇帝答应他的请求并施行。潘祖荫病情更严重,不得不告假,三日之后,潘祖荫积劳病故,年61岁,官至工部尚书。皇帝赐谥号文勤,赠太子太傅。</p><p><br></p> <p>  潘祖荫致知无主人札(二)</p> <p>辑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著述有《芬陀利室词》、《西陵日记》、《秦輶日记》、《沈阳纪程》、《郑庵诗文存》、《攀古楼彝器款识》等。</p><p><br></p> <p>  潘祖荫致知无主人札(三)</p> <p>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1][2]),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3]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4])。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5]</p><p>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6]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p> <p>  养笺楼藏~探花张之洞致陶斋(端方)札</p> <p>冯煦:(1843~1927),字萝华,一字梦华;号蒿史,亦号蒿盦,晚号蒿叟,辛亥后称蒿隐公。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一作丹徒)人。侨居宝应。清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赵以炯榜进士第三人。</p><p>  冯煦幼年丧父,当时,他年仅14岁。父亲去世后,冯煦定居江苏宝应外公家,跟从成心巢先生求学。他学习努力,以词赋闻名。光绪三年到四年期间,他在金陵书局校书。光绪八年,冯煦以副贡生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光绪十二年,殿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此时,冯煦年纪已过40。冯煦入翰林院后,当时进奉文字,鸿篇巨制文章,多出自他的手。他多次上疏代奏,奏请奋发图强,使国力雄厚,以及施行有效政令等,受到光绪帝赞赏。冯煦还充任国史、会典总纂,在国史馆续修地理志、会典和各种图说。他审视章回,举例格外详备,他尽心竭力地考稽、修订,精确、缜密超过前人。光绪十四年,冯煦出任湖南乡试主考官。以确实选人才、纳名士,很受众人称赞。光绪十六年,京东发生涝灾,冯煦参与赈灾。光绪二十一年,冯煦参加京察考试,获一等,奖授安徽凤阳知府。他多次实施恩惠,剔除积弊。上任后,就赶上当地连年水涝,冯煦单独骑马巡视,一一勘察、访问,查清受灾实际情况,确定赈济的多少,百姓得到他善政的好处。此外,他多次为疑案、冤狱平反昭雪,很得民心。经当时总督刘坤一多次保举,冯煦两次升迁,扩大管理范围到凤阳、颖州、六泗道。光绪二十六年,由于他捐助赈灾巨款,赐予道员官职,加二品顶戴,候选道台。光绪二十七年,冯煦出任山西河东道,后任山西按察使。又调四川,在四川广安州任职。光绪二十八年,他出任四川按察使。后又调到广安州。当地有人聚众闹事,图谋毁坏学堂。其中有四个人被抓后,当地打算按土匪条款,依律处斩。冯煦坚持先上报巡抚,而后再考虑行刑,以消除纷争。在巡抚、按察使的批示未到之前,即使丢官,也在所不辞。使此案妥善解决。过了一年,冯煦署四川布政使。五个月后,又调任安徽按察使之职。光绪三十一年,冯煦出任安徽布政使。光绪三十二年,他以布政使兼代理提学使。光绪三十三年,冯煦升任安徽巡抚。他尽心处理民事,治理、赈济功绩卓著。当时朝政日下,海内外革命党人四处兴起,宣传革命主张。自从巡抚恩铭被刺以后,人心惶惶。冯煦上任后镇静自若,处理犯罪案件时不株连他人;坚持主张对于胁从者不予追究,以示宽大。民心渐渐稳定下来。然后,他又上奏:仅仅平息-,而民不聊生尚未解决;臣子不引咎自责、奋发图强,那么情况依旧;如果朝内只知-,日夜苟且偷安,必将贻误大局。奏疏中指出:整治的方法首先要核查名副其实、赏罚分明,而关键要记住“民为邦本”;忠君爱民的大臣应该用而不怀疑;祸国殃民的奸恶佞臣,应绳之以法、决不宽容。这样,天下自然安定,朝政得以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再不会有-、危机产生,此乃根本大计。可惜,这份疏奏被当时权臣猜忌、怀疑,第二年就不再提了。冯煦任职期间,军机大臣鹿传霖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修书一封,私下托付冯煦给予他们的亲戚石凤崖格外照顾。石凤崖在安徽凤颍泗任道台,却胡作非为。冯煦不徇私情,仍然将石凤崖-,使石道台丢掉官职。于是,为石凤崖道台一事,鹿传霖、张之洞与冯煦彼此之间结下怨恨。自此之后,冯煦处处受刁难、被中伤,最后,冯煦从安徽巡抚的职位上被开缺,丢了官职。他心中愤愤不平。冯煦以后即“卜居江苏宝应,‘以文史自娱,奖掖后学’”。</p> <p>  宣统二年,江南、安徽又闹水灾,冯煦奉命作为查赈大臣,冒洪水出入灾区,督促赈济-、验查救灾办法,深入到河南东部交界处。不到一年,他走遍三十九个县,发放赈济三百余万救灾款。而后,冯煦建立了义赈会,筹措钱粮。当时水、旱灾荒不断,再加上兵祸,远到鲁、豫、湘、浙,甚至京畿、直隶。冯煦真是做多长时间的官,忙碌赈济多久,始终与治理灾荒事物相关,一直忙到退休,大家交口称赞他是个大善人。中华民国后,冯煦以清室遗老家居上海,不再出来任职。但是他仍然创办义赈协会,遇有东南报告灾情,协助政府赈济灾民。十年如一日,他做出了丰功伟绩。晚年,冯煦“抚时悲戚”,“发为诗歌,与诸逸老相唱和”。民国十六年(1927)夏,因病去世。</p> <p>  养笺楼藏~冯煦致李佩秋札</p> <p>冯煦一生廉洁而乐善好施。平日讲学,以知有廉耻教人,尤其重在身体力行办实事。就是这样,也挽救不了清王朝覆灭,“闻国变,痛哭失声。越十有五年卒,年八十五。”当清朝灭亡消息传来,他只能痛哭失声。辛亥革命后,他自称蒿隐公,以清朝遗老自居。冯煦擅长诗词、文章。他的诗词多怀感伤情绪,也能写骈文。常与人吟诗唱和。在民国年间又生活了十五年。他的文章温文尔雅,想不到,到老时竟然靠卖文章,聊以自给。可谓清贫一生,两袖清风。</p><p>  冯煦去世后,留下笔记一部,其中原载有对张之洞等不满的内容。他的弟子要将笔记刊刻出版,经当时许多名流调解,方才将其间不雅之语及部分条目去除,交付刊印。冯煦擅长书法,师宗钟繇、虞世南、孙过庭。风格醇厚、朴素、遒劲,有骨有肉,神采烨然。</p> <p>  冯煦致李佩秋札(一)</p> <p>著有《蒿盦类稿》三十二卷、《蒿盦类稿续编》三卷、《蒿盦随笔》四卷、《蒿叟随笔》五卷、《蒙香室词》(一名《蒿盦词》)二卷、《蒿盦奏稿》四卷、及《誉稿》十六卷、《杂沮》四卷、《随笔》十卷、《蒿盦论词》一卷等。有《宋六十家词选》、《江南通志》。</p> <p>  冯煦致李佩秋札(二)</p> <p>谭鑫振:(1843~1882)字丽生、贡三,清湖南衡山县(今衡东县石湾镇泉水村)人。自幼聪慧,才智过人,曾求学石鼓书院。</p><p>  同治九年(1870)中举人,署岳州训导,后受湖南巡抚王文韶器重,视之为“国器”,委校阅各书院经课。光绪六年(1880)赴京会试。主考官是景廉、翁同骙、麟书、许宝骙,考题是《子曰吾与》、《柔远人则畏之》,《又尚论古世也》,《静对琴书百虑清》得“清”字,会元是吴书棻,谭鑫振顺利通过礼部会试,殿试取一甲第三名(探花),任翰林院编修。光绪八年殁于山海关。流传书作有南岳《半山亭记》、南岳鹤岭东岳庙“紫气东来”匾额等,其书有欧意,榜书大气,楷书规整中有灵动。临终遗言:“知足是人生一乐,无私得天地自然。”传略入编《中国书法大辞典》。</p> <p>  养笺楼藏~探花谭鑫振致蓉泉札</p> <p>  谭鑫振致蓉泉札(一)</p> <p>  谭鑫振致蓉泉札(二)</p> <p>  郑沅:(1866年—1943年),字叔进,号习叟,长沙金井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这一年的榜眼叫尹铭绶,是湖南茶陵人,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与郑沅同入翰林院主事。不久尹为山东学政,郑沅为四川学政。后又同为辛亥革命后的总统府秘书,袁世凯称帝后两人先后脱离袁世凯政府,又同到上海靠卖字为生。尹铭绶以行楷为主,郑沅则以行楷和章草为主。郑沅的书法学得扎实,楷书是以颜真卿中年时期方正浑厚稳重大方书体为主,深得同僚及文人墨客喜爱。他的篆书写得古朴庄重,隶书则丰富多彩,笔画中往往参有魏碑的韵味。然而郑沅最具独自个性的书法是他的章草,雄浑、潇洒、大气。他的章草以方体带横式书体结构,突破了以往人们多以竖式结体的传统模式,由于横体字容易产生笨拙的感觉,他经常把第一笔用浓墨重笔加长加粗,突出地夸张一下,字体间的用笔讲究灵性与清秀,有时稍稍夸张撇捺的书写,使字体有点新意。他的章草时而带楷书笔意,时而又隶书笔法,时而有魏碑写法,他的章草不拘一格、尽情挥洒,在挥洒的笔墨中他把章草写出了一个新的境界。因为他书法创作的最高峰时期是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反而他的家乡长沙很少见到他的墨迹。“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这副对联曾是曾国荃书写的名联,郑沅也把它常记于心中,作为做人的标准。</p> <p>  养笺楼藏~探花郑沅致南屏(桂坫)札</p> <p>郑沅曾为袁世凯幕僚,但发觉袁世凯要复辟当皇帝,便辞职,后寓居上海爱丽园,经常与尹铭绶、曾广均、何维朴、曹典初、谭泽闿等湘籍前朝遗老们雅集,以诗书消遣余生,体现了一个文化名人的底线和骨气。郑沅书法无论是篆隶还是楷书、章草均讲究气势,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有一股无形的气场相互贯通,所以看他的字不论大小均力度十足。加上他的文学功底与诗词特长融合其中,使他的书法有种特殊的逸情和傲气。</p> <p>  郑沅致南屏札(一)</p> <p>  郑沅的书法散落在民间,主要在上海、江浙一带。由于他是探花出身,有的藏家专门收藏状元或科考前四名的书信墨迹。长沙地区民间偶尔也有郑沅的墨迹出现,一般情况下很快就被专门的藏家或书法爱好者收藏了。喜爱郑沅书法的群体想欣赏其作品,只有到博物馆看有没有展出了。</p> <p>  郑沅致南屏札(二)</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清代为广州驻防</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3%E7%99%BD%E6%97%97"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正白旗</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汉军人籍,后改称广东</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5%AA%E7%A6%B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番禺</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人(民国后甚至1949年后),1875年生。著名学者、书法家。 1894年甲午科举人。1904年为清朝最后一次</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91%E4%B8%BE%E8%80%83%E8%AF%95/316373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科举考试</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商衍鎏得</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E%BF%E8%AF%95/58392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殿试</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第一甲第三名,成为清末科</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A2%E8%8A%B1/3101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探花</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任</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F%B0%E6%9E%97%E9%99%A2/589746"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翰林院</a><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C%96%E4%BF%AE/894456"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编修</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曾任</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E%8D%E8%AE%B2/107864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侍讲</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衔撰文、</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8F%B2%E9%A6%86/613731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国史馆</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编修、</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9E%E5%BD%95%E9%A6%86/171898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实录馆</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总校、</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6%B8%8A%E9%98%81%E6%A0%A1%E7%90%86/13824505"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58, 127, 22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文渊阁校理</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等职。先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商衍鎏毕生研习书法,楷书学颜真卿、褚遂良,中年以后博采历代名家草书,变化自如,飞逸多姿。行书尤为流走飞动,别有一种高雅气格。 1941年书的楷书心经轴,人评为“贵在能以动人行而不失空灵静默, 一股清气统贯全幅”。商衍鎏的画亦有时名,尤以绘竹石著称。商衍鎏在1962年病逝于广州。著有《清代科举考试实录》、《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有《商衍鎏诗书画集》传世。</span></p> <p>商衍鎏从小苦读,1894年甲午科举人,在广州光孝寺西华堂读书多年,后又入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1904年甲辰科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入进士馆。其间1906年至1909年被派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政。后历任翰林院侍讲衔撰文、国史馆协修、实录馆总校官、帮提调等职。</p><p>1912年,受聘于德国汉堡殖民学院(Hamburgisches Kolonialinstitut,旧译:汉堡殖民学堂)东亚系(Ostasiatischen Seminar)研究助理,1916年聘约期满回国。(汉堡殖民学院成立于1908年4月,并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撤销。1919年汉堡大学成立时,殖民学院被并入该校。)</p><p>归国后,历任北京副总统府顾问、江苏督军署内秘书、大总统府谘议、江西省财政特派员。1927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回南京。</p><p>1960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63年8月2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p> <p>商家在广东科举史上有“禺山双凤”(商衍鎏、商衍瀛两个进士)的美誉。同时商衍鎏的两个儿子,商承祖和商承祚,都是著名的学者教授。其中商承祖曾任南京大学外文系主任,商承祚则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晚年商衍鎏撰写了《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和《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更凭记忆默写当年考题,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11月为他拍了《探花晚年》,介绍了他晚年的幸福生活。</p> <p>关于是末代科考,民间有种传闻,说朱汝珍才是名至实归的状元郎,但慈禧太后最恨广东人,因为她的几个心头大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是广东人,一见朱汝珍是广东人,就一定要拉他下马。而商衍鎏在报名时填的是“广东驻防正白旗汉军”,所以避开了老佛爷的阴谋之手。另外,还有个民间传言却说,本来是商衍鎏卷子做得最好,但老佛爷认为刘春霖这个名字是吉兆,所以将他点为状元,让商衍鎏屈居探花。这些都是传说,没有依据,中探花的过程,商衍鎏先生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有详细说明。</p> <p>  商衍鎏致沙仰三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商衍鎏致沙仰三诗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