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四韵》

呵呵哒

<p>《乡愁四韵》 </p><p>——余光中</p><p>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p><p> 乡愁四韵的梦乡 </p><p>酒一样的长江水</p><p>醉酒的滋味</p><p>是乡愁的滋味</p><p>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p><p>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p><p>血一样的海棠红</p><p>沸血的烧痛</p><p>是乡愁的烧痛</p><p>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p><p>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p><p>信一样的雪花白</p><p>家信的等待</p><p>是乡愁的等待</p><p>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p><p>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p><p>母亲一样的腊梅香</p><p>母亲的芬芳</p><p>是乡土的芬芳</p><p>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p> <p>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讳抽象说教,空洞无物,为此,诗人们往往选取一些“情感对等物”(意象)来抒情言志,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哪怕天涯海角,哪怕沧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第三节的“雪花白”则摹色绘心,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瑕隐喻游子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四个意象以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p> <p>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版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p> <p>个人感受:第一眼纵观全诗,便有一种干净整齐的清新之感,创短句相互押韵使阅读更有节奏,其次内容上,作者开头便引用长江水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给人以洪荒雄厚的一种悲凉之感,同时也与作者自身背景相呼应,第二节画风一转寄情于海棠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不能回家乡而生的深深愁绪,并深陷其中,雪花联想到信,腊梅香联想到母亲,全诗视觉与味觉的描写共同形成了一种温暖而又略显悲伤的气氛令人回味无穷</p>