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培养新时代人才!

肖红英

<p> 今天,组织班主任和学校劳动课教师一起观看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全省劳动教育实践成果经验交流会,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网络研讨活动》!黑龙江省教育厅姜同河副厅长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p> <p>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庄严院长主持了这次会议。</p> <p>田丽主任全程主持了这次培训交流活动</p> <p>各位班主任老师听完以后都写出了深刻的听课感受</p> <p> 观看五色与五育教育有感!</p><p> 居仁中学:孔德艳202.04.17</p><p> 刚刚观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网络研讨活动!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田丽主任做了重要发言,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劳动是幸福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感!</p><p> 劳动不是我们课堂上讲出来的,更是在生产性劳动中和日常性劳动中干出来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当中要渗透教学生如何自立自强,注重德行养成!注重精神的创造价值,五色与五育教育相融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散发出独特的魅力!</p><p> 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们如何劳动,在疫情防控下学生们都居家学习,教师居家工作,在上网课期间,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们渗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向学生们宣传热爱劳动,学会劳动的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强烈反对不劳而获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同时也要向学生的家长宣传!每年教学生们一到两项的劳动技能!使我们的劳动立足生活,立足实践。</p><p> 总之,我们要为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而努力![拳头][拳头][拳头]</p> <p>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真翠苹老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p><p> 今天用了将近一个小时五十分钟的时间观看孩子们的汇报课,聆听了各位专家名师的讲座,让我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看待劳动教育:</p><p> 原以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监督他们学习,学好习,为祖国培养有文化的人,对于以往的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字,仅仅认识到它只是强健体魄而已,而今我深感不对,这个“劳”字不仅是体魄上的强健,更是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让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反对不劳而获,这其中的深意方才如醍醐灌顶一样,惊醒了我,这又是对学生人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引导,正如此次疫情,考验了许多人的灵魂,让我们认识到了许多不足,这节课又何尝不是此次疫情给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呢?</p><p> 是的,劳动最光荣,在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劳动使人类解放了双手,直立行走,劳动创造了文化劳动,创造了艺术、舞蹈、诗歌等,而今劳动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孩子们,依旧同样重要,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强县、强省、强国,也要靠他们,所以劳动实践课在学校教育中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课程,重要的课程!</p> <p>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讲座感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居仁中学 &nbsp;&nbsp;&nbsp;李春超</p><p> 今天听了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老师们的讲座,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于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感受如下: </p><p>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p><p> 中小学学生特指年龄在6岁至18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因此,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与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就二者的结合问题,他提出从教育的角度看,要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同时指出缺乏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劳动,所以教育与劳动不可分割。 </p><p>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应当深深体验这种崇高的情感。”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明幸福的基础。” </p><p>二、培养劳动意识 </p><p> 只有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先具备基本的劳动意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中小学学生劳动意识培养主要包括:第一,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第二,对热爱劳动的人表示敬意;第三,积极接受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第四,将劳动意识内化,形成劳动潜意识。 </p><p>三、端正劳动态度 </p><p> 中小学学生劳动态度端正的表现主要在于其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承担劳动任务,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并在各种形式劳动教育中有所收获,如道德修养的提高、精神思想的升华等。</p><p>四、养成劳动习惯 </p><p> 在具备劳动意识以及端正劳动态度的基础上,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另一重点则是培养中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中小学阶段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易养成习惯、纠正习惯的关键期。中小学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形成主要体现在有固定的劳动时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完成劳动教育中各项劳动任务,并能将良好的劳动习惯传递给他人。</p><p>五、激发劳动教育创新性 </p><p> 中小学劳动教育除了必须注重前面提到的三点外,还要高度关注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包括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创新等。</p> <p>孙华一老师在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心得体会时说:</p><p> 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劳动,不论是什么劳动都是光荣伟大的。</p><p> 通过这次网上《全省劳动实践成果经验交流会》的培训,我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通过实践,可以整合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同学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并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p><p> 劳动实践与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相矛盾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老师,不光要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劳动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p> <p>贯彻《中共中内国务院关于全央加强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讲座观后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居仁中学 &nbsp;&nbsp;&nbsp;蔡丽梅</p><p> 听了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老师们的讲座,感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感受如下: </p><p>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教育的关键在于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乏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劳动,所以教育与劳动不可分割。 </p><p> 劳动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应当深深体验这种崇高的情感,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培养劳动意识 ,具备基本的劳动意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劳动意识培养主要包括:</p><p>一、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p><p>二、端正劳动态度 </p><p> 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承担劳动任务,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并在各种形式劳动教育中有所收获,如道德修养的提高、精神思想的升华等。</p><p>三、养成劳动习惯 </p><p> 在具备劳动意识以及端正劳动态度的基础上,劳动教育的另一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阶段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习得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易养成习惯、纠正习惯的关键期。激发劳动教育创新性 ,还要高度关注劳动教育的创新性,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热情,激发劳动兴趣,树立劳动榜样,关注劳动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p><p> 总之,劳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举足轻重。</p> <p>  生活因劳动而精彩,这一代青少年将会成长为祖国未来全面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黑龙江将五色教育厚植龙江沃土,夯实家国情怀,是这个宅家抗疫特殊时期非常必要的一种教育理念,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我校也会在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五色教育纳入教育日程表,全面培养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p>

劳动

教育

学生

中小学

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

实践

热爱劳动

养成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