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央军委无线电通讯学校旧址

易水寒

<h1>早就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同学说,延安时期的中央军委无线电通讯学校是她们学校的源头;有一次参加会议,西电的教务长在介绍学校创新创业经验的时候,反复强调学校的红色基因。</h1><h1>当时出于好奇,请教了专家、查阅了资料,又在百度上搜寻,方知中央军委无线电通讯学校曾经的历史功绩。好几年过去了,它究竟在延安哪里?始终没有搞清楚……</h1><p><br></p> <h1>前几日,应朋友之邀沿着延安到志丹省道去采摘园买小瓜,开车十几分钟,到枣园镇老沟岔村,偶然看到路旁立有两块石碑,停车细看,原来就是——中央军委无线电通讯学校旧址。</h1><h1><br></h1><p><br></p> <h1>于是几人下得车来,徒步朝村子里面走去,新修的石板路一直向上延伸,村子里人很少,很多窑洞似乎都已经废弃,破旧的老石磨静静立在路旁,谁家的石头门楼顽强地伫立着,随处可见的梨花正在盛开。这里地势较缓易于耕种,村里的窑洞均是面南坐北向阳。</h1><h1>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学校的大门,可惜大门紧锁着,只能透过围墙看个大概。沿着山坡挖的几十孔窑洞应该是2013年那场大雨后加固的,清一色的石头接口土窑,门窗也应该也是那时安装上的。谁曾想,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陕北窑洞,居然是我党培养无线电通讯人才的摇篮。</h1><p><br></p> <h1>1934年10月,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开始长征,代号“红星大队”。历经千难万险,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到达瓦窑堡,与陕北红军、红25军无线电训练班合并,建立“军委通信学校”,简称“延安通校”。<b>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后王诤兼)、教务主任为沈毅力。</b>中央军委通信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b>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b>。延安通校自1935年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到1947年离开,在延安办学13年。<b>延安通校共培训17期、近千名学员</b>。</h1> <h1><b>专业的师资力量——</b></h1><h1> 延安时期,通校师资算是很雄厚的了。通校教师最多时,有60多人,因为抗战以后,很多<b>大学毕业生到了延安</b>,分配到学校工作。1937年有<b>上海交大</b>电机学毕业生孙俊人、罗沛霖、孙有余,<b>东北大学</b>毕业生张可曾,还有<b>清华大学</b>电机学毕业生钱文极、傅英豪、唐旦、周建南。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弟弟,陆亘一<b>牛津大学留学</b>后回到延安,参加抗日。吴泽光的弟弟吴元亮<b>从南洋回到延安</b>,教英语。<b>日本早稻田大学</b>研究生程明升及其夫人(日本籍)、任教于<b>燕京大学</b>的教授林迈可、班威廉夫妇在地下工作者的掩护下,前往晋察冀军区,来到达延安。特别是<b>南京中央大学</b>的音乐教授谌亚选夫妇,不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而来到通校,当时校歌就是他们编写的。还有<b>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b>的申铭鸿及其弟弟申仲义到通校任教。 在教员中,还有从国民党军队解放出来的电台培训教师、技术人员,<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有中共派去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归来的教员</span>(摘自西电老干部刘嘉相回忆文章)。</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此外,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关怀下,教员的津贴得到保障。从当时颁布的《关于无线电技术人员的津贴规定》看,教员的待遇是很好的。</span></h1><p><br></p> <h1>通校培养了我党我军一大批优秀通信工作者,对 “冲破敌人对我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分割,加强党中央与各地党组织、根据地红军的联系,及时了解情 况,指导革命行动”起了很大作用。</h1><h1>代表性的学员有让蒋介石、戴笠都为之震惊的“<b>红色间谍”张露萍,还有黎东汉、曾庆良、钟夫翔、罗沛霖等</b>一批优秀的情报和科技工作者。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 突出贡献。</h1><p><br></p> <h1><b>电子一条川:</b></h1><h1>军委通校到达延安后,军委三局决定把三局本部、通信材料厂、军委通校、新华广播电台等单位集中在裴庄、川口、盐店子、王皮湾的一条山沟里,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一条川。<b>当时全延安都没有电,唯独这条沟里,所有单位都有电,有用水煤气做原料的汽车发电机,有用煤做原料的20千瓦的交流发电机。有15千瓦的蒸汽锅炉带动的发电机(</b>摘自西电老干部刘嘉相回忆文章)。</h1> <h1><b>学校的办学方式是多样的,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循环教学等</b>,战争时期的教学方法非常实用。例如1942年,军委从美军那里搞到20吨无线电器材。军委三局将这些电台视为珍宝。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抽调各大解放区的通信负责人及技术领导到通校学习。先由孙俊人讲解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王诤决定拿出10部电台,让参加学习的同学分组将其拆卸打开,以实物进行教学,然后再分组重新装好。毕业后,把这批先进电台带回各解放区,此后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h1> <h1><b>物资生活虽然困难,但精神生活十分丰富</b>。打篮球是三局和通校的重要体育活动。王诤是体育健将,他是三局篮球队的中锋。三局的篮球队是1940年军委系统运动会上的冠军。通校的文娱活动十分活跃,走进校区,歌声不断。1939年三局在盐店子建了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大礼堂,经常演出小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周了山》《血泪仇》《黄河大合流》等。</h1> <h1><b>毛主席、朱总司令题词:</b></h1><h1> 1940年1月,军委三局出版《通信战士》杂志。1941年1月,在创刊1周年之际,王诤请毛主席为刊物题词,主席欣然命笔,写下:<b>“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b></h1><h1> 1949年春,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将渡江南下时,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将其扩建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校址选在当时的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市。当时,校领导经军委办公厅恳请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题词。于是,<b>毛泽东题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b>。<b>朱德题写了“学习科学技术,巩固人民国防”的题词。</b>聂荣臻的题词是:“树立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h1><p><br></p> <h1>1960年1月1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军电"。因地处西安,所以也简称<b>"西军电"</b>,是军团级单位,校长相当于副总理级别。当时是<b>欧阳文中将任校长</b>。</h1> <h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领导在旧址寻根,并在此设立教育基地。</h1> <h1><b>吴泽光</b>(1910-1946),广东潮阳人,大革命时在汕头参加共青团。19岁考入上海无线电学校,学习三年,理论基础较好,擅长无线收发报及维修技术。毕业后在汕头与南洋往返的商船上任电台台长,英文水平很好。1934年任陕北延长石油矿电台台长。1936年红军解放延长,他主动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产党。得知他的经历,军委任命他为通校校长,为革命通讯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秋,调任晋冀鲁豫军区通讯分局局长兼军区通校校长。1946年2月因病去世,安葬于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中共中央在延安为吴泽光举行了追悼会,祭文中说:“他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分子工农化的榜样。”</h1> <h1><b>王诤(1909-1978)</b>,江苏省武进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台大队长,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长兼通信主任,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兼三局局长和<b>通信学校政治委员</b>。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三局局长兼作战部副部长、电信总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三局局长,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军委通信部部长兼电讯工业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主任兼军事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b>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四部部长</b>。<b>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b>。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病逝。</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