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应城记忆”

陈普明

世界本来就不完美,人类从未站到生物链顶端,其生存和健康无时不在受到威胁,其中包括战争和病毒。<div> 人类关于应对病毒的思考从未停止,因为人们始终相信,这种全球性灾难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然而如今,时间也不再是问题,它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那就是2020年。如果不是被医学界誉为“第七种致命病毒”踏着人类的底线而来,在这个寓意“爱你爱你”之年,世界将有很多的浪漫上演。<div> 虽说早在2020年元月初,从网上、坊间得知武汉有不明原因的肺炎,且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消息,但在行业内尚不见疫情通报,领导也讳莫如深,单位领导再三提醒不信谣、不传谣。直到湖北省“两会”结束后,风向有所转变,单位领导指出对事态“密切关注”,要求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特别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div> 一场紧急会议,向人们公开了疫情事态。那是2020年1月21日(农历年腊月二十七)晚,市委市政府在应城会堂会议大厅召开了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紧急会议。其规模之大、纪律之严、氛围之紧空前。大会主持人直言,新冠病毒疫情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会议气氛大有如临大敌之势。</div></div></div> 继应城市“千人会议”之后,应城市卫健局在应城会堂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卫健系统专题会议。会上,市政府副市长赵红芬同志要求全市卫健系统进入战时状态,做好打大仗、硬仗的一切准备。<div><br></div> 1月22日上午,应城市卫健局迅速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会。局长柳红斌开宗明义地提出,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场突发的遭遇战、全体动员的保卫战、人与自然的大决战、长时间的持久战。他还说,人类与病毒之战从未停止,也永远不会停止,而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永远是卫健人。同时,宣布全市卫健系统取消休假,进入临战状态。 虽说一切都有些措手不及,到卫健系统的安排还是有条不紊。<div> 1月23日,大寒刚过,应城的天气已经进入深冬。根据市指挥部部署,应城卫健人积极投身到高速出入口检测体温、登记信息工作中。应城高速公路出入口、应城火车站、应城长途汽车站24小时都有全副武装的医疗卫生人员的身影。</div> 1月23日上午,在没有帐篷,后勤保障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同志们以救护车为栖息地。 1月24日,卡口对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超过37.3的人员,实行隔离管控。 应城东出入口由东马坊、长江埠医院和郎君卫生院共同值守。 应城西出入口有陈河、杨岭、汤池卫生院值守。 体温检测“一个都不能少”。据武荆高速应城收费站卡口负责人介绍,2020年1月24日—26日间,每天检测车辆愈三千台,排队的车辆首尾相接,一直堵到近20公里外的汉川服务站。 应城出入口由三合、黄滩、天鹅、南垸卫生院值守。 交警、城管、卫生防疫人员全部到位,管控工作紧张有序。 应城火车站由应城市发改局联合蒲阳医院值守。 应城市纪委对卡点的值守情况开展督查。 用这种方式欢迎四方宾客和回家的游子,他们表示理解支持! 应城火车站出站口,人们都有序地接受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 2020年1月25日,应城火车站、应城长途汽车站全面关闭。通乡班客、城市公交全部停运。这是封城的节奏啊。一次没有预案的封城,对政府和普通民众面临的都是一次大考。封城之初,从政府到民众对封城的认识不足,更不知道封城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封城到什么时候结束。只有经历过全过程的人们,才知道封城之后的困难远远超过了想象。 谈定的人们在购票大厅有序退票 退票的人群自觉保持社交距离 随着疫情的蔓延,政府令如流水。2020年1月27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6号),决定从当日下午5时起,全市乡村出入道路实行物理封闭。<div> </div> 郎君镇鲁大村、长江埠街道办左家村等村组在出入的主要路口设卡。 1月29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8号),从当日15:00开始,对市中心城区实行交通管控。 一时间,城区顿时安静下来,车辆人员出入都实行《通行证》管理。 封城后的古城大道 封城后的应城中百门口。 封城后的古城大道与蒲阳达到交汇处 一夜间,城区主干道交汇处都“长”出了“蒙古包”,各市直单位分片包点,24小时值守。交警、城管24小时巡逻。 昔日热闹非凡的世纪广场也有了难得的安静 为了落实湖北省政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1月24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3号),要求各地取消一切“红白”喜事,全体市民不串门、不聚餐、不聚集。全市宾馆、酒店关门歇业。金港大酒店、应城宾馆、紫来大酒店等大型酒店门前人少车马稀,大厅半明客房饥。准备借春节大假赚个盆满钵满的老板们,只能望而兴叹,独自祈祷惨淡会很快过去。 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善良的人们在寒冷的居室期待有好的消息,希望冰冻能够像杀死害虫一样,尽快杀死病毒。殊不知,漫天飞雪除了给寂寞的城市添加了一丝丝妖娆之外,对病毒没有半点威慑。值守交通卡口的同志们顶风冒雪,一天24小时,逢车必查、逢人必问,唯恐病毒四处扩散蔓延。 不仅是街道,就是市民最为喜爱的打卡地—人民公园,也不见了往日的熙攘。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封城堵路直接导致门店关门歇业、买卖有场无市。政府着急、商家无奈。宅家、禁足是人们唯一的选择。手机、电视中关于疫情的信息成为了人们最重要的消遣项目。点评汪婆的日记、吐槽社区的保障成了热点头条。更多的民众从手机上、电视上得到疫情紧张的信息,认识到疫情当头,人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一切听别人故事的人,最担心的是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 谁都没有料到封城日久带来的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封城之初,仓储丰足,人们还可以挑选生活日用品,随着事态的发展,城区超市实行配送,人们的生活质量断崖式下降,能够有点青菜是最现实的理想了。人们开始坚信一万个美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健康的现在。 3月13日,为了保持城区小区稳定,城区疫情防控的重心由医疗救助为主转移为医疗救助与小区服务并举。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惑众谣言这种新型病毒远远比新冠病毒厉害许多。市直单位的防控力量从农村回到小区,帮助解决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具体问题。<div> 月圆社区恒福雅苑现居住93户业主。该小区在物业经理李辽洲的管理中,民心安定,次序井然。在民情调查中,得知居民有理发等需求,联系该小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三荣同志在业主微信群中发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齐心协力共御疫情”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一时间,恒福雅苑互帮互助蔚然成风。</div> 程三荣同志亲自组织安排并始终参与了互帮互助活动,2月13日至14日两天时间里,刘鹏、柳文千、陈江三位志愿者义务理发84人。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志愿者,他们也是英雄。 刘鹏,恒福雅苑业主之一,陈河高尚村人,在北京古楼大街有自己的门店,主打经营形象设计。他是响应小区互帮互助的第一人。 柳文千,恒福雅苑业主之一,陈河甘杨村人。曾经从事过理发工作,疫情期间再操旧业,积极服务广大业主。 陈江,恒福雅苑业主之一 ,陈河镇陈河村人。 比病毒传播得还要快的是人间真情和希望。2月14日,本该是一个营造浪漫的日子,而此时,牡丹江市等黑龙江省的201名仁心医者千里奔袭、星夜逆行来到应城,在市中医医院这个应城疫情的风暴之眼,不畏生死、以命换命,给应城新冠肺炎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和战胜病毒的力量! 每一个密切接触者都有可能是一个传染源。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最好的办法是留观和隔离。由于对疫情认识不足,我市对密切接触者实行留观和隔离走了一些弯路,留而不观、隔而不离,密切接触者一段时间里难以穷尽。自我纠错、自我修复体现出了政府的担当。2月15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纠偏,改居家留观、居家隔离为集中留观、集中隔离,征用城区宾馆、旅店,实行单人单间、三区两通道,将全市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将全市发热病人集中到汤池温泉集中隔离管理,收到很好的效果。 特殊时期,最能体现人民政府的执行能力、为民情怀。1月23日,应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发布通告(第1号),从2020年1月24日零时起,全市休市停业,建议群众不流动。1月24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2号),决定在全市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1月24日,为了落实湖北省政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市防指”发布通告(第3号),要求各地取消一切“红白”喜事,全体市民不串门、不聚餐、不聚集。1月25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4号),自2020年1月26日零时起,对进出应城辖区内的所有道路实施临时封闭。1月26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5号),向社会公布应城市接受捐赠的联系人及电话号码。1月27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6号),自2020年1月27日17:00时起,对各乡镇所有出入口道路实施临时封闭。各镇域范围内的村与村之间出入口道路管控工作由属地决定。1月28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7号),要求发热人员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登记监测必须实而又实、市内人员流动管理必须紧而又紧、居家隔离工作必须严而又严。1月29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8号),从当日15:00开始,对市中心城区实行交通管控。1月29日,“市防指”再次发布通告(第9号),自2020年1月30日零时起,市中心城区和各乡镇街道实行机动车、电动车限制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各村组、自然湾、社区、居民小区的进出机动车道只预留一条应急道路,其余道路全部封闭。1月31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10号),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号召全体市民举报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不作为、不担当等行为。2月3日,“市防指”发布通告(第11号),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严格实行居民出行管控措施。2月19日,“市防指”以倡议书的形式发布通告(第12号),倡议全市居民不出门、不抱怨、过紧日子,携手同心,共同战斗,共度时艰。2月9日,为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和健康安全,“市防指”发布通告(第13号),明确了城区大型超市、药店的服务范围和联系人。2月17日,为极限压减人流车流、切断疫情传播,“市防指”发布通告(第15号),驻村防控再升级、人流管控再升级、车辆管控再升级,严禁居民外出 、聚集,否则治安拘留。 当疫情的阴影渐渐退去,留在脑海中的那些记忆还是刻骨铭心,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做,却已是精疲力尽。 <div> </div>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