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教材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牧童短笛》作为一首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已被纳入《百首经典名曲库》,并且在不同的教材版本中都有运用到。我将本课题作为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美丽的朝霞》第二课时是有用意的。这部作品的旋律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能让三年级的同学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线,对了解中国作品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这部作品有着速度和情绪的鲜明对比,以及清晰的曲式结构,这些都是很好的音乐素材,作品短小精致,充满童趣,不论是对哪个学段的孩子都是一部值得欣赏和借鉴的音乐作品。</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二、学生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音乐要素。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从不同的欣赏角度加以引导,此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声音辨识能力,他们能辨别出乐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并具有极强模仿能力。对于五声调式音阶概念模糊,能大致唱准五声音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学目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情感目标;通过乐曲欣赏,让同学们感受音乐中的春天,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音乐作品的风格,并愿意接受此类作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模唱等多种教学手段,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了感受作品各段的情绪特点,清楚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钢琴“跳音”的演奏技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知识与技能:能准确辨识音乐的速度以及各段的情绪,清楚作品的曲式结构,大致能随旋律线唱出主题旋律。知道“复调”在作品中的运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导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聆听一段音乐感受从朝霞里走来的牧童,告诉同学们将随着牧童的音乐去感受美丽的田园风光,体会牧童放牧的乐趣,还能与牧童一块嬉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设计意图:由听入手,对作品内容大概的介绍能让学生对这部作品充满好奇,调动学生欣赏的欲望,愿意走进这部音乐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新课教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想想作品可分几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设计意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受作品的整体音乐风格,并能通过速度的对比以及情绪的转换,对作品的段落有明确划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分段赏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将每段音乐进行讲解,从音乐的速度,情绪等多种音乐要素去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画面,知道作品的曲式结构为ABA,以此来解释作品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设计意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让学生通过音乐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和对旋律的记忆,让他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曲式结构现的方式,并清楚什么是旋律再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体会音乐速度的改变带来的音乐情绪以及画面的变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感受音乐A段的旋律线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进行用手划出旋律线,感受音乐中旋律进行的方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引入“复调”的概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介绍“复调”在A段中的运用,通过观看A段旋律左右手的单独演奏和双手合奏,让学生大致清楚“复调”的概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让学生随旋律线条视唱A 段主题旋律,体会牧童悠闲的乐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5、感受乐曲B段的音乐速度和情绪变化。观看教师的演奏,感受钢琴“跳音”在B段的运用,知道跳音对音乐情绪起到的作用,并尝试模仿跳音的演奏法。</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自己的手心上随音乐模仿钢琴“跳音”的演奏技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6、作曲家贺绿汀的介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播放作曲家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以及我们音乐书上的作品让学生对这位作曲家有着更深的认识,由这位音乐前辈以此引入活跃在世界舞台的音乐家郎朗,让中国音乐作品有着传承的意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7、复听全曲-观看郎朗完整演奏视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听全曲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能从演奏家郎朗身上体会到对音乐投入的热情,从心底感受深深的民族自豪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课堂小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古今中外的诗词来概括与钢琴曲《牧童短笛》所共有的田园风情,并且留给学生小话题,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中国音乐作品与大家分享以此提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拓展空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学小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乐真是神奇,无论在哪里,无论发生了什么,音乐都可以穿越时空传递着能量。一节小小的音乐微课让我从一个电脑小白成为一名空中课堂执教者,从外在来看,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实则是教育新理念的一个腾飞,这种微课改变了固定场所,固定时间传授的模式,让一节音乐课变为被大众学习的公共资源,这对音乐的学习和传承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同时,我们音乐教师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运用网络更大的资源库,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做一名新时代的音乐老师。</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完整视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执教者:朱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深圳市南山区平山小学音乐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曾获深圳市中小学音乐现场课一等奖和“最佳示范课”称号。深圳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全能一等奖,为深圳首批援疆支教队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理念: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让学生从音乐中寻找乐趣,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生活添加更多丰富的色彩和美的和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