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 (宋)辛弃疾</p><p> 朗诵:杨雪</p><p><br></p><p>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p><br></p><p><br></p> <p>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 <p>【作品简介】</p><p>《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晚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正处南宋中期,辛弃疾曾多次发表自己的意见想要帮助朝廷,但并没有得到重视,于是辛弃疾来到京口北固亭,在万千感慨中写下了这首词。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著名爱国诗人,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表达了他主张抗金的思想,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甚至揭露出南宋政权的腐朽。报国无门,也是让当时不少有志之士寒了心。</p><p><br></p><p><br></p> <p>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p> <p>朗诵者简介:</p><p> 杨雪,喜欢自驾游,热衷于朗诵。</p><p>女人,你可以性感,可以清纯,可以冶艳,可以妩媚,但是,唯独不可以平庸!</p> <p>【指导老师】</p><p>张鸿,宁夏同心县海如女子中学音乐教师,教育部优课名师,全国社会艺术水平朗诵高级教师,宁夏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宁夏经济广播《我爱朗诵》节目“形象推广大使”,鸿韵读吧发起人。喜欢在朗诵中点亮时光,传递正能量!曾获2012年度CCTV《非常6+1》 “寻找宁夏最美声音”前六强,2016年宁夏朗诵大赛一等奖,2019全民悦读朗读大会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伯乐奖、宁夏评选区优秀辅导老师,第四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总展演优秀指导教师。自2017年3月24日创办“鸿韵读吧”以来一直致力于家乡同心的朗诵艺术推广,辅导多名读友参加全国朗诵大赛并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愿朗诵艺术之花,在同心大地越开越艳!</p> <p>欢迎加入鸿韵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