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h3> 万众期盼的春天已然到来,在四月人间,我们看樱花烂漫,万里山河无恙。</h3><h3> 疫情就是命令,举国上下为疫情奋斗的日子里,作为老师,我们也在我们的主阵地——课堂中奋斗,然而“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的学生也在不断成长,那作为教师而言,则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让我们的教育永不停歇。</h3><h3> 要想育人,必先育己。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潍坊广文中学、潍坊文华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老师们先后参加了《2020年山东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在线研讨会》和《潍坊市道德与法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网络研讨会》,两次培训都及时为老师们充了充电,培训时的每一个内容听后都如醍醐灌顶,发人深省。在刚刚过去的4月17日这场网络研讨会中让我们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在我们的头脑中注入了更加条理更加新鲜的知识。</h3> 做触动心灵的教育 <h3> 网络研讨会在宫晓杰老师《中华民族精神的战疫书写》的讲授中拉开序幕,以此次疫情为出发点,宫老师创设了一个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情境,运用了多个令人感动的视频,一次次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着学生感悟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作为旁听的教师,我们也随着课堂的脚步一次次受到感动,也从宫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许多,在写好主持词的环节中我们学到了课堂可以如此创新如此创设情境,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进行创新,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在思维导图的环节中我们学到了知识的梳理可以换一种方式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堂应用性和创新性并存的优质课。<br></h3> 真正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h3> 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学生在初中阶段是一个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常青老师为我们进行的课例展示《自由平等的真谛》深入浅出,首先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导入,由课标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同样也是以本次疫情作为依托,设置了两个“战疫”环节,让学生感悟到自由和平等的真谛,每一个课堂环节的设置,都正贴合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从常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一方面把控着课堂的节奏,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很好的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另外,常老师还非常用心的在课堂上融入了法律知识,让学生们在既学到本学科的知识、体会本节课情感目标的同时,又能拓展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常老师还对本节课进行了升华,“社会因自由而更有活力,因平等而更加文明”,以此来使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未来的自己还能学到什么,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极具实用性,可以让我们很好的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课堂中。<br></h3> 做教学的高手和评价的高人 <h3> 教师必须认识到评价任务是先于教学活动设计的,这就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高山老师为我们讲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就让我们好好当了一次学生,从一张张内容丰富的PPT里可以看出刘老师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充足的研究学习。刘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到课时教学设计的编制,再到取得的成效都一一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既有理论性的解释,也有实质性的课时教学设计的展示。可能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些细节,在刘老师的讲授中我们明白了自己在教学评一致性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的工作还可以做的更细,刘老师也为我们今后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提出了许多非常实质性的建议。<br></h3> 从有形到有魂 <h3> 依托教学评一致性,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马慧玲老师让我们在到达教学评一致性目标的路上从有形到有魂。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指向学科素养;课堂评价全程跟进,引领教学、调整教学;教学活动要充分开展,依托评价,指向目标……马老师不仅从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出发给我们进行了指导,也结合了之前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以及刘老师的研究分析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要开发高质量评价任务,关注学生思维自觉,训练学生对话能力,让合作学习真实发生等,让我们在走向教学评一致性这个目标的路上更有指向性更有操作性。<br></h3> 低头拉车VS抬头看路 <h3> 低头拉车还是抬头看路?姜正伟主任在会议最后提出的教学改进建议中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姜主任提出,面对后考纲时代,我们的教学是否还在原地打转?面对新形势,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而我们的方向就是课标。同时基于我们的考试评价体系框架,我们必须要摒弃之前只为了学会知识而死记硬背的套路,而要向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方向努力,我们的课要明晰顶层设计,由坐井观天向坐天观井的目标推进,明确新考试评价的三大转变,要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面对如此的评价体系和考试体系,我们的老师应该怎么教?姜主任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知识情境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序列化,必须突出情境设计在学科运用中的重要性。我们的课堂既要有意思也要有意义,二者缺一不可,可将高中政治的“议题式教学”运用到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来,由“虚假”转向“深度学习”注重追问,由“背多分”转向“答分奇”注重课堂活化,由“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强调问题代入,由“做题”转向“做人做事”强调体验式教学,由“大写意”转向“细工笔”强调过程教学。</h3><h3> 姜主任不仅为我们提出了几点重要的教学工作建议,也从思想上勉励老师们“做好自己的事,花若盛开,蝶自飞来”,使老师们在工作中更有干劲,更有方向。<br></h3> 育人,先育己 <h3> 17日的网络研讨会主题围绕的是“教学评一致性”,而在潍坊广文中学、潍坊文华学校的教学日常中,我们一直在努力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首先,在2019年我们依托学校青年教师自主成长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课标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培训活动,在课标的研读学习中我们从不曾停下脚步,始终在做一名“心中有标、脚下有路、手中有法”的教师。</h3><h3> 其次,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强调“先周备课”,各年级教研组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在教学研讨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h3><h3> 另外,我们的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讲一定数量的公开课并进行公开评课,青年教师提倡“先听后讲”的模式,而且鼓励跨学科听课,在老教师的带动下不断磨课,在提升专业素养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积极进取。</h3><h3> 作为一名广文华教师,我们自豪且努力着……</h3> <h3> 无论是什么样的培训,潍坊广文中学、潍坊文华学校道德与法治组的老师们总是非常积极的参与,不管是前期的准备还是后期的学习心得分享,都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深知,讲台上我们是老师,讲台下我们还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这两次的培训中,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教者知其所教,学者明其所学,确保课堂的真实有效。</h3><h3> 在这两次的培训中,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也在不断坚定我们自己做教育的初心,这份初心不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敬畏和坚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不断探索自己所一直追求的使命。我们不断思考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我们还能如何创新,如何发挥课堂更多元化的作用。</h3><h3>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抓好课堂,责无旁贷;当好教师,任重而道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