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文字/春天</p><p>图片/网络</p><p>音乐/故乡之路(吉他演奏)</p><p><br></p> <p> 青春的旅程,是一场没有约定,是一场未知的旅程,正因为它的未知,才显得那么的灿烂多姿。</p><p> 题记</p><p><br></p> <p> 夜静谧,星河璀璨,一厥朦朦胧胧的月色洒在窗棂。风轻轻柔柔地吹着,在厚厚的书卷上拂过。</p><p> 图书馆里明亮如昼,恬静无语,只有偶尔的翻书声在偌大的书馆里缱绻。空气中弥漫着书本的味道,也散发着求知的气息。手中的解剖图谱,红蓝标识的血管走向,就像似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图谱的空白处密密麻麻涂鸦着实习课上老师的讲解,仿佛每一次翻阅笔记,都会记起课堂上老师严肃的脸庞。</p> <p> 坐在对面的同学文革,手中握着钢笔,眼睛却望着窗外,自言自语道:“课程已经结束,趁着还没有实习,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说去流浪还是去寻找橄榄树,他笑了笑。那时我们时常坐在原野上的柿子树下,唱着”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仿佛远方和橄榄树一直是那么的遥远,又牵引着我们青春的梦想。</p><p> 文革显得有些激动,“走吧,乘着夜色出发,去浪迹天涯,”我的心绪也随着他缥缈的想法开始沸腾,脑海里瞬间开始弥漫着外面的世界和流浪的路途,仿佛青春的思绪总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所感染,亦许青春就是这样的飞扬和躁动。正当我们俩在构思和想象的氛围中兴奋,青松从阅览室那边抱着书走来,一身蓝色的毛料西装让他看上去潇洒又英俊,青松坐在我们身旁,文革迫不及待的说:“我们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去吗?”青松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去吧!”</p><p> 简单的相约,纯粹的想法,我们各自回家更换衣服,家与校园比邻,我们就学的医学高校也是我们成长的家园。褪了色的军用书包,乳黄色的亚麻西服,穿上那条发白的牛子裤,没有告诉母亲,我要去浪迹天涯,就这样悄悄的离开家中。</p> <p> 夜色阑珊,星光闪烁,午夜的风显得有一些凉意,三个人背着简单的行囊踏着青春地步履,走在通往站台的路途。路旁的田野在夜幕里寂静的睡着,只有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烟火和几声吠声,这样的景色仿佛是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少时在田野里奔跑,追逐着婆娑起舞的彩蝶,攀上柿子树采摘一枚彤红熟透的柿子,那是甜美的滋味。青春的时光常常从走出校园,伴着一抹月色漫步在幽静的垄上,听一曲蛐蛐的鸣欢,奏一曲月光下的吉他。</p><p> 站台离校园并不遥远,三十分钟地步行就可抵达,以往来站台或是来迎接远来的客人或是送别好友。有时也会在一个午后踏着轨道漫无目地行走,总是喜欢那种感觉,望着绿皮的火车喷吐着白雾从远处驶来,又奏响鸣笛向远方使去,喷向天空中的白雾,在如嫣的晚霞里淡淡的散去,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站台寂静,寥寥无几的等车人坐在长椅上,他们时而望着火车驶来的方向;时而挽起袖子看看手腕上的表。那个年代火车的车次很少,时间很慢,可以用一天来等候远行的车次,可以用一天守候在站台,等待归来的人。</p> <p> 夜幕变得深沉,站台四周漆黑一片,已经在站台守候了两个小时,依然没有火车驶进站台的鸣笛声。青松像似记起了什么,随口问道:“去哪?”我跟文革也有一些迷茫,到了站台我们却不知去何处浪迹,天涯在何方,梦中的橄榄树,仿佛只是在梦中那般的美妙。青松思索了片刻,“要不这样,我们去河北石家庄,去看看我们新的家园和新的校址,怎么样,我们的家园还有我们就读的医学高校,明年将要搬迁到那里了。”我跟文革在迷茫中表示同意,因为我们也实在想象不出要去哪里,青松接着说:“只要有车来,就先上车,先登程在说。”</p><p> 漫长的等候,终于看到一束灯光划破静夜的空,伴着一声刺耳的鸣笛,一列如同长龙一样的绿皮列车,伴着夜幕缓缓的驶入站台。忽然间,有一股莫名的心跳和兴奋,或许是第一次的夜下启程;或许是充满了梦幻的远方;或许又是未知的远方。列车留下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出驶了站台。上了车,我们才知道,这是一列西安开往北京的慢车,车上人不多,我们寻到一处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补票时乘务员姐姐问我们补到哪里?我们问姐姐沿路有景观的地方吗?姐姐说:“永济县有一座鹳雀楼的遗址,”我们说就补到永济县,乘务员姐姐抿着嘴笑了,“还有你们这样出行的啊,上车才考虑去哪里,”我们也笑了,姐姐接着说:“青春的时光真好,可以无拘无束就像你们。”</p> <p> 列车在行驶着,朝着它的目的地,窗外已是漆黑一团,偶然间会看到一丝烟火,在夜幕里微弱的闪烁。途中大大小小的站台有的灯火阑珊,有的只是悬挂着一盏橘黄的路灯,列车就如同过客一般,只是做一次次短暂停留,然后在鸣笛中又一次启程,启程朝着他的目的地。那多像似青春地步履,那些努力与奋进相伴的日子,欢乐与泪水交织的时光,都在每一天的子夜沉寂,而朝曦又是一场青春的启程,奏响的青春圆舞曲。</p><p> 车厢里,路途中的人们渐渐进入了梦香,只有火车的轱辘碾压着铁轨的声音和一撇掠进窗棂的夜风。文革点燃一支香烟,烟雾在空气中弥漫,一身蓝色的西装让他看上去像一位思想者,更像讲台上的老师。青松捧着一本琼瑶的小说在聚精会神的读着。琼瑶的书籍在一个叶落的秋天,就如同龙卷风一样席卷而来,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中,开启了蒹葭之思的情愫,那是一本启迪了我们最初对情感的认知,让我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另类教科书,它让我们过早的尝试了初恋的滋味……依着窗棂迟迟的没有睡意,烟草的味道,初恋的女孩,浪迹的路途,橄榄树和远方在思绪里缠绵交织。</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一路唱,蒙蒙细雨中没有望见宏伟壮丽的鹳雀楼,雨淋湿了从远古存留下来的遗址,屹立遗址旁,吟诵那首千古绝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别有一番滋味。黄河悄无声息的流淌,黄沙在河中翻滚,那讲述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依旧如同延绵不息的河水源远流长。一路走一路唱,石家庄的英雄纪念碑、拱门大石桥、中山路上林林总总的行人、飘着芳香的酒肆。坐在新校址的墙外,那高大的教学楼还没有涂上瑰丽的色彩,只有灰的墙和红的砖在夕阳里分外耀眼。明年,我们将在这座新校园里毕业;明年我们的家园也将从那美丽的山野搬迁到这里,而此时我们就像一位过客,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去。一路走,一路唱,书上说:洛阳城内有宏伟壮丽的殿宇,有雕梁画栋的阁楼,有缀玉联珠的诗词和牡丹花下的仙子。没有看到种花的仙子,却看到了雍容华贵娇艳欲滴的牡丹,“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牡丹的妍芳却留不住青春地脚步,就在那一夜,花开的季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站台,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p> <p> 回到校园已是七日以后,校园里的迎春花最早嗅到春的气息,黄色的花叶缀满了枝头,杨树的枝捎,葱绿的叶子在春风里轻盈的摇曳。校园的广播里依旧播放着那首思乡的歌曲,”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忽然间,有一种想哭的感觉。</p><p> 远处,青松从家属院走来,我们走过校园大道,径直向着田野走去,绿莹莹的田野,萋萋芳草间留下了我们深浅不一的脚印。</p><p> 青春的旅程是一场没有约定的启程,青春的旅程是远方,是送走晚霞又手挽晨曦,青春地旅程是一段尘封的记忆,打开记忆的那扇门,也就打开了那如歌,如诗的青春岁月。</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